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
越姑姑笑著奉上參茶,忍不住念叨道,“這次延熙公主回京,可不能再由著皇上那麼嬌慣她,十四歲的女孩兒家,轉眼要及笄了,總這樣野,成什麼樣子!公主可要好生勸勸皇上!”
承泰公主慡然笑道,“越姑姑說話越來越像老夫子了!我倒覺得瀟瀟這樣子很好,無拘無束,自有天地,何嘗不是皇家公主的風範。”
“話雖如此,延熙公主總歸有一天要下嫁,不能讓皇上寵一輩子……”越姑姑蹙眉。
承泰公主莞爾,復又低眸,輕聲道,“越姑姑,帝王家中,自在無憂本就是奢求。我明白父皇的心意,他希望瀟瀟能做一個帝王家的例外,不受皇家之累,我亦如此盼望。”
陡然湧上的心酸,令越姑姑霎時紅了眼眶。
她又何嘗不明白,皇上竭盡所能給予延熙公主的縱容,多少是對亡妻的歉疚吧。
先皇后生前曾渴盼過,卻終生未得的夢想,他要盡數給予她的女兒。
“永陵已經落成,父皇前日巡視歸來,很是滿意。”承泰公主淡淡轉過頭,抬眸望向宮牆外的天空,恍若未見越姑姑的淚光。
越姑姑嘆道,“皇上一生儉肅,不興土木宮室,唯獨永陵整整修了七年。”
母后已經葬入地宮最深處的寢殿,外宮和整個皇陵的修建卻耗時七年。
七年……承泰公主悵然微笑,那是他們相約攜手於永恆的家園,七年又算得什麼。
——不知道永陵地宮會是怎樣的綺麗輝煌。
除了父皇、監造官員與工匠,從來沒有人能踏進皇陵半步。
四月廿日,風急,yīn雨如晦。
宮闈內外被風雨籠罩,各宮早早掛起純白宮燈,殿閣中飛揚的垂幔也已換作青紗素闈。
十年間,年年今日,都是如此。
入夜,含章殿,承泰公主素服而至。
殿中沒有掌燈,唯有燭影深深。
侍從遠遠侍立殿外廊下,殿中無人值守。
含章宮,是六宮禁地,除了皇上,任何人不得踏入。
承泰公主蹙眉問內侍,“聽太醫說,皇上今日不曾服藥?”
內侍惶惶搖頭,“皇上吩咐,未得傳召,任何人不得打擾,奴才等不敢進藥。”
“這藥一日也不可停的。”承泰公主憂切道,凝望殿中半晌,猶自惴惴,不知進還是不進。
這含章殿,每年開啟一次。父皇平日不來此處,亦甚少見他流露思念之qíng,偶有提及母后,亦不見他有喜悲之色。然而一年之中,每逢母后忌日,他必定獨宿於此,不容旁人打擾。
今日一早,上朝,議事,召太子問答國策,批閱奏章至深夜……她時時留心,卻見父皇依然淡定如常,勤勉理政,喜怒不形於色,除了穿戴黑衣素冠,與平日沒有半分不同,亦不見分外悲戚。她以為,七年過去,也該淡了……
承泰公主長嘆一聲,“傳太醫進藥。”
言罷,不待內侍通稟,她徐步直入殿門。
內侍呆呆望了她背影,手心裡滲出汗來,yù喚公主止步,卻不敢開口。
推開那扇熟悉而久違的殿門,承泰公主有剎那遲疑。
前殿,立柱,垂幔,屏風……時光仿佛驟然倒流,昨日重現眼前。
殿內彌散著她再熟悉不過的優曇香氣,裊裊縈迴,似在身邊,又不可追尋。
一切都沒有變,連琴案上那一貼未填完的曲譜還在原處,似乎墨跡仍未gān透。
琴弦上不沾半點塵灰,仿佛片刻之前,還有人彈過。
她有剎那的錯覺,好像母后還在這裡,就在那屏風後,綺窗下,閒閒倚了錦榻看書,聽到她或瀟瀟歡笑著跑進來,會莞爾抬眸,取了絲巾,輕輕為她們拭去奔跑間冒出的微汗。
她會柔聲陪孩子們說話,聽他們彼此爭鬧,說得累了,總會輕輕咳嗽。
每每此時,父皇就會將她們趕走,不許再纏住母后。
恍惚間,那屏風後真有低低咳嗽聲傳來。
