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頁
突然從天而降一抹黑色,馬蹄騰空一下就被制服住,徐原青定睛一看,才看清是個黑衣男子。
他將馬制服後一個翻身又消失不見。
徐原青很快回過神來,心有餘悸翻身下馬,查看了馬身無異樣後又想繼續趕路,手抓住韁繩的一瞬愣怔住,尋著聲響看去。
馬蹄聲響,他後面晃晃悠悠來了幾人。
越近越能看清,為首的是一個鬚髮皆白的老人,穿著甲冑,正是徐原青大費周章尋的向儒老將軍。
向儒勒馬,垂視他,「何人?」
徐原青大喜過望,扔掉韁繩行禮,「晚輩徐原青,有事想告訴將軍。」
聞言,向儒微驚,條件反射的打量他,「你就是徐世子?」
徐原青看他身後帶的都是全副武裝的將軍,嚴肅請求,「還請將軍移步,晚輩有要事相告。」
向儒看他神情緊張,回頭看了看帶來的人,「無妨,你有事直說,諸位都是老夫信得過的人。」
徐原青一一看過在場的將軍,有些他見過,有些他沒有見過,他心中自然有疑慮,但向儒此時來軍營帶的是他們,說明對他們萬分信任,他思想一下據實相告,「長寧無事,她現在北疆的一家客棧里。」
「什麼?」
不止向儒震驚,隨行的將軍們都震驚不已。
徐原青再次重複,「向長寧安然無恙。」
向儒與隨行的將軍面面相覷,確定沒有聽錯,他翻身下馬到他近前,「此事事關重大,你若……」
「將軍,長寧去北疆就是一個局。」徐原青著急的打斷了他的話,生怕他不信自己所言,將所有事情托盤而出,「京中有人與太師和國舅傳信,設計調走長寧,他們想以長寧為談判籌碼,扳倒向家。」
「向長泊受傷和阿遠去剿匪,一切都是他們布的局,為的就是牽制向家,他們要挾天子以令諸侯。」
沈齊文一事,崇明帝整治了朝局,大臣人人自危,此時向家再出事,不僅朝中大亂,北疆也會蠢蠢欲動,崇明帝無將帥可用,他們就能把控朝局,立何人為太子他們說了算。
徐原青:「將軍此刻去軍營,正中他們下懷!」
向儒聞言眉頭緊皺,衰老的面容一牽動所有,整張臉都露出了苦相,他欲言又止。
徐原青看他聽了進去這才鬆了口氣,正色道,「長寧已經救出來了,太師和國舅的算盤落空,我已命人將消息傳出去,長寧是陛下親派的後援,北疆不敢在對她如何。」
「阿遠那我已傳信告訴他,長寧無事他不會輕舉妄動。」
只要北疆和允州無事,崇明帝就不會對向家起疑,就不會落入圈套。
徐原青說完有些呼吸不順,他微微喘息著,全神貫注的盯著向儒,時刻準備著與他再說道一番,直到他明白了此刻自己不能去軍營為止。
向儒一雙已經被北疆的風沙侵染,早已經渾濁不清,看不起神情,只見他眉頭動了動,忽然抱拳下跪,沉聲道,「世子深謀遠慮救我向家,不,救的是天下百姓,老夫拜謝。」
他一跪,隨他而來的將軍們也下馬跪拜。
猝不及防,徐原青驚住,扶他不動忙跪下,「將軍言重了。」
他沒老將軍說的那么正氣凜然,他一直想的只有身邊的人,這一拜叫他一顆心懸著,實在受不得。
他將向儒扶起來,鄭重其事的承諾,「將軍信我,我不會辜負將軍。」
向儒欣慰的點了點頭,拍了拍他手。
將人勸住,徐原青長出了口氣,扶著他上馬,向儒與他並馬而行,其他將軍在後跟隨。
徐原青馬術不行,歪歪扭扭幾次險些撞到向儒的馬,他尷尬不已,想找藉口先行一步,還未張口,就聽向儒道,「我記得阿遠剛學騎馬時也是這般。」
「……」
徐原青更尷尬了。
「我聽阿遠提過你。」
徐原青尷尬的笑了笑,不知道該回什麼話好。
向儒在馬背上如魚得水,透過歲月侵染的面容,可見少年時的瀟灑恣意,他側目看著徐原青,眼神柔和,「世子貴人,是我兒高攀了。」
徐原青咽了咽口水,忙道,「是我配不上阿遠。」
平心而論,他這樣的人能遇到向長遠那樣的傻子,是他的福氣。
這個世界,恐怕沒有誰能經得住他的忽遠忽近,說話陰陽怪氣,睚眥必報,陰險狡詐。
向長遠坦然道接受著他的一切,願意一點一點的暖化他。
念著他,徐原青眼神柔和許多,嘴角不自覺的上揚。
向儒笑了笑,「世子,此事了結,我帶阿遠去貴府拜見侯爺夫人。」
「啊!」徐原青一怔,隨即反應過來,喜不自勝,「多謝將軍。」
說完閒話,向儒先走了,留下一個將軍護送他回家。
他將得到長輩認可的喜悅藏在心間,想著向長遠回來該如何告訴他,又想著,他們何時才能再見。
深夜子時,柳謙緩緩而來。
徐原青不等他喝完茶,著急的追問,「何人?」
「宣妃。」
果然,沈玉澤想成事,宮裡必須有一把利劍,宣妃膝下有三皇子,與她籌謀最為便宜。
三皇子痴傻,母子倆在宮裡受盡冷眼,時日久了,宣妃心中存有怨氣,沈玉澤適時拋出橄欖枝,她必然會緊緊抓住。
