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就是為什麼朝臣總是想方設法往後宮塞人,只有有了可以挑選的皇子,他們才好押下自己賭注,也押下自己的錦繡前程。

  這些從朝臣開始參孫耿洲擅兵權就開始對後宮對後位對東宮虎視眈眈,所以孫耿洲主動交出兵權解甲歸田。陸兼再信任孫明綰,再信任孫家,也難堵天下悠悠之口。陸兼不好殺人,孫明綰更不想他為自己破了這個例,這才是鳳棲宮日漸低調的最大原因。

  「珣兒,若東宮式強,你信不信一定會有無數參我謀反的奏摺飛到父皇那裡?就算是父皇不信,他們編也能編出證據。雙拳難敵四手,長此以往,你說我該如何自處?父皇又該如何服眾?」

  「所以你寧願他們說你不夠能幹,也不願他們說你太能幹對不對?」吳珣似乎有些明白了,「你是說我既然已經立了頭功,便該適度低調一點,把剩下的功勞讓給其他人。僧多肉少,不能只有我自己吃肉,也得給其他人喝喝湯,對不對?」

  「又錯了。」陸詷屈指又彈了他一記,這一次彈得還挺狠的。

  吳珣連忙捂住自己的額頭,委屈得不行。

  陸詷無奈道:「我管其他和尚能不能喝上湯做什麼?我只管你吃沒吃飽飯,你就是把肉全吃了我也沒什麼意見。我只是說避諱著點其他想跟你搶肉吃的人,而且隋左洲算是我的人,若是換成其他的主帥,也得看看那人是什麼樣的人品才決定有些話要不要說,有些建議要不要提。若換成鄒濟良是主帥,估計他不僅不記你功勞,估計還會把功勞全攬自己身上,你又何苦為他做嫁衣呢。」

  「前面的我懂啦,你是不希望我成為其他人的眼中釘肉中刺。」所以刻意製造點八卦,降低其他人的防備,畢竟如果自己真和男子成婚那幾乎是自絕於仕途了。如果認為自己沒有威脅,自然也就不會使什麼絆子,這和小詷鋒芒盡收養精蓄銳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吳珣卻不贊同陸詷的最後一句話,「就算是鄒濟良是主帥,我也還是會說的。你教我的,君不與臣子爭,我打仗為了大昱百姓的安寧,為了大昱社稷安定,他到底想怎麼搶功勞跟我沒關係,反正我也不指望他吃飯對吧?」

  陸詷看著吳珣黑白分明的眸子,看著他眼中的認真,心口一熱:「嗯,對。」

  「還有一點你說錯啦。」吳珣小聲道,「和尚不吃肉的,我師父那種除外。」

  陸詷樂了:「那有一點你也說錯了。」他的手輕輕在吳珣後腰上拍了一記,「孤挺能幹的,沒有人覺得孤不能幹。」

  吳珣:「……」等等,他是不是誤上了一趟馬車?!

  第170章 龍神降世

  「六爺。」石頭將從酒樓買來的午飯擺在桌上,「能問您一個事情嗎?」

  很少見到石頭支支吾吾的樣子,陸淵樂了,從碟子拿起一枚橘子糖塞進了石頭嘴裡。

  石頭愣了一下,隨後感受到了舌尖的酸甜之意,臉也紅了。

  「六、六爺,石頭不是小孩子了。」

  一旁的沈言也覺得好玩,撿起一顆橘子糖也塞到他嘴裡:「你可不就是小孩子嗎?」十四歲的孩子,因為太過瘦小,看起來不過十二歲左右。於陸淵和沈言而言,這可比自家孫子還小,可不就是小孩子嗎。

  石頭臉徹底漲紅了,羞赧得徹底說不出話了。只不過眼睛時不時看向那盤橘子糖,心說這橘子糖比紅燒肉還好吃呢。

  沈言見小孩兒害羞了,也不逗他了:「你剛剛想問什麼?」

  「我……」石頭猶豫了一下,臉上的紅暈還未褪祛,「我聽九大哥說,六爺抓了個頂漂亮的倭寇女人?」

  陸淵愣了一下,隨即大笑:「我們石頭果然不是小孩子了,都惦記上漂亮女人了。」

  看著笑得前仰後合的陸淵,石頭的臉瞬間漲紅了,結結巴巴道:「沒、沒有,就、就是好奇。」

  「是不是好奇你九大哥說的頂漂亮是有多漂亮?」陸淵樂不可支道,「那你讓你九大哥帶你去軍營看看唄。」

  石頭臊得像個小鵪鶉一樣,低著腦袋一聲不吭。

  沈言也樂得不行,石頭擺好飯菜正要離開的時候,沈言總算是撿回一點當長輩的良心:「石頭,你想從軍嗎?」

  石頭一怔,隨後點點頭:「想的。」

  「你想留在閩城嗎?」

  石頭猶豫了一下點點頭又搖搖頭:「我跟著兩位爺學本事,學好了本事再上陣殺敵。」

  沈言瞭然:「那你跟著我們北上吧,帶你多去幾個地方。」

  石頭離開後,陸淵挑起眉梢,按住了沈言的手背:「北上?」

  「是。」沈言笑睨著他,「你不是想回一趟京城嗎?」

  「我回京城做什麼?」陸淵撇撇嘴,「你看看詷兒被奴役得這般慘,我回京城還不知道要被奴役成什麼樣子呢。」

  對於陸兼敢奴役陸淵的事,沈言不予置評:「那你不回我回。」

  陸淵倒抽了一口冷氣,媳婦兒膽子肥了要跑路了,當即驚得話都說不利索了:「你、你你你回去做什麼?」

  「我想咱們兒子了,回去看看不行?」沈言依然用眼睛笑睨著陸淵。

  陸淵吃了個癟,半晌才道:「那、那我陪你回去探親。」

  沈言喝了個口茶壓了壓驚,暫時不想理這個口嫌體直的人。想起袖中揣的那張陸兼寄過來的信,沈言七分好笑三分擔憂。好笑是陸兼在信中各種耍寶賣乖撒嬌賣慘,像個沒斷奶的孩子,央他們回京城小住一段時間。擔憂的卻是沒有寫在信中的事,陸兼讓陸淵省心了二十餘年後,是什麼讓陸兼選擇了向他們求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