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頁
安憫驕橫卻不蠢,聽到這裡也算明白了些,若是個老成的,也能給自己找個梯子下了坡,偏他年少張狂好面子,即便知道自己的行徑有錯也不肯認輸,反倒氣勢洶洶地轉過頭去和說話的人對罵起來。
安怡見火候夠了,方十分嬌弱又慚愧地道:“不是我托大不去,真是病得厲害,針都拿不起……”假意拭淚:“得罪怠慢族人不是我所願。我們家裡老的老,小的小,病的病,傷的傷,我就算再起不來chuáng也得勉qiáng支撐著起來管一管,就算是底下人不懂事,好好說給我知道我總是能懂的,這樣又打又罵的,叫著家父的名諱叫罵,實在是讓人心寒……”
安憫和別人比講髒話比不過,比說事實也比不過,便氣急敗壞地轉過頭來攻擊安怡:“你說你病了,你哪裡病了?你倒是拿出來給我瞧啊?拿不出來就是你藉故推脫,不給我祖母瞧病!你等著,我祖母若是有個三長兩短的,你一家子都別想好過!”
安怡羞憤jiāo加,一頭氣暈死過去。那什麼哪裡病了就拿出來瞧的話不是明擺著羞rǔ她嗎?她一個未出嫁的姑娘有足夠的理由氣死掉。既然對方這樣配合,她不給他施加點壓力都不能算是人。
正文第386章慈母多敗兒
安怡“暈”過去後,趙青等人借著勢頭把還不消停的安憫揍了一頓,當然揍得不太厲害,因為安侯府的下人們雖然攔不住自家的公子耍橫,卻還是能護著自家的公子少挨點打的。
故事的結局是安憫大喊大叫著被拖著回去,趙chūn等人悲憤地把大門一關了事。然後這件事以飛一般的速度迅速傳遍了京城,給京城的男女老少們在驚魂初定後的無聊生活中添了一點有滋有味的佐料。
有說安保良真是太老實太軟弱的,也有笑安侯府教子無方不知高低的,還有人高瞻遠矚地看到安侯府破敗就在眼前無可救藥了,更多的是為安保良和安怡鳴不平。一時間,安侯府和安保良母子倆的陳年恩怨被人翻了個底朝天,之前安保良落難,安侯府躲得影子都不見的事更是被人炒了又炒,然後大家都覺得安家父女其實不必如此忍氣吞聲。
崔如卿在外頭聽見這個消息,立即帶著人趕回去,恰好遇到一大撥上門探病表示親近的。這些人,有的是真心來探病的;也有深謀遠慮,一舉一動都有深刻含義的,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不能輕易被得罪。
崔如卿可算是能發揮所長了,長袖善舞地將一撥又一撥的人接待得高高興興,但就是不把人往安保良和安怡跟前領,理由是現成的,主家病著累著傷心著,沒臉見人。
安憫從小到大的惡行惡狀被扒了個光,就連他在國喪期間穿得花枝招展都被扒出來說道。接著安怡的請假條理所當然地送進了宮,連太后也很給面子,不但點了太醫來給這一家子人瞧病,賞下許多藥物財物,還使人去安侯府詢問究竟是怎麼回事,用詞十分嚴厲。
內監先去安侯府為虎作倀地嚇唬並搜颳了一回,再去安家討喜,見著安家差不多家徒四壁的慘樣,回去後少不得當著連太后一陣添油加醋,安保良後來因此得了個滿帶家具花園的大宅子,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內監走後,本來已經有點清醒的安侯老夫人就又氣得厥了過去。安大老爺也是氣得眼冒金花,起身的時候差點就一頭栽倒在地,要不是安二老爺手快扶得及時,他一準兒要跌破相。
安大老爺緩過氣來的第一件事就是讓人去把安憫這個禍根綁來:“老三捨不得教,我來替他教!不然說不清楚什麼時候這一大家子人就給他禍害了!”
