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至於這北面一長排的下人的住所,那更是直接有十二間,除了大廚房和浴室,剩下十間,家裡兩口子的下人全住進去都綽綽有餘,更別提付清在果園子裡又加了幾間房子,另建了浴室,準備以後下人們洗漱都放到這裡,還有一個廚房,這是下人們自己吃飯的地方,並且付清還準備把不用種菜的林旺家也放到那裡住去,牛棚也放到了那裡。這樣一來,家裡下人的屋子幾乎都寬裕了起來。那大廚房和浴室放到了最東面,還在東牆開了小門,牆外靠近果園處,還建了一個簡單的茅房,為的是把這個浴室開放給學生們,也方便送菜的進出。
只是因為改造,前正院和西園的連接門都堵上了,除了從正門走,就只有後罩房最西面那一間改成了通道。直通西面後門處,也方便去那邊的茅房清理馬桶。還有就是家裡婆子往返,至於男丁?那不好意思,以後繞路好了,不是從東面走,就是西面書院走。然後從前門進入了。這給學生住的長夾道最南面也開了大門,這是才是他們這宿舍的大門呢。
付清畫的很細緻,每一間房子都做好了分派,甚至有些還放大了做了詳細的圖紙,付大師一看就明白,他如今也是消息靈通人士,稍稍一算,就明白了這花費的銀錢幾何。
「這樣算來,開銷不過三百多兩,倒是也合適,一年就能掙回來,以後只要三五年的保養一回,這些房子就絕對沒問題了,家裡還添了產業,擴了地,倒是合適啊!「
付大師也動心了,在想想,自家如今的家底,這書院其實掙不掙錢倒是次要了,相反,他看中的是這書院帶來的名聲,恩,這樣一來,自家也能說一聲書香傳家了,倒是福佑後人的好法子。
「成,咱們就建書院,恩,不過,閨女,好歹弄了,你多弄些花草什麼的,辦的漂亮些,雅致些,恩,咱們家的果園也能時不時開放一下,讓他們有個作詩的地方,對了湧泉,恩,咱們這地方就是好啊!辦個詩會的場所也多呢!果然合適啊!「
家主一聲令下,付家又開始忙活起來了。
☆、92清泉書院
從四年前這付家大院開始建造之後,這是第一次如此大規模的改建,這動作
引起了村子裡不少人的注意,等聽到消息,說是要建造書院,很多人都激動了,紛紛主動參加進來建造,頓時讓這工程進度快了一倍不止。
要說這些人能有這個主觀能動性,一部分原因還是虛榮心作祟啊!書院啊!別的地方,別說村子了,就是縣城也沒有啊!當然官學除外,那是朝廷辦的,不過那不是一般人都能去的地方,可是付家這個呢!明打明就是對外開放的啊!這名聲估計能傳出好幾個州府去,到時候,湧泉村必然揚名,在加上這以後,村子也能算的上是文人勝地了,能不傲嬌嘛?
二來就是實際利益的問題了,他們不傻,這書院要是建好了,他們好處還是很多的,比如這人多了,菜蔬米糧必然消耗多了,還有這讀書人都是文弱書生居多,出門什麼的坐車的不少,自家弄個牛車是不是也多了生意,再有一個自家是不是能做點小生意?比如那篾匠,就準備編點小藤箱,竹書架,書生用的方形背簍賣,聽說付家要準備好些學子的屋子呢,這說不得就是大生意啊!還有幾個腦子活絡的,比如大壯,還把前幾年做的小紅泥爐舀出來了,他可是聽大虎說了,這包吃住什麼的,那那些人來了之後自己想燒點水泡茶什麼的怎麼辦?必然是想著弄個小紅泥爐放屋子裡的。有雅趣還實用不是!
