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吳珣張了張嘴巴,有種過去的認知都被顛覆了的感覺:「那、那這些謠言是誰散布的?」

  「我爹啊。」陸詷笑眯眯道,「大昱鄰國眾多,若他國知曉大昱太子耳聰目明文武雙全,就是車輪戰我也受不住啊,更何況雖然我只是脫臼了,但爹娘還是心疼了,所以這不就有這個謠言了嗎?」也託了父皇的造謠能力的福,現在右相造起謠來謠言基礎相當夯實。就像他這大半個月都不在宮中,竟然沒有人起疑,都當他已經失去了父皇的寵信。

  「啊……那些匈奴人應該知道實情吧?為何從來也不說呢?」

  「要臉唄。」陸詷笑道,「他們武力至上,若是知道匈奴小王子輸給了我,回去不僅丟臉還不服眾。」

  吳珣終於明白了,就像如今右相當權,但很可能也只是看起來,小詷似乎並不擔心這件事,想必也是有他自己的圖謀。

  想到這裡,吳珣又拍了拍胸口:「以後再有這樣的比試我替你上。」

  「好,那孤便先謝過狀元郎了。」陸詷裝模作樣地行了一

  禮。

  吳珣眨眨眼:「你剛剛自稱什麼?」

  陸詷一愣,就見吳珣湊了過來:「你再說一次?」

  「我……」

  「不對不對,不是這個。」吳珣湊得更近了,兩人此刻幾乎鼻尖都能碰到一起了,「你剛剛那個自稱聽上去特別特別帥氣,再說一遍給我聽。」

  陸詷臉也紅了,他雖然也鬧不明白為什麼自己要臉紅,但是那聲「孤」就直接卡在了嗓子眼中。

  吳珣拉著陸詷的衣袖,一個要聽一個拒絕說,兩人的身影落在了屏風之上,也落在了門上,更是落在了門外之人的眼中。

  就在此時,那枚一直無人理睬的紅燭終於燒到了盡頭,燒光了蠟芯後,火苗還在蠟油上翻騰,直到最後一顆蠟油從銀台上滾落,火也隨之滅了,房內變得一片黑暗。

  黑暗中的兩人俱是一愣,還沒等他們反應過來去拿新的蠟燭時,就聽見門外傳來了很多人腳步聲以及太監的唱和聲——

  「皇上駕到——」

  第32章 禽獸不如

  之前被陸詷揮退的侍者和宮女也紛紛走出來列在房門口恭迎聖駕。

  陸兼揮了揮手,讓他們都起來:「咳,太子呢?」

  為首的正是那個引吳珣到東宮的老太監,正是東宮的管事太監——李喜。李喜的神色有一瞬間的慌張但很快就按捺了下來,按說太子殿下若是在東宮必定是要來迎駕的,否則極易落個目無尊上的罪名。當然往常皇上極少會擺這樣的排場,來東宮一般就只帶幾個內侍,很是低調。不過當李喜看見跟在皇上身後的麗妃後,心中有了幾分瞭然。

  看來今天皇上來是被麗妃攛掇來的。

  「回陛下,太子殿下與武狀元在殿中論經。」李喜不慌不忙道,「殿下知曉武狀元乃少林俗家弟子,因御花園不宜論經禮佛,故邀其來殿中。殿下至孝至純,想必是為陛下和皇后娘娘祈福時全神貫注誤了耳音。」

  麗妃的眼中閃過了一道戾氣,氣得後槽牙痒痒,這個老狐狸。她多少次吃虧都吃虧在這個李喜的手上了,若是拔除了李喜,想必往後太子的日子便沒有那麼好過了。

  但讓李喜忐忑是,皇上只是「唔」一聲便沒有再說話了,甚至伸手摸了摸鼻子,顯得有幾分尷尬。

  「咳。」陸兼清了清嗓子,聲音也拔高了一些,「若太子今夜繁忙便算了,明日下過早朝讓太子同武狀元一同來鳳棲宮。」

  李喜詫異了,就連麗妃也沒能憋住:「殿下,武狀元乃外男,若是去了皇后娘娘的住處,外面的那些風言風語豈非……」說到這裡,麗妃仿佛自知失言,略顯驚慌的停住了話頭。

  陸兼看著楚楚可憐的麗妃,聲音卻仿佛如同井水中浸泡過一夜,所有的溫度都消失殆盡,只剩下徹骨的寒冷:「什麼風言風語?」

  「是臣妾宮中的宮女太監說的,也當不得准。」麗妃咬著下唇道,「是臣妾失言了,不該妄議姐姐。」

  「是你宮中的人說的?都說了些什麼?」

  麗妃心中打了一突,略有些遲疑,但還是應道:「是臣妾管教無方,臣妾也沒有多問,若陛下想知道,臣妾可以將這些下人送到皇上面前。」

  「既然管教無方就不用管教了。」陸兼淡淡道,「麗妃的宮中也不是第一次出現這樣的事端了,若麗妃心善狠不下心不願管,那以後便交由鶯貴人管。」

  麗妃直接噗通一下跪在了地上:「陛下,是臣妾的錯,您要罰便罰臣妾,臣妾會讓下人不該說的絕不向外說。」

  「他們不是口風不嚴,是本就連聽都不該聽。」陸兼冷笑了一聲,「既然麗妃自知有錯,朕這就讓內務司為麗妃挑選合適的宮女太監,至於你殿中那些不聽話的奴才,便交由鶯貴人管吧。若被朕再聽到後宮之中朝堂之上出現了不利於皇后娘娘的話,你的這些奴才就不是換個主子的問題。既然有嘴不會說人話,那便拔舌,總是能聽到不該聽的話,那便熏聾了事。」

  麗妃長長的指甲掐入了掌心之中,脊背更是因為冷汗和宮裝貼在了一處。她死死地盯著明黃的衣擺,她整個人都震驚了,因為她從來沒有聽過皇上發過這樣的脾氣。在她的眼中,皇上就如同她父親口中一般,脾氣很好的老好人,不好殺人也不敢殺人,平武帝在位時期很多嚴苛的刑罰逐漸被廢棄不用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