他本來打的一手好算盤,因為之前對安怡一家子的不聞不問甚至於故意避嫌,這會兒要再貼上去始終有點尷尬丟人。所以打算借著安侯老夫人生病的機會,先假意去請安怡上門來瞧病,也就順便修復一下關係,再相機行事,好和安保良套近乎。
誰知管事不得力,半道上遇到安憫這個不懂人事的禍根也就罷了,還讓安憫打上金魚胡同去,喊著安保良和安怡的名字那樣的叫罵羞rǔ。已然鬧到這個地步,還能妄想什麼搭線沾光?不成死仇就已經算好的。那麼多人居然攔不住安憫一個人,可見安憫平日驕橫到了什麼地步。
現在不止是安侯府成了笑柄,就連他這個伯爵和安氏的宗長都成了笑話,宮裡的太后更是明目張胆地給安怡撐腰,連太后有多庇護安怡,安大老爺就有多ròu疼後悔……這樣敗家的禍根,留著做什麼?安大老爺就連打死安憫的心都有了,所以看到哭哭啼啼地跑來求qíng的田氏,簡直捏死她的心都有,真是慈母多敗兒!上樑不正下樑歪!
田氏當然知道自己不招待見,但兒子是自己的,俗話說得好:“小兒子,娘的命根子。”兒子是她慣壞的,是她的心頭ròu,給人打壞了還是會很心疼。因此也就假裝看不見安大老爺的嘴臉,哭哭啼啼地要求饒,安大老爺根本不耐煩和她多話,直接就下逐客令:“你一個女人守著大伯哭算什麼!讓老三來和我說!”見田氏不肯走,直接就讓僕婦把她給請了出去。
田氏沒辦法,只好讓心腹田媽媽拿了銀錢去尋安憫,讓安憫回她的娘家去尋舅舅、舅母、大表哥幫忙藏起來。那邊安大老爺找不到人,怒氣沒地方發泄,肯定要找原因,待找到原因了,也不和田氏嗦,直接就找上了安三老爺安保鳳:“你自己的妻兒你自己教,教不好也別怪我不講手足qíng分。這一大家子人都指靠著我過日子,總不能因為她就壞掉一鍋湯。宮裡既然發了話,總要給個說法,你若找不回兒子,就隨我去給安保良父女賠禮道歉!”
事qíng鬧到這個地步,安保鳳哪裡還敢要qiáng,回去bī問田氏安憫的下場,田氏曉得只要把安憫jiāo出去一準兒要出大事,咬死了牙關不鬆口,硬挺著脖子道:“他安保良算個什麼東西!一朝富貴便忘了宗族,固然安憫有錯,難道安怡端著架子不來給老太太看病就是對的麼?不過幾句口角,便這樣大張旗鼓、低三下四的去賠禮道歉,你們就不怕安侯府從此被看扁了嗎?”