他將馬制服後一個翻身又消失不見。
徐原青很快回過神來,心有餘悸翻身下馬,查看了馬身無異樣後又想繼續趕路,手抓住韁繩的一瞬愣怔住,尋著聲響看去。
馬蹄聲響,他後面晃晃悠悠來了幾人。
越近越能看清,為首的是一個鬚髮皆白的老人,穿著甲冑,正是徐原青大費周章尋的向儒老將軍。
向儒勒馬,垂視他,「何人?」
徐原青大喜過望,扔掉韁繩行禮,「晚輩徐原青,有事想告訴將軍。」
聞言,向儒微驚,條件反射的打量他,「你就是徐世子?」
徐原青看他身後帶的都是全副武裝的將軍,嚴肅請求,「還請將軍移步,晚輩有要事相告。」
向儒看他神情緊張,回頭看了看帶來的人,「無妨,你有事直說,諸位都是老夫信得過的人。」
徐原青一一看過在場的將軍,有些他見過,有些他沒有見過,他心中自然有疑慮,但向儒此時來軍營帶的是他們,說明對他們萬分信任,他思想一下據實相告,「長寧無事,她現在北疆的一家客棧里。」
「什麼?」
不止向儒震驚,隨行的將軍們都震驚不已。
徐原青再次重複,「向長寧安然無恙。」
向儒與隨行的將軍面面相覷,確定沒有聽錯,他翻身下馬到他近前,「此事事關重大,你若……」
「將軍,長寧去北疆就是一個局。」徐原青著急的打斷了他的話,生怕他不信自己所言,將所有事情托盤而出,「京中有人與太師和國舅傳信,設計調走長寧,他們想以長寧為談判籌碼,扳倒向家。」
「向長泊受傷和阿遠去剿匪,一切都是他們布的局,為的就是牽制向家,他們要挾天子以令諸侯。」
沈齊文一事,崇明帝整治了朝局,大臣人人自危,此時向家再出事,不僅朝中大亂,北疆也會蠢蠢欲動,崇明帝無將帥可用,他們就能把控朝局,立何人為太子他們說了算。
徐原青:「將軍此刻去軍營,正中他們下懷!」
向儒聞言眉頭緊皺,衰老的面容一牽動所有,整張臉都露出了苦相,他欲言又止。
徐原青看他聽了進去這才鬆了口氣,正色道,「長寧已經救出來了,太師和國舅的算盤落空,我已命人將消息傳出去,長寧是陛下親派的後援,北疆不敢在對她如何。」
「阿遠那我已傳信告訴他,長寧無事他不會輕舉妄動。」
只要北疆和允州無事,崇明帝就不會對向家起疑,就不會落入圈套。
徐原青說完有些呼吸不順,他微微喘息著,全神貫注的盯著向儒,時刻準備著與他再說道一番,直到他明白了此刻自己不能去軍營為止。
向儒一雙已經被北疆的風沙侵染,早已經渾濁不清,看不起神情,只見他眉頭動了動,忽然抱拳下跪,沉聲道,「世子深謀遠慮救我向家,不,救的是天下百姓,老夫拜謝。」
他一跪,隨他而來的將軍們也下馬跪拜。
猝不及防,徐原青驚住,扶他不動忙跪下,「將軍言重了。」
他沒老將軍說的那么正氣凜然,他一直想的只有身邊的人,這一拜叫他一顆心懸著,實在受不得。
他將向儒扶起來,鄭重其事的承諾,「將軍信我,我不會辜負將軍。」
向儒欣慰的點了點頭,拍了拍他手。
將人勸住,徐原青長出了口氣,扶著他上馬,向儒與他並馬而行,其他將軍在後跟隨。
徐原青馬術不行,歪歪扭扭幾次險些撞到向儒的馬,他尷尬不已,想找藉口先行一步,還未張口,就聽向儒道,「我記得阿遠剛學騎馬時也是這般。」
「……」
徐原青更尷尬了。
「我聽阿遠提過你。」
徐原青尷尬的笑了笑,不知道該回什麼話好。
向儒在馬背上如魚得水,透過歲月侵染的面容,可見少年時的瀟灑恣意,他側目看著徐原青,眼神柔和,「世子貴人,是我兒高攀了。」
徐原青咽了咽口水,忙道,「是我配不上阿遠。」
平心而論,他這樣的人能遇到向長遠那樣的傻子,是他的福氣。
這個世界,恐怕沒有誰能經得住他的忽遠忽近,說話陰陽怪氣,睚眥必報,陰險狡詐。
向長遠坦然道接受著他的一切,願意一點一點的暖化他。
念著他,徐原青眼神柔和許多,嘴角不自覺的上揚。
向儒笑了笑,「世子,此事了結,我帶阿遠去貴府拜見侯爺夫人。」
「啊!」徐原青一怔,隨即反應過來,喜不自勝,「多謝將軍。」
說完閒話,向儒先走了,留下一個將軍護送他回家。
他將得到長輩認可的喜悅藏在心間,想著向長遠回來該如何告訴他,又想著,他們何時才能再見。
深夜子時,柳謙緩緩而來。
徐原青不等他喝完茶,著急的追問,「何人?」
「宣妃。」
果然,沈玉澤想成事,宮裡必須有一把利劍,宣妃膝下有三皇子,與她籌謀最為便宜。
三皇子痴傻,母子倆在宮裡受盡冷眼,時日久了,宣妃心中存有怨氣,沈玉澤適時拋出橄欖枝,她必然會緊緊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