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頁
一個人臉上露出這幅神情,無論是殺一個人,還是殺一百萬人都不奇怪,更何況這人是狄邁——
辛應乾知道他過後要除掉狄申的謀劃,見他忽然改了主意,不知是發生了什麼事。就在一愣神的功夫,見狄邁眉頭猛然一壓,忽然間心中震怖,脫口應道:「是!」
「叱利兀!」狄邁跳下車,搶了一個親衛的馬,「傳我將令,命所有駐軍即刻趕回長安,聽候調遣!」
叱利兀應道:「是!」同樣沒有多問,忙打馬而去。
狄邁舍下車架與眾臣,只帶數百親衛趕回城中,當即下令關閉城門。
一路上他慢慢弄清狀況,知道了先前府中都發生了何事,得知劉紹被劫出之後到現在還沒消息,心中亂了一瞬,拔刀出來,環顧一圈,見四周都是等候自己下令的眾將士,咬一咬牙,又將刀推回鞘中。
雍人劫出劉紹,而不是就地殺死,事後也沒來威脅於他——他兩手發冷,艱難定住心神——應當是以為劉紹被他拘禁,對劉紹沒有惡意。
可劉紹定不會同他們走。那些雍人見狀,又會如何?他們會不會——
他又驚又怒,心中殺氣又騰起來,左肋隱隱作痛,一時竟覺不出,連道了兩句「當殺」,稍一往後去想,便如隆冬時節拿手碰到塊鐵,只一瞬就寒意刺骨,朝頭頂直逼上來。
他心中猛地一涼,連面色也跟著變了。
在這一刻,他忽然想到,他殺了那麼多的雍人,他殺了那麼多的雍人……如今劉紹卻落在了雍人手裡。
他會被殺死麼?
這個念頭猛地在心上掠過,狄邁霎時冷汗滾滾,遍體生寒,向後踉蹌兩步,強要站穩,卻沒站住,又退出兩步,後背靠在什麼上面,才勉力站定。
他知道自己被什麼人接住了,卻沒回頭,見眾人都看著自己,喉頭一滾,片刻後方才開口,在城中布置了一路人馬,城外布置兩路,讓他們一營一營分散開,分頭尋找劉紹。
只是士兵們大多不知劉紹長什麼模樣,想要畫像已來不及。偏偏劉紹生得不高也不矮、不胖也不瘦,臉上又沒長什麼東西,加上不像從前做總督時那樣易於通過盔甲辨認,狄邁只得吩咐下去,讓他們只要見到長得好看的雍人,就全帶回來給軍中識得劉紹的人瞧。
他已聽說劫走劉紹的雍人總共有十六個,料想他們即便不一起行動,也會留數人在劉紹身邊,便讓士兵格外留意三五成群的雍人男子,除此之外還要著意排查身上帶傷的雍人。
全都吩咐下去之後,他身邊只留數百親衛,原地等了一陣,卻一無所獲,再坐不住,也各處去找。
他知道自己收到消息時離京很遠,在他聞訊趕回的功夫,足夠這些雍人出城。
可他又怕這些雍人也知道自己會想到此處,認為自己會派兵在城外大肆搜捕,於是特意躲在城裡並不出去,等過幾天自己仍找不到時再趁機脫逃,拿不定他們心思,怕自己出城之後,有什麼消息不能及時聞報,便留在城裡搜尋。
可從晌午到傍晚,大半天下來,長安城中的歪瓜裂棗被抓了個遍,最後又全被放回,他連劉紹衣角也沒碰到,只聽說狄申暗地裡進了次宮,面見狄顯,這當口卻也顧不大上。