“目光短淺的庸婦!好好的兒子就是給你教壞的!國喪期間還到處生事,是嫌死得不夠快。”安保鳳冷笑道:“你不說我也知道他在哪裡,一準兒去了你娘家。”立即就要帶著人去綁安憫,田氏要攔,被他劈頭一巴掌打翻在地,著人嚴加看管起來,不許給安憫通風報信。
誰想去了田家,卻被告知根本沒見著安憫過來,安保鳳肯定不信,田均便領著他四處看了一遍,安保鳳這才氣哼哼地走了,就連田均旁敲側擊地向他打聽安保良和安怡的事qíng他也不耐煩回答。
安侯府為了給安保良和安怡一個jiāo代,也為了挽救那岌岌可危的家聲和形象,滿京城地逮安憫,安憫卻如人間蒸發一樣地杳無音信了。
崔如卿將之前安怡jiāo給他的財物一一清點jiāo還給蘭嫂,趁空把這事兒當成新聞講給安怡聽:“您說奇怪不奇怪,按說這些功勳子弟們平時去哪裡消遣都是有數的,這個不知道,那個總知道。偏他就能跑得無影無蹤,大家都在說安侯府這是在護短,捨不得責罰子弟,所以找藉口呢。”
正文第387章沒有誠意
(第四更,累得要死哈,大家要是看得慡,支持一下吧,不管是推薦票、訂閱、月票、打賞、留言鼓勵都很好啊)
安怡覺得這不太可能。
對於安侯府來說,擺在第一位的首先就是利益,這種為了一個沒前途的子弟得罪太后的事他們是不會做的,因此很可能是真的找不到安憫。安憫的突然失蹤和他的登門挑釁一樣充滿了蹊蹺。假設安憫不是自己犯蠢,而是被人挑唆著上門來鬧事的,那麼挑唆的人會是誰?安侯府的管事斷不可能挑唆安憫來鬧事,畢竟這對他辦好差事影響極大。
安怡想起了那座掩映在綠樹里的jīng致小樓,以及莫天安那張宜笑宜嗔,卻讓她看不透的臉。會不會是他呢?要不然,張欣也有很大的可能,畢竟張欣是決然不樂意看到安侯府和她親近起來的。如若安侯府與她徹底撕破了臉,當然就會站到張欣那邊去。
崔如卿又道:“說起來,咱們家還得感謝這位安七公子才是,正愁著這族裡日後似蒼蠅一樣地圍上來實難伺候,可巧的他就跳出來替咱們解決這個難題了。只可惜了安老侯爺,辛苦掙下的這份家業後繼無人,眼看著就要敗落了。”
“也不是這麼說,侯府的姑娘們好幾個嫁得不錯的,總不能眼睜睜看著娘家沒落下去不伸手。”安怡淡然一笑,心裡頗有些惆悵,祖父愛她護她,到頭來她卻要看著祖父辛苦掙來的這份家業轟然倒塌。也不知將來若有那麼一日,她在地下見著了祖父,祖父會不會原諒她?
欣欣進來道:“姑娘,侯府的人來賠禮,老爺請您過去呢。”
來得還挺快的,果然是今非昔比。安怡低頭打量了一下身上的半舊衣裙,決定就這樣出去見客:“都來了誰?”
“婢子早就知道姑娘會問起這個。”欣欣得意地掰著手指頭道:“聽說外頭的男客有安伯爺,安三老爺,還有一位叫安五公子的!太太那邊的女客有伯爺夫人和安二夫人。”
田氏居然沒有來,想必是沒能就安憫的處置方法和其他人達成一致吧。安怡笑著看向崔如卿:“當事人不在,當事人的親娘也不在,盡來了一群不相gān的人,我怎麼覺著一點誠心都沒有呢?我還是不去了吧。”
縱然安侯府的主人是安大老爺和大夫人唐氏,但當事人是三房。事主不現身,安三老爺帶著大兒子倒是可以應對安保良了,女眷這邊又怎麼說?田氏想要息事寧人就得親自上門給安怡賠禮致歉,才可能求得安怡的諒解,她不來,倒使了兩個嫂嫂來,態度太明顯了,誠意不夠!
崔如卿很是贊同:“是這個理。”轉頭吩咐欣欣:“就去和太太說,姑娘不舒服,沒法兒起身待客。再和太太說,她也是病著的,不要太勉qiáng她自個兒了。”
欣欣把話傳到薛氏跟前,薛氏頗有些尷尬。伸手不打笑臉人,哪怕當時她再忿恨,此刻當著笑吟吟的唐氏和李氏,她也實在拉不下臉來,只得qiáng笑著道:“這孩子本來就病著的,之前又被氣狠了,所以……”
唐氏和李氏來之前早就料到會這樣,沒事兒似地坐著喝茶,笑吟吟地道:“我們就是來探病的,弟妹領著我們去瞧瞧侄女兒。說不準,她聽我們說上幾句話病就好多了。”
知女莫如母,薛氏早就知道了安怡說一不二的xing子,安怡要她趕人走,明顯就是要落安侯府的面子。她沒能把人趕走還要把人帶到安怡那裡去,安怡豈能饒了她?薛氏當即推脫道:“她怕吵,要不是當時被吵得沒辦法,也不會qiáng撐著去……”
安怡見火候夠了,方十分嬌弱又慚愧地道:“不是我托大不去,真是病得厲害,針都拿不起……”假意拭淚:“得罪怠慢族人不是我所願。我們家裡老的老,小的小,病的病,傷的傷,我就算再起不來chuáng也得勉qiáng支撐著起來管一管,就算是底下人不懂事,好好說給我知道我總是能懂的,這樣又打又罵的,叫著家父的名諱叫罵,實在是讓人心寒……”
安憫和別人比講髒話比不過,比說事實也比不過,便氣急敗壞地轉過頭來攻擊安怡:“你說你病了,你哪裡病了?你倒是拿出來給我瞧啊?拿不出來就是你藉故推脫,不給我祖母瞧病!你等著,我祖母若是有個三長兩短的,你一家子都別想好過!”
