第1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皇祖母,父皇息怒。說到底是兒臣不好,日後定然謹言慎行,絕不鬆懈。」雲珩單膝跪地,「皇兄他,向來最是關心兒臣,對兒臣的一舉一動瞭若指掌,明察秋毫,這才生出了些莫須有的疑慮……」

  「是啊,你的事,我看他知道的比朕更清楚。」瑞和帝緩緩覷起了眼。

  雲璿聞言也噗通一聲跟著跪下,未等責罰先行請罪:「父皇,皇祖母,教訓的是,都是兒臣的錯,不該輕信了奴才們嚼的舌根,日後兒臣定加倍管束……奴才們死不足惜,不過眼下,還是為皇祖母過壽要緊。兒臣的外祖安國公也交託兒臣一份厚禮,剛剛才送到……」

  他搬出三朝老將定邊功臣,不看僧面也看佛面,皇帝一時也不好繼續責罵。

  一旁的鄭公公見狀,立即上前解圍:「皇上,膳房準備妥當了,問什麼時候開席……」

  「嗯。那開始吧。」九五之尊暗暗嘆了一口氣,而後又換上一副無事發生的表情,抬一抬下巴,「太子別杵在那了,入座吧。還有這個……葉……」

  「皇上,他叫葉書綾。」公公提醒道。

  「葉書綾,你當年救太子有功,有何想要的,可以跟朕提。」瑞和帝不緊不慢試探道。

  「回皇上,救太子是分內事,不敢邀功……何況……」他又朝太后的方向躬身,「今日太后能穿著卑職繡的斗篷過壽,已是莫大的榮幸。」

  「這是你繡的啊……」皇太后一愣,愛不釋手摸了摸那彩鳳細膩的羽翼,笑道,「原來還擔心百鳥朝鳳的花色太花俏……這孩子當真是心靈手巧……才十六七吧,便有這等手藝,真是後生可畏啊……」

  「是不是分內,你救了朕的兒子,朕都記在心上。」皇帝默默瞄了藏在雲璿背後那太監一眼,仿佛接下來的話是沖他們主僕,「雖說資歷尚淺,但年少有為,先晉個正七品御用工匠,剩下的封賞,日後再說。」

  正七品?阿綾一驚。

  正七品可是要穿官袍的……雖說只是芝麻大點的品階,可好歹是皇上親封……不過,他這樣抬舉自己,一方面是給雲璿一個下馬威,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維護太子吧……畢竟太子身邊若是時常出入一個末等繡匠,說出去也不好聽……

  見他發愣,雲珩悄悄用胳膊肘碰了碰他的,率先代他謝恩。

  阿綾也回過神,立即跟著叩首:「謝皇上恩典!」

  壽宴姍姍開席,氣氛看似熱絡,可每個人似乎都不那麼自在。

  沒人發話,阿綾也不敢擅自離開,只得貼著根朱紅的柱子站著,看宮女們一道一道餐食往眾人桌上端。

  席間總有人站起身祝酒,阿綾百無聊賴數了數,只半個時辰不到,眾人共飲七八次,單獨跑去敬皇太后的又七八杯,偶爾瑞和帝會代為喝下。

  屋子裡主子們談笑對飲,穿梭其間傳菜布菜斟酒的奴才根本數不清楚。

  阿綾盯著偶從面前經過的殘羹,不自覺地摸了摸空空的肚腹。今日從起床就開始忙碌,原本以為終於可以吃一口豆花,又匆匆被帶進宮裡,如今天都黑了他還水米未進,守著這滿堂的葷素鮮香卻只能眼巴巴看著,實在是煎熬……

  「阿綾公子。」四喜不知何時從雲珩身邊又挪了回來,從袖籠里掏出個小紙包遞給他。

  「嗯?」阿綾看他神神秘秘的,趕忙藏起。

  不想四喜卻阻他:「是殿下讓我拿來給您嘗一嘗。」

  阿綾低頭展開紙包,是一塊尚有餘溫的點心,葫蘆型的龍鬚酥,雪白的絲絮層層包裹,攔腰一掰,裡頭的餡芯是淡淡粉紫。

  他抬頭往太子的方向看過去,不知是不是刻意要避嫌,今日雲珩入座後就沒有再回頭,是怎麼猜到他餓的……

  阿綾默默盯著他那還未能蓄長的馬尾尖,將龍鬚小點丟進口中。

  綿密順滑的芋泥摻了花生芝麻碎,甜而不膩,滿口酥香。

  「太子,快,過來。」太后招手喚雲珩。

  阿綾悄悄抬頭,少師正在太后桌旁舉杯,身旁還帶著一男一女,姑娘看著年長些,十六七的樣子,溫婉嫻靜,楚楚可人。一旁的男孩雖年少,但也看得出滿身機敏,應當是少師的一雙兒女。

  雲珩應聲而動,四喜也跟上,替主子捧著酒杯酒壺。

  不知太后說了句什麼,只見雲珩的背影一僵,姑娘一張粉俏的臉也倏地就失了血色。

  阿綾一愣,拼命豎起耳朵,可殿內嘈雜,什麼都聽不清,只能聽到太后爽朗過了頭的笑聲和嬤嬤們夾雜其中的附和。

  「母后,這是說起什麼了?讓朕也跟著聽一聽,樂一樂。」皇上也好奇探身。

  阿綾眼睜睜看著太后將兩個小輩的手疊在一起,笑得慈愛:「哀家在說啊,太子與容兒如今都長得這樣好,這拖來拖去的,是時候和少師定個日子,讓兩個孩子完婚了!」

  第68章

  「母后說的是,是朕疏忽了。總覺得他們兩小無猜,早晚是朕的兒媳,不急一時。」皇上與少師遙遙舉杯,「我看容兒也長了些,也不知兩年前就備下的吉服還合身不合,如若不然,又要讓工匠們趕一趕了。」

  少師不見喜也不見憂,恭恭敬敬將酒盅一飲而盡。

  「是啊,轉年先忙雲琦的婚事,嫁了個姑娘出去哀家可是捨不得,太子也要給我們娶一個回來才是。趕明兒,讓欽天監的人給他們算一算,看看明年有什麼合適的吉日,咱們就把這事辦了吧。」太后拍拍那郎才女貌一對璧人的手背,像是個心照不宣的信號,眾人見狀立即起身。齊聲恭賀,畢竟太子要成婚也算是舉國上下的喜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