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實際上就連嬴政都搖擺不定,這兩個兒子都很好,也都有各自擅長的地方,著實讓老父親有些發愁。

  當然一直不選太子還有一點是萬一他真的能長命百歲呢?

  菟裘鳩的丹方來歷成謎,然而嬴政卻一直在吃著,配合上對方那些宜忌,他自己都能清楚的感受到身體越來越好,隱隱仿佛回到了年輕時候。

  若是他的壽命足夠長,那麼太子之位不需要有太早的歸屬。

  嬴政不知道後世歷史上有那麼多倒霉的太子,但他有超凡的眼光,只要想一想就知道當幾十年太子不是什麼好事,要麼當父親的懷疑兒子會忍不住造反,要麼兒子真的忍不住造反。

  至於那些臣下想著站隊的事情……他又何必管這些?一天到晚不把心思放在正事上天天想著站隊,都欠收拾。

  嬴政一邊想著一邊給菟裘鳩回了一封信,比起讓他頭痛的兩個兒子,顯然菟裘鳩才是最讓人省心的一個。

  於是菟裘鳩就得到了一封充滿了各種誇讚的信,菟裘鳩看完之後險些熱血上頭讓嬴華璋把大宛也給打下來。

  作者有話要說:

  菟裘鳩:道理我都懂,但是祖龍誇我哎!兔兔捧信興奮跑圈.jpg

  第354章

  嬴華璋沒有去打大宛,甚至他對大宛王還很客氣,除了菟裘鳩寫的信之外,他還帶過去了一套精美的瓷器。

  經過這些年發展,大秦的瓷器不說突飛猛進但也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別的不說,只是上面的圖案都有了各種衍生。

  菟裘鳩也不是經常設計圖案,一般只有在送嬴政或者長輩的時候他才會親自操刀設計。

  而除了他設計的那些之外的圖案就是瓷繪工匠創造出來的。

  為了激勵這些人創造,菟裘鳩甚至承諾設計出圖案的匠人在陶瓷賣出去之後能夠獲得分成。

  畫的越好看越是受歡迎賣的就越多,當然分來的錢也越多。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匠人們一個個摩拳擦掌,由此還催生出了一種新的工匠——瓷繪匠。

  嬴華璋帶過去的就是大秦目前賣的最好的一套花鳥圖案的陶瓷。

  大秦的陶瓷因為供應本國都有些吃力,所以很少外流,商人也不喜歡運送陶瓷,一旦破損那就是血本無歸。

  所以嬴華璋這一份禮物也算是送到了大宛王的心口上。

  之前菟裘鳩送給大宛王的瓷器一直被他小心翼翼的放起來,都不捨得用。

  而那還只是沒有圖案的白瓷,如今這有著圖案的瓷器更是讓大宛王視為珍寶,並且承諾一旦發現張良的蹤影必定告知嬴華璋,若有機會甚至會抓捕對方交給嬴華璋。

  只是一個秦人而已,還是妄圖弒神的凡人,是死是活大宛王都不是很在意。

  是的,在菟裘鳩的信里,張良這個人意圖謀害他們兄弟的信徒進而影響他們兄弟,所以才被追殺。

  無論是菟裘鳩還是嬴華璋,他們兩個都十分注意維持著嬴政的神格。

  既然是神,被刺殺之後怎麼抓個凡人還這麼費力呢?

  但如果換成菟裘鳩和嬴華璋就沒什麼問題了,首先他們說的是那個人傷害的是他們的信徒,他們此次是為了信徒出氣,但是又不想影響跟大宛王的友情,所以不打算直接進入大宛捉拿,讓大宛王出手幫忙。

  這不就圓回來了嘛,人能跑掉是因為他們得到的消息比較晚,沒有立刻出手是因為他們不想破壞跟大宛王之間的感情。

  再加上貴重禮物這個糖衣炮彈,大宛王心裡自然是沒有任何牴觸情緒的。

  尤其是在知道龜茲十分迅速被滅之後。

  龜茲王早就預料到秦人會打過來,所以早就安排好。

  之前縱然跟車師聯兵他也沒有把整個國家的精銳都派出去,甚至派出去的是少數,打的注意就是贏了跟著分好處,輸了也不影響整體實力。

  只是他萬萬沒想到,自以為的萬全防護在面對秦人的時候幾乎沒有任何抵抗力。

  哪怕張良臨走之時還給他出了許多主意,讓他不要跟秦軍硬碰硬,最好選擇纏鬥。

  張良之所以這麼說是篤定嬴華璋他們遠程作戰,糧草壓力必然很大,樓蘭的糧食支撐不起這麼多士兵的糧草,夏郡不種植糧食,雲中郡雖然有存糧,但距離這裡也很遠,運輸十分不便。

  張良甚至給龜茲王出了主意讓他儘量找到對方的糧道,一旦切斷秦軍的糧道,那就意味著秦軍斷了補給,到時候完全可以再散布各種謠言動搖對方的軍心。

  在出謀劃策的過程中,張良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讓士兵分散,因為對方有一種很厲害的東西,範圍殺傷性很大,士兵一旦聚集就是團滅。

  張良不好給黑火藥下定義,不知道是特殊手段還是武器。

  不過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龜茲王必須重視起來。

  龜茲王倒也重視了,於是學習了匈奴當年的方式,只不過匈奴人家是騎兵,分散聚合都很容易,他們沒有馬,步兵的靈活性終究是不如騎兵。

  更何況哪怕不用黑火藥,嬴華璋也不怕龜茲軍隊啊。

  論指揮,對面不如他,再加上大秦還有旗語這個能夠隨時傳遞軍令的東西存在,而且經過改革,旗語也從以前單方面下令變成了能夠進行一定反饋的存在。

  就算是菟裘鳩再來看都未必還能認得出旗語的意思。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