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阿綾一驚,望向自己的屋子,此刻屋門大敞,遠遠便能看到地上一片狼藉。

  「頭先有人告訴我說,造辦處有人偷宮裡的東西出來變賣,我不信,今日便帶了人,來你們的住所搜查了一番。你啊你,你小小年紀,怎麼好的不學,學這些髒東西啊?」

  在宮裡謀生,不亂看亂聽是基本中的基本,所以此刻院子裡沒人圍觀。

  可阿綾還是能瞧見一扇扇窗子裡,被燈燭映上了窗戶紙的人影,那後頭不知豎著多少耳朵在聽動靜。

  這是他第二次被污衊偷竊了,阿綾無奈一聲嘆息,正色道:「……卑職並不曾偷竊宮中財物,還請公公明察。這隻玉簪並不是偷來的。」

  「不是偷來的?呵呵,我還沒到老眼昏花的地步,這簪子乃上等羊脂玉雕琢而成,且簪頭分明是一條蛟龍!蛟龍,非皇子皇孫不可佩戴,不是偷的,難不成是你私造的?那這事……可就不是偷竊那樣簡單了,葉書綾,你是存了謀逆之心嗎!」他一揮手,身後的侍衛立即繞到阿綾身側,麻利地取下佩刀,連著刀鞘猛力一敲,阿綾膝窩一麻,噗通一聲被迫跪在了石板地上。

  見侍衛動了手,一旁的阿櫟瞬間醒了酒,趕忙衝上前,跪在他身邊:「我能作證!這玉簪我幾年前就見過了,他從玉寧帶來的!才不是偷的!」

  「公公啊,阿綾向來安分,我看,他不會做這種事……要不您還是先聽他說說?」好歹是織造局的人,趙主事生怕有牽連,也從旁勸道。

  「好啊,那你說。我倒要聽聽,你能說出些什麼。」塗公公揮揮手,阿綾身後的兩名侍衛隨即退到一旁。

  「趙大人,塗公公……此玉簪的確非我所有,但絕非偷竊而來,而是早年……有……貴人遺失在我這裡,一直沒得機會歸還……」阿綾一猶豫,到底沒有直接供出與太子殿下的過往。可這猶豫落在對方眼中,便是心虛。

  「呵,死鴨子嘴硬,還不肯說實話。那到底是哪一年,哪個貴人,在哪兒遺失的?為何會被你得到?」塗公公輕輕觸摸那顆瑩潤的珠子。

  「是……」

  事發突然,阿綾此刻心緒亂作一團。

  他該說麼,說這是當年太子在玉寧遺失之物?說自己兒時在慌亂中救下太子?可當年葉靜遠邀功,清清楚楚說是葉家的兒子救了小皇孫,若是塗公公不依不饒,順藤摸瓜查下去,怕是會牽扯出他葉家漏網之魚的真實身份……到時候,他是會被原樣發配流放,還是……還是再多背一重逃犯的身份,承受更嚴重的刑罰?

  如此算來,被他們硬灌以偷竊之名,罪責反而會小一些吧……偷一隻玉簪,至多是一頓杖責,再加上趕他出宮,他如今求之不得,咬牙挺過就是了。

  於是阿綾搖搖頭,驟然改口道:「沒有誰。」而後低下頭,再不多做解釋。

  身邊的阿櫟瞪圓了眼睛,扯了扯他的袖子:「你!幹嘛不說啊!瘋了麼你!」

  塗公公見他低了頭有些意外,氣焰反而緩和了下來,走到他身前,親自扶他起身,好聲相勸:

  「阿綾啊,這種事,可大可小,宮中一度偷竊成風,我也經手辦了不少樁,有人下了獄,有人革職守

  陵,也有人,毫髮未損。你若真有難處,就跟我說啊,我能幫襯你的,鐵定幫襯你……」

  自小便經歷了許多艱難險惡,阿綾沒那麼天真。他抬起頭,果然又在那閹人臉上看到了熟悉的,令人作嘔的齷齪笑容。那雙眯起的小眼透露出小人得志,看好戲般等他開口哀求。

  阿綾垂下眼不願再看:「多謝公公。阿綾沒有難處。」

  塗公公見他軟硬不吃,立時惱怒起來,靠近一步,悄聲在他耳邊咬牙切齒:「你可不要不識抬舉。眼下你大義凜然,到時候下了刑部大牢,扒你一層皮去,你就算跪在地上舔我的鞋底子,我也不一定會看你一眼。」

  他無奈輕笑一聲。

  哪有什麼大義凜然,可他若此時服軟哀求,那這天大的把柄會永遠捏在這閹人手中,自己日日不得安生,那還不如扒層皮。刑杖也好,守陵也好,去種菜也好,他都欣然接受,最好是能革職趕出宮。

  這一笑似乎徹底激怒對方。

  「來人,給我帶走!」

  第27章

  「殿下,塗公公求見。」小太監從殿外進入。

  雲珩從奏摺中抬頭,蜷起食指,用關節頂了頂酸脹眉心:「什麼時辰了?四喜呢?」

  「快到酉時了。四喜公公去給殿下傳晚膳了,說去去就回。」

  今日午前是少師講學,午後他獨自代父皇批閱部分奏章,沒注意就已經看到了這個時辰。他合攏面前批註完的摺子,換了下一本:「你剛剛說,誰來了?」

  「回殿下,是淑貴妃娘娘宮裡的掌事公公,塗仁。」

  雲珩一怔,他與淑貴妃向來無甚交集,可好歹是貴妃,也不好怠慢不見,於是吩咐小太監將人帶進來。

  「給太子殿下請安。」來人恭恭敬敬跪倒在殿中,「奴才塗仁,代淑貴妃娘……」

  「免禮。公公此來所為何事?」雲珩素來不愛這些客套的廢話,平日跟王公大臣們不好太隨意,眼下一個太監,他實在懶得寒暄,一邊繼續看摺子,一邊開門見山問話。

  塗仁被他堵得一愣,又迅速回過神,從懷中掏出一隻簪子,托在雙掌中,殷勤地舉過頭頂:「回殿下,昨日奴才例行檢查造辦處,從某個小工匠的屋裡頭搜出了這隻白玉簪。那人嘴硬,拒不交代此簪是從哪位皇子宮裡偷竊而來,所以奴才只能挨處問問,看看是哪位主子丟了東西,好物歸原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