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紀凌聽他爹講這個事,表情有些微妙。

  什麼地獄笑話!

  最先成為農戶的八千戶兵卒們,心裡也是高興的。

  每畝地交兩成賦稅,剩下的糧食足夠他們吃到明年,還能把一家接到身邊住。

  國君他們在田地附近給他們劃了一片空地,讓他們在那裡建房子。

  有糧吃,有地方住,不打仗。

  這是夢裡的場景啊。

  一家老小團聚,皆是抱在一起哭。

  這下,他們終於有了天下已經太平的感覺。

  有些農戶已經在把收穫的麻進行處理,等到年底的時候,他們說不定還有新衣服新鞋呢。

  這種自給自足的日子實在太好了。

  路過南郊田地的其他兵卒們,看得一陣艷羨。

  他們這些兵卒是從五個紀國城池陸陸續續調撥過來的,要去更難一點的荒地。

  原本不少人還有怨言。

  要離開家裡感覺肯定不同。

  但瞧著這些兵卒們的日子,加上公子凌還說了,只要在那邊開荒成功,到時候建房屋,建城池,也能把家人接過去。

  原本只是聽一耳朵,現在卻像找到生活的奔頭。

  有指望的日子總是開心的。

  看看人家的麥田,看看人家修的房屋。

  路過南郊田地的時候,還看到人家老婆孩子做了午飯送到田埂上,然後一家幾口吃飯喝水唱歌。

  這誰不羨慕啊。

  他們也要開荒!

  他們也要成為農戶!

  去南邊開荒的兵卒們越來越高興,一路都在高歌。

  跟他們同行的,還有被送到南荒的耕牛。

  這些傳聞中被紀國貴族吃掉的壯牛,其實都被拉到南邊。

  從九月開始,已經送過去一萬五千頭牛,後續還有兩萬五千頭等著,它們將會是開荒的重要工具。

  所以這路上,牛吃的特別好,照顧耕牛的人恨不得當祖宗養。

  兵卒們看著奇怪,但也只當牲畜珍貴,並不知道這些東西會幫他們大大減輕勞動力。

  國君跟紀凌等人也沒想到。

  南郊田地的收穫成功,不僅給紀國帶來近些年來頭一筆農稅,更讓後續的兵卒們鼓足勁。

  整個紀國似乎都因為這次的秋收帶來更多活力,給南荒開耕,也帶來更多希望。

  之前反對開耕的五個大夫,現在已經什麼都不說了。

  經歷過周圍三個大國使勁送耕牛,使勁送美酒讓他們墮落,再加上這次南郊田地收穫。

  他們終於明白,鄭國,昌國,祁國,就沒有一個盼著他們好的。

  那些人明里暗裡還在問,若是給紀國十萬頭牛,能不能把鑄造室給他們,有的還想把紀叔公買走。

  看清楚他們的目的,紀國上下早就生氣。

  以前打仗的時候,這些國家就喜歡坑他們,明里暗裡吃了不知多少虧。

  現在又來這一套。

  至此,紀國井然有序的分為兩部分。

  明面上花天酒地,聲色犬馬,享受著其他國家送來的糧食跟美酒美食。

  若不是紀國國君一家不愛美色,肯定還要送許多美人。

  而紀國的胃口漸漸變大,似乎相信鄭,昌,祁三國對他們沒有惡意,要的東西越來越多。

  那三個國家還會盡力滿足。

  背地裡,三十萬的兵卒已經到達南荒,由五個大夫帶領,紀國下卿主持,在南邊陸陸續續開荒。

  等到九月底,已經被認為分為五個城鎮,一個城二十村落,人數都在六萬上下。

  就連國君本人也偷偷去那邊看過。

  見那五個城鎮井然有序,自然高興。

  大公子紀勝熟讀兵法,城鎮位置設定也頗有格局,無論哪處遇險,其他地方都能及時支援。

  而且五個城鎮距離水源都很近,絕對是好地方。

  把之前安營紮寨的本事用在尋找合適耕地上,也是厲害。

  紀勝每每被誇,便要說一句:「要夸就誇我弟弟,他才是真正厲害的人。」

  在國都的紀凌聽了都不好意思。

  他哪有那麼厲害,他只是提意見,真正會看地,會看水源的還是他哥!

  萱夫人見兄弟和睦,忍不住笑。

  笑過之後又在發愁,自家夫君跟孩子們是極好的。

  但在紀國以外,國君紀伯的名聲越來越差。

  紀伯愛吃牛肉的名聲已經傳遍天下,連周天子都在問,還有她父親母親都寫信過來。

  萱夫人的父親是周朝最北邊的慶國下卿,為人有勇有謀,可跟慶國國君政見不合,不得重用。

  而紀國跟慶國的位置,幾乎一個最南邊,一個最北邊,已經許久沒有聯繫。

  這次寫信過來痛斥女婿,看來是氣急了。

  這信萱夫人拿著燙手,準備等紀伯從南荒那邊回來再說。

  別的十歲小孩或許看不出母親的憂慮,紀凌是能看出的。

  「母親,您有什麼擔憂的嗎?還是紀國如今有什麼問題?」

  萱夫人想著小兒子聰穎,便也不瞞他,拿出書信道:「你看,這是你外祖寄過來的。」

  外祖?

  紀凌看過後,面上卻帶了驚喜。

  好事啊!

  不對。

  不是說信里罵他父親是好事。

  而是今年六月份時候,堂哥紀欽從東邊的盧國寄信,那會費勁也就寫了種田二字。<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