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頁
也不會考慮天下未穩的時候重修房屋會不會招來非議。
怎麼現在就開始考慮了?
還推遲這麼久才做?
跟著紀國做事,好像還真能改變想法?
公子慶搖搖頭,還是快點回去享受享受,誰不喜歡在有地暖的房間裡辦公啊。
旁邊跟著公子慶身邊許久的僕人小聲道:「您還在惦記辦公啊,可真不像您。」
公子慶臉色一變。
完蛋,被紀凌洗腦了!
都是他每日在嘀咕辦公辦公,有地暖了還辦公嗎?!難道不該休息嗎!
可真是怪事!
作者有話說:
第97章
紀國的地暖始建於大戰開始之前, 周朝六百三十一年冬天,跟次年春天。
但次年五月,各處開戰, 紀國便把這項事推後。
之後打仗, 重建國家, 一直到現在周朝六百三十七年冬天,才重新開始修建。
特別是黃河以北的地區,動力最足。
誰讓這邊天太冷了,一到冬天冷得厲害。
有人說,這也表示紀國的經濟情況慢慢恢復, 終於有點向大戰之前看齊了。
若還是以前危急的時候,誰還有心思盤炕啊。
現在各處情況恢復,這些享受自然也撿起來。
誰不想在冬天還溫暖如春。
不過天下間作地龍跟火炕最好的地方,卻是紀國的公桑蠶室, 周公主所管的地方。
在各地戰亂的時候,她這邊招攬不少厲害的養蠶人, 正好填充了蠶室的人手。
其他各位大家來紀國, 可能會有點顧慮, 但周公主尋人, 他們自然答應。
之前的諸侯國里, 鄭國, 周, 都是做絲綢做好的地方。
鄭國顛沛十幾年,養蠶人同樣深受其害,到紀國之後才安穩下來。
而這樣一批人, 直接填補了紀國絲綢的空白。
以前的紀國, 只能靠著錦族帶來的麻布做衣裳, 絲綢這種東西全都要向其他各國買。
周公主來了之後,帶著大家種桑養蠶織布。
這幾年時間裡,更是帶動周邊的養蠶發展。
都城如今這麼擁擠,也跟這事有關,附近很多農戶家裡都會養些蠶,還有專門開闢房屋養蠶的。
一來二去,人就多了。
現在周公主手下的公桑蠶室,已經可以供應十幾個城池的絲綢,製造工藝更是天下頂尖。
加上最近還在跟紀叔公他們商量怎麼改造織布機,估計以後的絲綢價格不會那麼昂貴,花紋也會更多。
這東西,古往今來都受人歡迎,公子慶都知道這以後是賺錢的買賣,沒事就過來看看情況。
蠶室的建造,同時促進地龍跟火炕的建造,怎麼掌控溫度,怎麼調節溫度,全都有了方法。
畢竟人能有蠶嬌氣?
蠶都覺得溫度舒服,調節人的溫度,更是簡單,反正原理差不多。
火炕,地龍被重新拿出來,所有官署都建造地龍,保證大家冬日也可以辦公。
回來的公子慶聽到這話,差點翻白眼!
大冬天的還要幹活嗎!
確實提高效率了!但你紀凌也太狠了吧。
普通人家多數的火炕,便宜好用不說,還不用大費周章。
本來打算明年開始基建,沒想到今年就已經動工。
火炕自然也傳到紀國各處,不少平民越來越認可紀國。
當一個紀國人有多好,他們最清楚。
而且這地方本就同宗同源,大家都是周的子民,這點永遠都沒有變化。
周王都內部的情況,不少平民也知曉。
那些貴族在裡面醉生夢死,已經過了許久。
可這跟他們有什麼關係。
他們各地的農業發展起來,手工業也發展起來,還不打仗了,因為戶籍的關係,各地治安都好了不少。
開春,各地的基建開始動工。
但基建又包括太多方面,什麼修橋修路修城牆都是最基礎的。
各地的水利,驛館,官學等等。
這次就不能只靠一兩年時間完成了。
再說,還有西北的西海關口。
紀凌從馬場回來之後,就在想西邊的事。
邊境線太長了,胡人研究出更好的武器,更精良的馬匹,那其他人呢?其他部落呢?
若他們攻進來,現在的紀國能不能抵擋得住?
紀勝給的答案是,不行。
甚至紀國馬上會垮,紀國所有舊貴族都會捲土重來,甚至反撲得更厲害。
這些年來,紀伯已經把手中不少事情交給大兒子紀勝,雖說重要的事紀凌都會知道,但一些細枝末節,還是要坐下來慢慢看卷宗。
趁著冬天大家休息,紀勝把這些卷宗帶了過來。
兩兄弟明顯想到一塊去。
紀勝道:「咱們這天寒地凍,西北早已大雪,那邊的情況你也知道,茫茫草原。」
「現在要防的,就是春天,咱們那邊的城池已經建設起來,這些年還收穫不少糧食,那些人探頭探腦,只怕有想法。」
以前中原也亂,西海郡的百姓們日子很不好過,那邊也就沒多看。
搶不過來糧,看了也沒用。
但這幾年不同,紀國各處的發展極快,靠著舊城池的農業,工廠領先天下,迅速帶動其他城池一直種田致富。
<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
怎麼現在就開始考慮了?