“母后!”她幾乎脫口驚呼,轉念卻驚覺那是父皇的聲音,是他在咳嗽。
她疾步趨近,到了屏風前,驟然駐足,沒有勇氣轉出來。
父皇會生氣麼,她就這麼闖進來了……承泰公主陡然手足無措,似乎做錯事的孩子。
“你來了。”
父皇低沉含笑的聲音,從屏風後傳來,透著淡淡溫柔。
她一驚,臉上頓時火燒一般發燙,心下急跳。
“躲著就讓我瞧不見麼,還不過來!”父皇的聲音幾乎讓她不敢相信,這哪裡是平日冷肅的帝王,朦朧含笑間,濃濃暖意,深深纏眷,令她心中頓時如小鹿亂撞一般。
承泰公主低頭步出屏風,含怯垂眸,不敢抬頭。
良久,卻不聞動靜。
她怔怔抬眼,卻見那鳳榻之上,繡帷低垂,榻前杯盞半傾,酒漿四溢。
玄衣散發的父皇,脫冠敞衣醉臥於帷幔後,似醒非醒。
“父皇?”她顫顫試著喚了一聲。
不聞應答,卻聽他低低笑了聲,竟吟唱起斷斷續續的曲子。
“綠兮衣兮,綠衣huáng里。心之憂矣,曷維其已……”
她一時呆了,從未聽過父皇吟唱,竟不知他的聲音如此深沉纏綿,聞之心碎。
——《綠衣》,竟是這首悼懷亡妻的悲歌。
她再也聽不下去,驀地屈膝,重重跪在榻前,“父皇,求您珍重龍體。”
帷幔後的吟唱停了,她看見父皇半支了身子,側首望過來,清峻容顏猶帶戚色,眼底似有淚光隱隱,霜白兩鬢散落了銀絲幾許,燭光下,竟顯出幾分落拓滄桑。
“怎會是你?”他看見她,飛揚入鬢的濃眉立時深蹙。
她亦怔住,不知如何作答。
父皇忽而一笑,頹然躺下,喃喃道,“奇怪,朕怎會夢見沁兒……阿嫵,又是你在弄鬼?”
他呵呵低笑,翻身向內而臥,“你不來入夢,我自會去見你。”
承泰公主呆呆跪在原地,臉色轉白。
“父皇……”她薄唇翕動,忽然再不能自抑,淚水潸然滑落。
原來,他只是誤將她當作了她,連夢裡也不願多見自己一眼。
七年相守,她陪著他,伴著他,敬他如君,侍他如父,分擔他的孤寂哀傷……
少年時,只知敬畏,仰望他如凜凜天神;
漸至成年,看著他與母后一路執手,兩qíng纏眷,方知世間果有qíng深至此;
短短四年良辰如瞬,母后長逝,那高高在上的王座,從此只余他一個人,隻影向天闕,手握天下生殺予奪,卻挽不回最重要的一個人。十年生死,天人永隔……一天天,一年年,她從豆蔻少女而至韶年芳華,他從雄姿英發,而至兩鬢染霜。
他是君,是父,是她名義上的父皇……他收養她,予她榮寵親恩,親自教撫她和弟妹,不曾因母后早逝,而令他們少獲半分關愛。他永虛後位,不納六宮,世間女子再不曾入他眼裡。
母后在時,她也有小女兒態,也曾承歡膝下。
母后不在,她成了長姐,必須站出來,代替母后留下的空白,呵護年幼弟妹,陪伴他身側。
父皇,澈兒,瀟瀟,都已是她最重要的親人。
不知從什麼時候,她已捨不得離他們而去,即便是小禾哥哥,也不能代替他們。
旁人不懂,為什麼她會執意留在宮中,誤了嫁期,誤了年華,轉眼已是二十五的年紀。
有人說承泰公主自負尊貴,連長安侯這般俊彥也不肯下嫁,也有人說承泰公主純孝無雙,甘願長留宮中以報親恩……是的,她真的甘願!甘願終身不嫁,只願長伴在他身邊,陪他一起走這漫漫帝王路。
“父皇,你沒有做夢,我是沁兒!”她哽咽著撲到榻邊,不顧一切抓住了父皇的手。
“大膽!”蕭綦霍然驚醒,起身,拂袖將她甩開。
她跌在地上,哀哀抬頭看他。
“沁兒?”蕭綦愕然蹙眉,猶帶醉意,目中驚怒略消,隨即歸於疲憊,“誰讓你進來的?”
承泰公主悽然一笑,“父皇真的不願看見我麼?”
