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頁
劉紹無言以對,這情形也不必再多說什麼,在馬上朝二人各自抱一抱拳,隨後踉蹌下馬。
他腿上帶傷,騎在馬上時還好,一落在地上,就有些站不太住,不覺跌坐在地,痛苦地咬了咬牙。
他也不急著起來,在左腰間一摸,眾人但見他掏出一隻幾寸來長的小筒,把它坐在地上立住,從底下捻出根引線,隨後轉頭道:「給我只火把!」
趙耳瞧見,暗道:這是煙花?到了這個時候,他竟還有心思放這個?啊,莫非——
賀魯齊點頭,旁邊就有兵士遞上火把。劉紹接過,湊近引線點燃了,隨後以手撐地,向後挪動幾步。
過不多時,引線燃盡,竹筒間驟然一亮,發出一道震耳的聲響,一道亮光直飛上天,在半空中炸開來,金色的火光四濺飛出,噼啪響了一陣,隨後緩緩落下。
劉紹費力站起,沒讓旁人攙扶,自己爬上了馬,見眾人不解,簡單解釋道:「狄——攝政王看到後,會帶人往這個方向走,能早點遇上傳信的士兵。」
他先前為了對付狄申,雖然自以為已定下了萬全之計,可是因著一向行事謹慎,仍然設想過王府被攻破、他落在狄申手裡的可能。於是就與狄邁商定,以煙花為號,好讓狄邁能夠確認自己的方位。
他本來以為這煙花十之八九用不上,帶在身上,只是以防萬一而已,沒想到這「萬一」當真出現。
狄申的人沒能攻入,他反而被雍人「救」出,殊途同歸,如今眼看又要落在狄申手裡,這一計也就派上了用場。
只是尋常煙花體積太大,很難隨身攜帶,他的這支是找人特製的,為了縮減尺寸,只有單發,炸過一響便罷,而且不能手持,必須坐穩在地上才能燃放。
先前他被追殺得太急,耽誤了許多時間,始終無法騰出手來向狄邁傳信,只有現在與賀魯齊的幾百人會合以後,才有了片刻喘息之機,趕緊告知狄邁,只盼他能早點過來,別讓狄申搶先。
這般想著,他轉向賀魯齊,「將軍,如今形勢太亂,此地不宜久留,還是抓緊時間入城為是!」
賀魯齊從外地趕來,原本不知京城裡發生了何事,聞言也知事態嚴峻,點一點頭,對劉紹所說全不懷疑,整整兵馬,當即下令抓緊北上。
他見劉紹滿身是血,在馬上搖搖晃晃,臨走之前不放心地問:「還能騎馬麼?」
劉紹雖然征戰數年,可因為狄邁之故,其實很少受傷,像這樣傷得這麼重,今天還是頭一遭。但性命攸關之際,他也顧不上嫌疼,當即擺擺手道:「沒事,將軍不用顧忌我。」說罷便即跟上。
狄申的人未收到軍令,沒有貿然出擊,但始終緊隨在後,與他們只隔了數十步遠,一路盯著他們,就像野地里緊咬著獵物腳後跟的狼,十分惹人厭煩。
劉紹伏在馬頸上,頭腦漸漸昏沉起來,幾次恍惚著想要睡過去,又強打精神醒來,見狀也無力腹誹,只勉強控制著不從馬上跌下,向四周瞧去,景色已十分熟悉,估計距離城牆已不足十里,總算鬆一口氣。
他眼皮發沉,頭往下低,身上忽地脫力,幾乎又要睡去,忽然聽見從身後傳來隱隱的馬蹄聲,一乍而醒,趕快從馬上回過頭去。
這時月已西沉,天色極黑,幾乎什麼也看不清楚,可遠處星星點點打滿了火把,隱隱照出無數馬頭,映得半邊天幕亮如白晝,如有火燒。
霎時間,四面亂鴉驚起,號鳴而去。一陣寒風捲來,亂撥長鬃,打人面孔,劉紹揮手擋開,再抬頭時,但聽得蹄聲滾滾,動地而來。
是狄申的大軍到了!