雁過留痕,十幾個雍人不可能無聲無息地從他眼皮底下逃脫,可他現在竟有眼如盲——他也知道這其中的緣故。
長安畢竟是雍國故都,被他強占不過一年,除去那十幾人外,城中定還有雍人暗中串通,助這些人藏身。
但他也顧不大上。他一時大恨,一時憂急,一時想到劉紹若能平安歸來,他對所有參與其中的雍人都能既往不咎,一時又想,劉紹若有不測,那就誰也別想再活。
捱到半夜,還沒得到消息,他心裡沉下去,忽然想到幾年前也是這般同劉紹分開。隨後,就和那時一樣,他仰頭愣愣看天,忍不住又在心中一個勁地發問,好容易到了今日,老天怎麼敢這麼對他?他怎麼敢?他要發瘋。
可就在這時,忽然,南邊天上驟然一亮,燃起一道煙花,照得黑色的城磚閃爍片刻,隨後便即熄滅。
狄邁原本坐在地上,聞聲登時站起,面色翻然一變,一面傳令、一面上馬,急向南門飛奔而去。
可他隨即想起同劉紹先前的約定,勉強緩下馬蹄,知道狄申今夜進宮定有說法,又聽人說他這會兒已經被放出城去,便讓人乘著自己的車架走在前面,自己換了身衣服,隱在親兵當中。
出城之時,變故陡生。
不知從哪裡投來巨石,猛砸在他車架上面,霎時木屑橫飛,車架被砸了個稀爛,隨後一隊軍馬湧來,見車底鮮血橫流,仍不放心一般,又向著車中連放數十箭,把他的車架射成了一隻刺蝟。
狄邁心中一震。先前劉紹擔心狄申在軍中多有舊交,勸他留個心眼,讓他即便已把狄申除掉,返程時也要多加留心,以免遭了報復。怕他不當回事,還特意給他講了張良狙擊秦始皇於博浪沙的故事。
他原本暗道劉紹多心,卻也知道他是擔心自己,也不拂他之意,當即應承下來,沒想到果然派上用場。
城門外狄申的人不多,狄邁糾合起大軍,只留一隊人對付他們,馬不停蹄又往南趕。
不遠處一串馬蹄聲奔來,狄邁勒馬急問:「人找到了?」
辛應乾知道他過後要除掉狄申的謀劃,見他忽然改了主意,不知是發生了什麼事。就在一愣神的功夫,見狄邁眉頭猛然一壓,忽然間心中震怖,脫口應道:「是!」
「叱利兀!」狄邁跳下車,搶了一個親衛的馬,「傳我將令,命所有駐軍即刻趕回長安,聽候調遣!」
叱利兀應道:「是!」同樣沒有多問,忙打馬而去。
狄邁舍下車架與眾臣,只帶數百親衛趕回城中,當即下令關閉城門。
一路上他慢慢弄清狀況,知道了先前府中都發生了何事,得知劉紹被劫出之後到現在還沒消息,心中亂了一瞬,拔刀出來,環顧一圈,見四周都是等候自己下令的眾將士,咬一咬牙,又將刀推回鞘中。
雍人劫出劉紹,而不是就地殺死,事後也沒來威脅於他——他兩手發冷,艱難定住心神——應當是以為劉紹被他拘禁,對劉紹沒有惡意。
可劉紹定不會同他們走。那些雍人見狀,又會如何?他們會不會——
他又驚又怒,心中殺氣又騰起來,左肋隱隱作痛,一時竟覺不出,連道了兩句「當殺」,稍一往後去想,便如隆冬時節拿手碰到塊鐵,只一瞬就寒意刺骨,朝頭頂直逼上來。
他心中猛地一涼,連面色也跟著變了。
在這一刻,他忽然想到,他殺了那麼多的雍人,他殺了那麼多的雍人……如今劉紹卻落在了雍人手裡。
他會被殺死麼?