他揉住額角,閉了閉眼,“朕頭痛……你退下罷。”
“沁之知罪!”她終於鼓足勇氣,顫聲說出深埋心底已久的話,“父皇的悲傷,沁兒感同身受,看著您這樣,沁兒……沁兒會心痛!”
蕭綦眉峰一挑,緘默看她,起身披上外袍。
那是一件洗得發白的舊袍,她認得,上面有母后親手繡上的飛龍,燦金繡線已有些褪色。
“你當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蕭綦語聲淡淡,透著憔悴和冷意,“平日你是最懂事的,今日卻這般不知輕重,朕與皇后寢居之處,可以任人擅入麼?”
她咬緊了唇,倔qiáng忍回眼淚,“沁兒擅入寢殿,只為提醒父皇進藥,太醫說,藥不可停。”
蕭綦默然看她,目光稍見回暖。
“有這份孝心,朕很欣慰。”他仍沉下臉,“今次朕不罰你,下不違例。來人——”
殿外侍衛不敢入內,在外面高聲應諾。
“將值守內侍廷杖二十。”蕭綦冷冷道。
侍衛齊聲應是,連求饒聲也未聞,便將人拖了下去。
承泰公主跪在地上,只覺得手足發涼,全身微微顫抖。
“下去吧。”蕭綦揮了揮手,神色儘是倦淡。
承泰公主緩緩起身,一步步退至屏風處,卻又轉身站定。
“父皇,我聽到你唱綠衣。”她噙了一絲笑容在唇邊,目光迷離,“沁兒還想再聽一次。”
蕭綦一震,蹙眉看她,旋即黯然一笑。
“那不是給你聽的。”他神色落寞,抬眼看了看眼前舉止反常的長女,微覺詫異,“沁兒,你可是有事要對朕說?”
承泰公主笑了,目光瑩瑩,略帶小女兒嬌態,“父皇,你先告訴我,綠衣是什麼意思?”
蕭綦深深看她,燭光下,這嬌嗔痴纏的小女兒模樣,隱隱掀起他心底一處久已塵封的記憶。
曾經,他的阿嫵也會這般嬌蠻含嗔,會撒嬌說,蕭綦,你再講一個故事我就睡覺!
那時候她也才雙十年華,比今日的沁兒更年少。
她只在他面前流露小女兒的嬌痴,總愛纏住他講故事,愛聽他戎馬征戰的經歷,聽他少年時不為人知的趣事……她說,她想知道更多的他。
承泰公主慡然笑道,“越姑姑說話越來越像老夫子了!我倒覺得瀟瀟這樣子很好,無拘無束,自有天地,何嘗不是皇家公主的風範。”
“話雖如此,延熙公主總歸有一天要下嫁,不能讓皇上寵一輩子……”越姑姑蹙眉。
承泰公主莞爾,復又低眸,輕聲道,“越姑姑,帝王家中,自在無憂本就是奢求。我明白父皇的心意,他希望瀟瀟能做一個帝王家的例外,不受皇家之累,我亦如此盼望。”
陡然湧上的心酸,令越姑姑霎時紅了眼眶。
她又何嘗不明白,皇上竭盡所能給予延熙公主的縱容,多少是對亡妻的歉疚吧。
先皇后生前曾渴盼過,卻終生未得的夢想,他要盡數給予她的女兒。
“永陵已經落成,父皇前日巡視歸來,很是滿意。”承泰公主淡淡轉過頭,抬眸望向宮牆外的天空,恍若未見越姑姑的淚光。
越姑姑嘆道,“皇上一生儉肅,不興土木宮室,唯獨永陵整整修了七年。”
母后已經葬入地宮最深處的寢殿,外宮和整個皇陵的修建卻耗時七年。
七年……承泰公主悵然微笑,那是他們相約攜手於永恆的家園,七年又算得什麼。
——不知道永陵地宮會是怎樣的綺麗輝煌。
除了父皇、監造官員與工匠,從來沒有人能踏進皇陵半步。
四月廿日,風急,yīn雨如晦。
宮闈內外被風雨籠罩,各宮早早掛起純白宮燈,殿閣中飛揚的垂幔也已換作青紗素闈。
十年間,年年今日,都是如此。
入夜,含章殿,承泰公主素服而至。
殿中沒有掌燈,唯有燭影深深。
侍從遠遠侍立殿外廊下,殿中無人值守。
含章宮,是六宮禁地,除了皇上,任何人不得踏入。
承泰公主蹙眉問內侍,“聽太醫說,皇上今日不曾服藥?”