原本跟在他們身後的數百人馬忽然發難,直衝入賀魯齊這一軍當中!
賀魯齊帶兵多年,回京時身邊所攜又都是精銳,即刻排開陣型,擋住衝擊,轉頭對劉紹道:「他是要拖住我們,等後面大軍追上。我找人帶你向城中突圍!」
劉紹嘴唇發抖,手指也哆嗦起來,一陣一陣寒噤,頭頂反而冒出冷汗,除去絕食時差點死了的那次之外,再沒有過這種時候,幾乎支持不住,可腦子仍轉得飛快,低聲道:「不妥!」
「這會兒狄申可能已帶人出城了,前面或有伏兵。帶的人少,萬一遭伏,反會被擒;人帶多了,你這邊支持不住,大軍還會再圍上來。」
賀魯齊聽他這般說,猛然想起幾年前劉紹在他手裡被雍人擒走之事,不由得一愣。
那時吳宗義就是拿疑兵騙他留下來斷後,送劉紹向前突圍,他自己則在前面設伏,一舉把劉紹兜入網中的。
這些年他每一思及,都覺悔恨不已。幸好劉紹到雍國之後,不但沒有被殺,反而還頗受重用,他才多少寬慰了些,卻也始終不敢忘懷。聽劉紹這般說,當即心中一凜,也不敢再貿然同他分開,只得問:「你意如何?」
劉紹打了個晃,費力道:「我想可以儘量把動靜鬧大。即便攝政王不及馬上趕來,城外正在搜尋我的軍隊聞聲也會過來。」
賀魯齊不知道為什麼這會兒會有人在搜尋劉紹,也不知道城外究竟有多少軍隊,危急關頭無暇發問,點點頭道:「你放心,這次你一定不會有事。」
他話音剛落,似乎是為了驗證劉紹先前所言,前面又出現數人,打馬而來,離近了一看,不是旁人,正是狄申。
他果然有法子打開城門。
他腿上帶傷,騎在馬上時還好,一落在地上,就有些站不太住,不覺跌坐在地,痛苦地咬了咬牙。
他也不急著起來,在左腰間一摸,眾人但見他掏出一隻幾寸來長的小筒,把它坐在地上立住,從底下捻出根引線,隨後轉頭道:「給我只火把!」
趙耳瞧見,暗道:這是煙花?到了這個時候,他竟還有心思放這個?啊,莫非——
賀魯齊點頭,旁邊就有兵士遞上火把。劉紹接過,湊近引線點燃了,隨後以手撐地,向後挪動幾步。
過不多時,引線燃盡,竹筒間驟然一亮,發出一道震耳的聲響,一道亮光直飛上天,在半空中炸開來,金色的火光四濺飛出,噼啪響了一陣,隨後緩緩落下。
劉紹費力站起,沒讓旁人攙扶,自己爬上了馬,見眾人不解,簡單解釋道:「狄——攝政王看到後,會帶人往這個方向走,能早點遇上傳信的士兵。」
他先前為了對付狄申,雖然自以為已定下了萬全之計,可是因著一向行事謹慎,仍然設想過王府被攻破、他落在狄申手裡的可能。於是就與狄邁商定,以煙花為號,好讓狄邁能夠確認自己的方位。
他本來以為這煙花十之八九用不上,帶在身上,只是以防萬一而已,沒想到這「萬一」當真出現。
狄申的人沒能攻入,他反而被雍人「救」出,殊途同歸,如今眼看又要落在狄申手裡,這一計也就派上了用場。
只是尋常煙花體積太大,很難隨身攜帶,他的這支是找人特製的,為了縮減尺寸,只有單發,炸過一響便罷,而且不能手持,必須坐穩在地上才能燃放。
先前他被追殺得太急,耽誤了許多時間,始終無法騰出手來向狄邁傳信,只有現在與賀魯齊的幾百人會合以後,才有了片刻喘息之機,趕緊告知狄邁,只盼他能早點過來,別讓狄申搶先。