安怡羞憤jiāo加,一頭氣暈死過去。那什麼哪裡病了就拿出來瞧的話不是明擺著羞rǔ她嗎?她一個未出嫁的姑娘有足夠的理由氣死掉。既然對方這樣配合,她不給他施加點壓力都不能算是人。
正文第386章慈母多敗兒
安怡“暈”過去後,趙青等人借著勢頭把還不消停的安憫揍了一頓,當然揍得不太厲害,因為安侯府的下人們雖然攔不住自家的公子耍橫,卻還是能護著自家的公子少挨點打的。
故事的結局是安憫大喊大叫著被拖著回去,趙chūn等人悲憤地把大門一關了事。然後這件事以飛一般的速度迅速傳遍了京城,給京城的男女老少們在驚魂初定後的無聊生活中添了一點有滋有味的佐料。
有說安保良真是太老實太軟弱的,也有笑安侯府教子無方不知高低的,還有人高瞻遠矚地看到安侯府破敗就在眼前無可救藥了,更多的是為安保良和安怡鳴不平。一時間,安侯府和安保良母子倆的陳年恩怨被人翻了個底朝天,之前安保良落難,安侯府躲得影子都不見的事更是被人炒了又炒,然後大家都覺得安家父女其實不必如此忍氣吞聲。
崔如卿在外頭聽見這個消息,立即帶著人趕回去,恰好遇到一大撥上門探病表示親近的。這些人,有的是真心來探病的;也有深謀遠慮,一舉一動都有深刻含義的,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不能輕易被得罪。
崔如卿可算是能發揮所長了,長袖善舞地將一撥又一撥的人接待得高高興興,但就是不把人往安保良和安怡跟前領,理由是現成的,主家病著累著傷心著,沒臉見人。
安憫從小到大的惡行惡狀被扒了個光,就連他在國喪期間穿得花枝招展都被扒出來說道。接著安怡的請假條理所當然地送進了宮,連太后也很給面子,不但點了太醫來給這一家子人瞧病,賞下許多藥物財物,還使人去安侯府詢問究竟是怎麼回事,用詞十分嚴厲。
內監先去安侯府為虎作倀地嚇唬並搜颳了一回,再去安家討喜,見著安家差不多家徒四壁的慘樣,回去後少不得當著連太后一陣添油加醋,安保良後來因此得了個滿帶家具花園的大宅子,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內監走後,本來已經有點清醒的安侯老夫人就又氣得厥了過去。安大老爺也是氣得眼冒金花,起身的時候差點就一頭栽倒在地,要不是安二老爺手快扶得及時,他一準兒要跌破相。
安大老爺緩過氣來的第一件事就是讓人去把安憫這個禍根綁來:“老三捨不得教,我來替他教!不然說不清楚什麼時候這一大家子人就給他禍害了!”