內侍惶惶搖頭,“皇上吩咐,未得傳召,任何人不得打擾,奴才等不敢進藥。”
“這藥一日也不可停的。”承泰公主憂切道,凝望殿中半晌,猶自惴惴,不知進還是不進。
這含章殿,每年開啟一次。父皇平日不來此處,亦甚少見他流露思念之qíng,偶有提及母后,亦不見他有喜悲之色。然而一年之中,每逢母后忌日,他必定獨宿於此,不容旁人打擾。
今日一早,上朝,議事,召太子問答國策,批閱奏章至深夜……她時時留心,卻見父皇依然淡定如常,勤勉理政,喜怒不形於色,除了穿戴黑衣素冠,與平日沒有半分不同,亦不見分外悲戚。她以為,七年過去,也該淡了……
承泰公主長嘆一聲,“傳太醫進藥。”
言罷,不待內侍通稟,她徐步直入殿門。
內侍呆呆望了她背影,手心裡滲出汗來,yù喚公主止步,卻不敢開口。
推開那扇熟悉而久違的殿門,承泰公主有剎那遲疑。
前殿,立柱,垂幔,屏風……時光仿佛驟然倒流,昨日重現眼前。
殿內彌散著她再熟悉不過的優曇香氣,裊裊縈迴,似在身邊,又不可追尋。
一切都沒有變,連琴案上那一貼未填完的曲譜還在原處,似乎墨跡仍未gān透。
琴弦上不沾半點塵灰,仿佛片刻之前,還有人彈過。
她有剎那的錯覺,好像母后還在這裡,就在那屏風後,綺窗下,閒閒倚了錦榻看書,聽到她或瀟瀟歡笑著跑進來,會莞爾抬眸,取了絲巾,輕輕為她們拭去奔跑間冒出的微汗。
她會柔聲陪孩子們說話,聽他們彼此爭鬧,說得累了,總會輕輕咳嗽。
每每此時,父皇就會將她們趕走,不許再纏住母后。
恍惚間,那屏風後真有低低咳嗽聲傳來。
“母后!”她幾乎脫口驚呼,轉念卻驚覺那是父皇的聲音,是他在咳嗽。
她疾步趨近,到了屏風前,驟然駐足,沒有勇氣轉出來。
父皇會生氣麼,她就這麼闖進來了……承泰公主陡然手足無措,似乎做錯事的孩子。
“你來了。”
父皇低沉含笑的聲音,從屏風後傳來,透著淡淡溫柔。
她一驚,臉上頓時火燒一般發燙,心下急跳。
“躲著就讓我瞧不見麼,還不過來!”父皇的聲音幾乎讓她不敢相信,這哪裡是平日冷肅的帝王,朦朧含笑間,濃濃暖意,深深纏眷,令她心中頓時如小鹿亂撞一般。
承泰公主低頭步出屏風,含怯垂眸,不敢抬頭。
良久,卻不聞動靜。
她怔怔抬眼,卻見那鳳榻之上,繡帷低垂,榻前杯盞半傾,酒漿四溢。
玄衣散發的父皇,脫冠敞衣醉臥於帷幔後,似醒非醒。
“父皇?”她顫顫試著喚了一聲。
不聞應答,卻聽他低低笑了聲,竟吟唱起斷斷續續的曲子。
“綠兮衣兮,綠衣huáng里。心之憂矣,曷維其已……”
她一時呆了,從未聽過父皇吟唱,竟不知他的聲音如此深沉纏綿,聞之心碎。
——《綠衣》,竟是這首悼懷亡妻的悲歌。
她再也聽不下去,驀地屈膝,重重跪在榻前,“父皇,求您珍重龍體。”
帷幔後的吟唱停了,她看見父皇半支了身子,側首望過來,清峻容顏猶帶戚色,眼底似有淚光隱隱,霜白兩鬢散落了銀絲幾許,燭光下,竟顯出幾分落拓滄桑。
“怎會是你?”他看見她,飛揚入鬢的濃眉立時深蹙。
她亦怔住,不知如何作答。
父皇忽而一笑,頹然躺下,喃喃道,“奇怪,朕怎會夢見沁兒……阿嫵,又是你在弄鬼?”