這個念頭猛地在心上掠過,狄邁霎時冷汗滾滾,遍體生寒,向後踉蹌兩步,強要站穩,卻沒站住,又退出兩步,後背靠在什麼上面,才勉力站定。
他知道自己被什麼人接住了,卻沒回頭,見眾人都看著自己,喉頭一滾,片刻後方才開口,在城中布置了一路人馬,城外布置兩路,讓他們一營一營分散開,分頭尋找劉紹。
只是士兵們大多不知劉紹長什麼模樣,想要畫像已來不及。偏偏劉紹生得不高也不矮、不胖也不瘦,臉上又沒長什麼東西,加上不像從前做總督時那樣易於通過盔甲辨認,狄邁只得吩咐下去,讓他們只要見到長得好看的雍人,就全帶回來給軍中識得劉紹的人瞧。
他已聽說劫走劉紹的雍人總共有十六個,料想他們即便不一起行動,也會留數人在劉紹身邊,便讓士兵格外留意三五成群的雍人男子,除此之外還要著意排查身上帶傷的雍人。
全都吩咐下去之後,他身邊只留數百親衛,原地等了一陣,卻一無所獲,再坐不住,也各處去找。
他知道自己收到消息時離京很遠,在他聞訊趕回的功夫,足夠這些雍人出城。
可他又怕這些雍人也知道自己會想到此處,認為自己會派兵在城外大肆搜捕,於是特意躲在城裡並不出去,等過幾天自己仍找不到時再趁機脫逃,拿不定他們心思,怕自己出城之後,有什麼消息不能及時聞報,便留在城裡搜尋。
可從晌午到傍晚,大半天下來,長安城中的歪瓜裂棗被抓了個遍,最後又全被放回,他連劉紹衣角也沒碰到,只聽說狄申暗地裡進了次宮,面見狄顯,這當口卻也顧不大上。
雁過留痕,十幾個雍人不可能無聲無息地從他眼皮底下逃脫,可他現在竟有眼如盲——他也知道這其中的緣故。
長安畢竟是雍國故都,被他強占不過一年,除去那十幾人外,城中定還有雍人暗中串通,助這些人藏身。
但他也顧不大上。他一時大恨,一時憂急,一時想到劉紹若能平安歸來,他對所有參與其中的雍人都能既往不咎,一時又想,劉紹若有不測,那就誰也別想再活。
捱到半夜,還沒得到消息,他心裡沉下去,忽然想到幾年前也是這般同劉紹分開。隨後,就和那時一樣,他仰頭愣愣看天,忍不住又在心中一個勁地發問,好容易到了今日,老天怎麼敢這麼對他?他怎麼敢?他要發瘋。
可就在這時,忽然,南邊天上驟然一亮,燃起一道煙花,照得黑色的城磚閃爍片刻,隨後便即熄滅。
狄邁原本坐在地上,聞聲登時站起,面色翻然一變,一面傳令、一面上馬,急向南門飛奔而去。
可他隨即想起同劉紹先前的約定,勉強緩下馬蹄,知道狄申今夜進宮定有說法,又聽人說他這會兒已經被放出城去,便讓人乘著自己的車架走在前面,自己換了身衣服,隱在親兵當中。
出城之時,變故陡生。
不知從哪裡投來巨石,猛砸在他車架上面,霎時木屑橫飛,車架被砸了個稀爛,隨後一隊軍馬湧來,見車底鮮血橫流,仍不放心一般,又向著車中連放數十箭,把他的車架射成了一隻刺蝟。
狄邁心中一震。先前劉紹擔心狄申在軍中多有舊交,勸他留個心眼,讓他即便已把狄申除掉,返程時也要多加留心,以免遭了報復。怕他不當回事,還特意給他講了張良狙擊秦始皇於博浪沙的故事。
他原本暗道劉紹多心,卻也知道他是擔心自己,也不拂他之意,當即應承下來,沒想到果然派上用場。
城門外狄申的人不多,狄邁糾合起大軍,只留一隊人對付他們,馬不停蹄又往南趕。
不遠處一串馬蹄聲奔來,狄邁勒馬急問:「人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