他本來打的一手好算盤,因為之前對安怡一家子的不聞不問甚至於故意避嫌,這會兒要再貼上去始終有點尷尬丟人。所以打算借著安侯老夫人生病的機會,先假意去請安怡上門來瞧病,也就順便修復一下關係,再相機行事,好和安保良套近乎。
誰知管事不得力,半道上遇到安憫這個不懂人事的禍根也就罷了,還讓安憫打上金魚胡同去,喊著安保良和安怡的名字那樣的叫罵羞rǔ。已然鬧到這個地步,還能妄想什麼搭線沾光?不成死仇就已經算好的。那麼多人居然攔不住安憫一個人,可見安憫平日驕橫到了什麼地步。
現在不止是安侯府成了笑柄,就連他這個伯爵和安氏的宗長都成了笑話,宮裡的太后更是明目張胆地給安怡撐腰,連太后有多庇護安怡,安大老爺就有多ròu疼後悔……這樣敗家的禍根,留著做什麼?安大老爺就連打死安憫的心都有了,所以看到哭哭啼啼地跑來求qíng的田氏,簡直捏死她的心都有,真是慈母多敗兒!上樑不正下樑歪!
田氏當然知道自己不招待見,但兒子是自己的,俗話說得好:“小兒子,娘的命根子。”兒子是她慣壞的,是她的心頭ròu,給人打壞了還是會很心疼。因此也就假裝看不見安大老爺的嘴臉,哭哭啼啼地要求饒,安大老爺根本不耐煩和她多話,直接就下逐客令:“你一個女人守著大伯哭算什麼!讓老三來和我說!”見田氏不肯走,直接就讓僕婦把她給請了出去。
田氏沒辦法,只好讓心腹田媽媽拿了銀錢去尋安憫,讓安憫回她的娘家去尋舅舅、舅母、大表哥幫忙藏起來。那邊安大老爺找不到人,怒氣沒地方發泄,肯定要找原因,待找到原因了,也不和田氏嗦,直接就找上了安三老爺安保鳳:“你自己的妻兒你自己教,教不好也別怪我不講手足qíng分。這一大家子人都指靠著我過日子,總不能因為她就壞掉一鍋湯。宮裡既然發了話,總要給個說法,你若找不回兒子,就隨我去給安保良父女賠禮道歉!”
事qíng鬧到這個地步,安保鳳哪裡還敢要qiáng,回去bī問田氏安憫的下場,田氏曉得只要把安憫jiāo出去一準兒要出大事,咬死了牙關不鬆口,硬挺著脖子道:“他安保良算個什麼東西!一朝富貴便忘了宗族,固然安憫有錯,難道安怡端著架子不來給老太太看病就是對的麼?不過幾句口角,便這樣大張旗鼓、低三下四的去賠禮道歉,你們就不怕安侯府從此被看扁了嗎?”
“目光短淺的庸婦!好好的兒子就是給你教壞的!國喪期間還到處生事,是嫌死得不夠快。”安保鳳冷笑道:“你不說我也知道他在哪裡,一準兒去了你娘家。”立即就要帶著人去綁安憫,田氏要攔,被他劈頭一巴掌打翻在地,著人嚴加看管起來,不許給安憫通風報信。
誰想去了田家,卻被告知根本沒見著安憫過來,安保鳳肯定不信,田均便領著他四處看了一遍,安保鳳這才氣哼哼地走了,就連田均旁敲側擊地向他打聽安保良和安怡的事qíng他也不耐煩回答。
安侯府為了給安保良和安怡一個jiāo代,也為了挽救那岌岌可危的家聲和形象,滿京城地逮安憫,安憫卻如人間蒸發一樣地杳無音信了。
崔如卿將之前安怡jiāo給他的財物一一清點jiāo還給蘭嫂,趁空把這事兒當成新聞講給安怡聽:“您說奇怪不奇怪,按說這些功勳子弟們平時去哪裡消遣都是有數的,這個不知道,那個總知道。偏他就能跑得無影無蹤,大家都在說安侯府這是在護短,捨不得責罰子弟,所以找藉口呢。”
正文第387章沒有誠意