他呵呵低笑,翻身向內而臥,“你不來入夢,我自會去見你。”
承泰公主呆呆跪在原地,臉色轉白。
“父皇……”她薄唇翕動,忽然再不能自抑,淚水潸然滑落。
原來,他只是誤將她當作了她,連夢裡也不願多見自己一眼。
七年相守,她陪著他,伴著他,敬他如君,侍他如父,分擔他的孤寂哀傷……
少年時,只知敬畏,仰望他如凜凜天神;
漸至成年,看著他與母后一路執手,兩qíng纏眷,方知世間果有qíng深至此;
短短四年良辰如瞬,母后長逝,那高高在上的王座,從此只余他一個人,隻影向天闕,手握天下生殺予奪,卻挽不回最重要的一個人。十年生死,天人永隔……一天天,一年年,她從豆蔻少女而至韶年芳華,他從雄姿英發,而至兩鬢染霜。
他是君,是父,是她名義上的父皇……他收養她,予她榮寵親恩,親自教撫她和弟妹,不曾因母后早逝,而令他們少獲半分關愛。他永虛後位,不納六宮,世間女子再不曾入他眼裡。
母后在時,她也有小女兒態,也曾承歡膝下。
母后不在,她成了長姐,必須站出來,代替母后留下的空白,呵護年幼弟妹,陪伴他身側。
父皇,澈兒,瀟瀟,都已是她最重要的親人。
不知從什麼時候,她已捨不得離他們而去,即便是小禾哥哥,也不能代替他們。
旁人不懂,為什麼她會執意留在宮中,誤了嫁期,誤了年華,轉眼已是二十五的年紀。
有人說承泰公主自負尊貴,連長安侯這般俊彥也不肯下嫁,也有人說承泰公主純孝無雙,甘願長留宮中以報親恩……是的,她真的甘願!甘願終身不嫁,只願長伴在他身邊,陪他一起走這漫漫帝王路。
“父皇,你沒有做夢,我是沁兒!”她哽咽著撲到榻邊,不顧一切抓住了父皇的手。
“大膽!”蕭綦霍然驚醒,起身,拂袖將她甩開。
她跌在地上,哀哀抬頭看他。
“沁兒?”蕭綦愕然蹙眉,猶帶醉意,目中驚怒略消,隨即歸於疲憊,“誰讓你進來的?”
承泰公主悽然一笑,“父皇真的不願看見我麼?”
他揉住額角,閉了閉眼,“朕頭痛……你退下罷。”
“沁之知罪!”她終於鼓足勇氣,顫聲說出深埋心底已久的話,“父皇的悲傷,沁兒感同身受,看著您這樣,沁兒……沁兒會心痛!”
蕭綦眉峰一挑,緘默看她,起身披上外袍。
那是一件洗得發白的舊袍,她認得,上面有母后親手繡上的飛龍,燦金繡線已有些褪色。
“你當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蕭綦語聲淡淡,透著憔悴和冷意,“平日你是最懂事的,今日卻這般不知輕重,朕與皇后寢居之處,可以任人擅入麼?”
她咬緊了唇,倔qiáng忍回眼淚,“沁兒擅入寢殿,只為提醒父皇進藥,太醫說,藥不可停。”
蕭綦默然看她,目光稍見回暖。
“有這份孝心,朕很欣慰。”他仍沉下臉,“今次朕不罰你,下不違例。來人——”
殿外侍衛不敢入內,在外面高聲應諾。
“將值守內侍廷杖二十。”蕭綦冷冷道。
侍衛齊聲應是,連求饒聲也未聞,便將人拖了下去。
承泰公主跪在地上,只覺得手足發涼,全身微微顫抖。
“下去吧。”蕭綦揮了揮手,神色儘是倦淡。
承泰公主緩緩起身,一步步退至屏風處,卻又轉身站定。
“父皇,我聽到你唱綠衣。”她噙了一絲笑容在唇邊,目光迷離,“沁兒還想再聽一次。”
蕭綦一震,蹙眉看她,旋即黯然一笑。
“那不是給你聽的。”他神色落寞,抬眼看了看眼前舉止反常的長女,微覺詫異,“沁兒,你可是有事要對朕說?”
承泰公主笑了,目光瑩瑩,略帶小女兒嬌態,“父皇,你先告訴我,綠衣是什麼意思?”
蕭綦深深看她,燭光下,這嬌嗔痴纏的小女兒模樣,隱隱掀起他心底一處久已塵封的記憶。
曾經,他的阿嫵也會這般嬌蠻含嗔,會撒嬌說,蕭綦,你再講一個故事我就睡覺!
那時候她也才雙十年華,比今日的沁兒更年少。
她只在他面前流露小女兒的嬌痴,總愛纏住他講故事,愛聽他戎馬征戰的經歷,聽他少年時不為人知的趣事……她說,她想知道更多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