這般想著,他轉向賀魯齊,「將軍,如今形勢太亂,此地不宜久留,還是抓緊時間入城為是!」
賀魯齊從外地趕來,原本不知京城裡發生了何事,聞言也知事態嚴峻,點一點頭,對劉紹所說全不懷疑,整整兵馬,當即下令抓緊北上。
他見劉紹滿身是血,在馬上搖搖晃晃,臨走之前不放心地問:「還能騎馬麼?」
劉紹雖然征戰數年,可因為狄邁之故,其實很少受傷,像這樣傷得這麼重,今天還是頭一遭。但性命攸關之際,他也顧不上嫌疼,當即擺擺手道:「沒事,將軍不用顧忌我。」說罷便即跟上。
狄申的人未收到軍令,沒有貿然出擊,但始終緊隨在後,與他們只隔了數十步遠,一路盯著他們,就像野地里緊咬著獵物腳後跟的狼,十分惹人厭煩。
劉紹伏在馬頸上,頭腦漸漸昏沉起來,幾次恍惚著想要睡過去,又強打精神醒來,見狀也無力腹誹,只勉強控制著不從馬上跌下,向四周瞧去,景色已十分熟悉,估計距離城牆已不足十里,總算鬆一口氣。
他眼皮發沉,頭往下低,身上忽地脫力,幾乎又要睡去,忽然聽見從身後傳來隱隱的馬蹄聲,一乍而醒,趕快從馬上回過頭去。
這時月已西沉,天色極黑,幾乎什麼也看不清楚,可遠處星星點點打滿了火把,隱隱照出無數馬頭,映得半邊天幕亮如白晝,如有火燒。
霎時間,四面亂鴉驚起,號鳴而去。一陣寒風捲來,亂撥長鬃,打人面孔,劉紹揮手擋開,再抬頭時,但聽得蹄聲滾滾,動地而來。
是狄申的大軍到了!
原本跟在他們身後的數百人馬忽然發難,直衝入賀魯齊這一軍當中!
賀魯齊帶兵多年,回京時身邊所攜又都是精銳,即刻排開陣型,擋住衝擊,轉頭對劉紹道:「他是要拖住我們,等後面大軍追上。我找人帶你向城中突圍!」
劉紹嘴唇發抖,手指也哆嗦起來,一陣一陣寒噤,頭頂反而冒出冷汗,除去絕食時差點死了的那次之外,再沒有過這種時候,幾乎支持不住,可腦子仍轉得飛快,低聲道:「不妥!」
「這會兒狄申可能已帶人出城了,前面或有伏兵。帶的人少,萬一遭伏,反會被擒;人帶多了,你這邊支持不住,大軍還會再圍上來。」
賀魯齊聽他這般說,猛然想起幾年前劉紹在他手裡被雍人擒走之事,不由得一愣。
那時吳宗義就是拿疑兵騙他留下來斷後,送劉紹向前突圍,他自己則在前面設伏,一舉把劉紹兜入網中的。
這些年他每一思及,都覺悔恨不已。幸好劉紹到雍國之後,不但沒有被殺,反而還頗受重用,他才多少寬慰了些,卻也始終不敢忘懷。聽劉紹這般說,當即心中一凜,也不敢再貿然同他分開,只得問:「你意如何?」
劉紹打了個晃,費力道:「我想可以儘量把動靜鬧大。即便攝政王不及馬上趕來,城外正在搜尋我的軍隊聞聲也會過來。」
賀魯齊不知道為什麼這會兒會有人在搜尋劉紹,也不知道城外究竟有多少軍隊,危急關頭無暇發問,點點頭道:「你放心,這次你一定不會有事。」
他話音剛落,似乎是為了驗證劉紹先前所言,前面又出現數人,打馬而來,離近了一看,不是旁人,正是狄申。
他果然有法子打開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