(第四更,累得要死哈,大家要是看得慡,支持一下吧,不管是推薦票、訂閱、月票、打賞、留言鼓勵都很好啊)
安怡覺得這不太可能。
對於安侯府來說,擺在第一位的首先就是利益,這種為了一個沒前途的子弟得罪太后的事他們是不會做的,因此很可能是真的找不到安憫。安憫的突然失蹤和他的登門挑釁一樣充滿了蹊蹺。假設安憫不是自己犯蠢,而是被人挑唆著上門來鬧事的,那麼挑唆的人會是誰?安侯府的管事斷不可能挑唆安憫來鬧事,畢竟這對他辦好差事影響極大。
安怡想起了那座掩映在綠樹里的jīng致小樓,以及莫天安那張宜笑宜嗔,卻讓她看不透的臉。會不會是他呢?要不然,張欣也有很大的可能,畢竟張欣是決然不樂意看到安侯府和她親近起來的。如若安侯府與她徹底撕破了臉,當然就會站到張欣那邊去。
崔如卿又道:“說起來,咱們家還得感謝這位安七公子才是,正愁著這族裡日後似蒼蠅一樣地圍上來實難伺候,可巧的他就跳出來替咱們解決這個難題了。只可惜了安老侯爺,辛苦掙下的這份家業後繼無人,眼看著就要敗落了。”
“也不是這麼說,侯府的姑娘們好幾個嫁得不錯的,總不能眼睜睜看著娘家沒落下去不伸手。”安怡淡然一笑,心裡頗有些惆悵,祖父愛她護她,到頭來她卻要看著祖父辛苦掙來的這份家業轟然倒塌。也不知將來若有那麼一日,她在地下見著了祖父,祖父會不會原諒她?
欣欣進來道:“姑娘,侯府的人來賠禮,老爺請您過去呢。”
來得還挺快的,果然是今非昔比。安怡低頭打量了一下身上的半舊衣裙,決定就這樣出去見客:“都來了誰?”
“婢子早就知道姑娘會問起這個。”欣欣得意地掰著手指頭道:“聽說外頭的男客有安伯爺,安三老爺,還有一位叫安五公子的!太太那邊的女客有伯爺夫人和安二夫人。”
田氏居然沒有來,想必是沒能就安憫的處置方法和其他人達成一致吧。安怡笑著看向崔如卿:“當事人不在,當事人的親娘也不在,盡來了一群不相gān的人,我怎麼覺著一點誠心都沒有呢?我還是不去了吧。”
縱然安侯府的主人是安大老爺和大夫人唐氏,但當事人是三房。事主不現身,安三老爺帶著大兒子倒是可以應對安保良了,女眷這邊又怎麼說?田氏想要息事寧人就得親自上門給安怡賠禮致歉,才可能求得安怡的諒解,她不來,倒使了兩個嫂嫂來,態度太明顯了,誠意不夠!
崔如卿很是贊同:“是這個理。”轉頭吩咐欣欣:“就去和太太說,姑娘不舒服,沒法兒起身待客。再和太太說,她也是病著的,不要太勉qiáng她自個兒了。”
欣欣把話傳到薛氏跟前,薛氏頗有些尷尬。伸手不打笑臉人,哪怕當時她再忿恨,此刻當著笑吟吟的唐氏和李氏,她也實在拉不下臉來,只得qiáng笑著道:“這孩子本來就病著的,之前又被氣狠了,所以……”
唐氏和李氏來之前早就料到會這樣,沒事兒似地坐著喝茶,笑吟吟地道:“我們就是來探病的,弟妹領著我們去瞧瞧侄女兒。說不準,她聽我們說上幾句話病就好多了。”
知女莫如母,薛氏早就知道了安怡說一不二的xing子,安怡要她趕人走,明顯就是要落安侯府的面子。她沒能把人趕走還要把人帶到安怡那裡去,安怡豈能饒了她?薛氏當即推脫道:“她怕吵,要不是當時被吵得沒辦法,也不會qiáng撐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