還推遲這麼久才做?
跟著紀國做事,好像還真能改變想法?
公子慶搖搖頭,還是快點回去享受享受,誰不喜歡在有地暖的房間裡辦公啊。
旁邊跟著公子慶身邊許久的僕人小聲道:「您還在惦記辦公啊,可真不像您。」
公子慶臉色一變。
完蛋,被紀凌洗腦了!
都是他每日在嘀咕辦公辦公,有地暖了還辦公嗎?!難道不該休息嗎!
可真是怪事!
作者有話說:
第97章
紀國的地暖始建於大戰開始之前, 周朝六百三十一年冬天,跟次年春天。
但次年五月,各處開戰, 紀國便把這項事推後。
之後打仗, 重建國家, 一直到現在周朝六百三十七年冬天,才重新開始修建。
特別是黃河以北的地區,動力最足。
誰讓這邊天太冷了,一到冬天冷得厲害。
有人說,這也表示紀國的經濟情況慢慢恢復, 終於有點向大戰之前看齊了。
若還是以前危急的時候,誰還有心思盤炕啊。
現在各處情況恢復,這些享受自然也撿起來。
誰不想在冬天還溫暖如春。
不過天下間作地龍跟火炕最好的地方,卻是紀國的公桑蠶室, 周公主所管的地方。
在各地戰亂的時候,她這邊招攬不少厲害的養蠶人, 正好填充了蠶室的人手。
其他各位大家來紀國, 可能會有點顧慮, 但周公主尋人, 他們自然答應。
之前的諸侯國里, 鄭國, 周, 都是做絲綢做好的地方。
鄭國顛沛十幾年,養蠶人同樣深受其害,到紀國之後才安穩下來。
而這樣一批人, 直接填補了紀國絲綢的空白。
以前的紀國, 只能靠著錦族帶來的麻布做衣裳, 絲綢這種東西全都要向其他各國買。
周公主來了之後,帶著大家種桑養蠶織布。
這幾年時間裡,更是帶動周邊的養蠶發展。
都城如今這麼擁擠,也跟這事有關,附近很多農戶家裡都會養些蠶,還有專門開闢房屋養蠶的。
一來二去,人就多了。
現在周公主手下的公桑蠶室,已經可以供應十幾個城池的絲綢,製造工藝更是天下頂尖。
加上最近還在跟紀叔公他們商量怎麼改造織布機,估計以後的絲綢價格不會那麼昂貴,花紋也會更多。
這東西,古往今來都受人歡迎,公子慶都知道這以後是賺錢的買賣,沒事就過來看看情況。
蠶室的建造,同時促進地龍跟火炕的建造,怎麼掌控溫度,怎麼調節溫度,全都有了方法。
畢竟人能有蠶嬌氣?
蠶都覺得溫度舒服,調節人的溫度,更是簡單,反正原理差不多。
火炕,地龍被重新拿出來,所有官署都建造地龍,保證大家冬日也可以辦公。
回來的公子慶聽到這話,差點翻白眼!
大冬天的還要幹活嗎!
確實提高效率了!但你紀凌也太狠了吧。
普通人家多數的火炕,便宜好用不說,還不用大費周章。
本來打算明年開始基建,沒想到今年就已經動工。
火炕自然也傳到紀國各處,不少平民越來越認可紀國。
當一個紀國人有多好,他們最清楚。
而且這地方本就同宗同源,大家都是周的子民,這點永遠都沒有變化。
周王都內部的情況,不少平民也知曉。
那些貴族在裡面醉生夢死,已經過了許久。
可這跟他們有什麼關係。
他們各地的農業發展起來,手工業也發展起來,還不打仗了,因為戶籍的關係,各地治安都好了不少。
開春,各地的基建開始動工。
但基建又包括太多方面,什麼修橋修路修城牆都是最基礎的。
各地的水利,驛館,官學等等。
這次就不能只靠一兩年時間完成了。
再說,還有西北的西海關口。
紀凌從馬場回來之後,就在想西邊的事。
邊境線太長了,胡人研究出更好的武器,更精良的馬匹,那其他人呢?其他部落呢?
若他們攻進來,現在的紀國能不能抵擋得住?
紀勝給的答案是,不行。
甚至紀國馬上會垮,紀國所有舊貴族都會捲土重來,甚至反撲得更厲害。
這些年來,紀伯已經把手中不少事情交給大兒子紀勝,雖說重要的事紀凌都會知道,但一些細枝末節,還是要坐下來慢慢看卷宗。
趁著冬天大家休息,紀勝把這些卷宗帶了過來。
兩兄弟明顯想到一塊去。
紀勝道:「咱們這天寒地凍,西北早已大雪,那邊的情況你也知道,茫茫草原。」
「現在要防的,就是春天,咱們那邊的城池已經建設起來,這些年還收穫不少糧食,那些人探頭探腦,只怕有想法。」
以前中原也亂,西海郡的百姓們日子很不好過,那邊也就沒多看。
搶不過來糧,看了也沒用。
但這幾年不同,紀國各處的發展極快,靠著舊城池的農業,工廠領先天下,迅速帶動其他城池一直種田致富。
<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