大壯二叔更是和大壯爹商量了一下,準備把賣肉的鋪子搬到自家住的那一塊去,就在山坡腳下,多弄幾個攤子,把油坊,豆腐坊,就是自家的雜貨鋪子都搬過去,不過是買些鍋碗瓢盆,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東西,那麼好的地段浪費了,不用麻煩,就在水潭邊的小道邊上建上一排,那是絕對可以了,就算人家不和咱們合作,就是自家也能幹啊!然後原本他們那兩個鋪子的位置重新修整一下,直接以後併攏了買些筆墨紙硯,還有些個什麼筆筒,鎮紙之類讀書人的東西,不一定要多好,實用的就行,甚至自家還能做點竹子的文具賣錢呢!要是能在賣點書就更好了,至於來源,那不是可以讓學堂和以後書院裡的貧寒學子抄嗎!絕對是有路子的,至於銷量,不說別的,單是讀書人的墨就不是一個小數字了。再不行他還想著自己去書畫行里請教一二,怎麼裝裱之類的,以後還能混口飯吃。
這大壯二叔難得腦子這麼快,聽得大壯都覺得可行啊!不但全力支持,還幫著去找了路子,讓自家二叔學手藝去了。甚至還想著二叔反正還住家裡,是不是把二叔的院子,甚至是正在建造的周文博的院子到時候一起租出去掙銀子了。商量的那個熱切啊!他們愣是沒有想過,這付家書院是不是能紅火的問題,可見他們對於付家的信心了。
不知道這是不是就是所謂的眾人拾柴火焰高,十一月的時候,所有的房子都建造完工了,就是大壯家的鋪子都收拾好了,付大師正式掛上了新來的瞿縣令題寫的『清泉書院』的牌子,並派人去了各縣,各村宣揚,付家的這個書院明年開春之後,正式開始收學生了,目前夫子有兩個,都是舉人出身,凡是開蒙後,通讀過四書五經的基本都能來,學費標準也已經傳了出去。一切算是準備的差不多了,就等人上門了。<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
只是因為改造,前正院和西園的連接門都堵上了,除了從正門走,就只有後罩房最西面那一間改成了通道。直通西面後門處,也方便去那邊的茅房清理馬桶。還有就是家裡婆子往返,至於男丁?那不好意思,以後繞路好了,不是從東面走,就是西面書院走。然後從前門進入了。這給學生住的長夾道最南面也開了大門,這是才是他們這宿舍的大門呢。
付清畫的很細緻,每一間房子都做好了分派,甚至有些還放大了做了詳細的圖紙,付大師一看就明白,他如今也是消息靈通人士,稍稍一算,就明白了這花費的銀錢幾何。
「這樣算來,開銷不過三百多兩,倒是也合適,一年就能掙回來,以後只要三五年的保養一回,這些房子就絕對沒問題了,家裡還添了產業,擴了地,倒是合適啊!「
付大師也動心了,在想想,自家如今的家底,這書院其實掙不掙錢倒是次要了,相反,他看中的是這書院帶來的名聲,恩,這樣一來,自家也能說一聲書香傳家了,倒是福佑後人的好法子。
「成,咱們就建書院,恩,不過,閨女,好歹弄了,你多弄些花草什麼的,辦的漂亮些,雅致些,恩,咱們家的果園也能時不時開放一下,讓他們有個作詩的地方,對了湧泉,恩,咱們這地方就是好啊!辦個詩會的場所也多呢!果然合適啊!「
家主一聲令下,付家又開始忙活起來了。
☆、92清泉書院
從四年前這付家大院開始建造之後,這是第一次如此大規模的改建,這動作
引起了村子裡不少人的注意,等聽到消息,說是要建造書院,很多人都激動了,紛紛主動參加進來建造,頓時讓這工程進度快了一倍不止。
要說這些人能有這個主觀能動性,一部分原因還是虛榮心作祟啊!書院啊!別的地方,別說村子了,就是縣城也沒有啊!當然官學除外,那是朝廷辦的,不過那不是一般人都能去的地方,可是付家這個呢!明打明就是對外開放的啊!這名聲估計能傳出好幾個州府去,到時候,湧泉村必然揚名,在加上這以後,村子也能算的上是文人勝地了,能不傲嬌嘛?
二來就是實際利益的問題了,他們不傻,這書院要是建好了,他們好處還是很多的,比如這人多了,菜蔬米糧必然消耗多了,還有這讀書人都是文弱書生居多,出門什麼的坐車的不少,自家弄個牛車是不是也多了生意,再有一個自家是不是能做點小生意?比如那篾匠,就準備編點小藤箱,竹書架,書生用的方形背簍賣,聽說付家要準備好些學子的屋子呢,這說不得就是大生意啊!還有幾個腦子活絡的,比如大壯,還把前幾年做的小紅泥爐舀出來了,他可是聽大虎說了,這包吃住什麼的,那那些人來了之後自己想燒點水泡茶什麼的怎麼辦?必然是想著弄個小紅泥爐放屋子裡的。有雅趣還實用不是!
大壯二叔更是和大壯爹商量了一下,準備把賣肉的鋪子搬到自家住的那一塊去,就在山坡腳下,多弄幾個攤子,把油坊,豆腐坊,就是自家的雜貨鋪子都搬過去,不過是買些鍋碗瓢盆,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東西,那麼好的地段浪費了,不用麻煩,就在水潭邊的小道邊上建上一排,那是絕對可以了,就算人家不和咱們合作,就是自家也能幹啊!然後原本他們那兩個鋪子的位置重新修整一下,直接以後併攏了買些筆墨紙硯,還有些個什麼筆筒,鎮紙之類讀書人的東西,不一定要多好,實用的就行,甚至自家還能做點竹子的文具賣錢呢!要是能在賣點書就更好了,至於來源,那不是可以讓學堂和以後書院裡的貧寒學子抄嗎!絕對是有路子的,至於銷量,不說別的,單是讀書人的墨就不是一個小數字了。再不行他還想著自己去書畫行里請教一二,怎麼裝裱之類的,以後還能混口飯吃。
這大壯二叔難得腦子這麼快,聽得大壯都覺得可行啊!不但全力支持,還幫著去找了路子,讓自家二叔學手藝去了。甚至還想著二叔反正還住家裡,是不是把二叔的院子,甚至是正在建造的周文博的院子到時候一起租出去掙銀子了。商量的那個熱切啊!他們愣是沒有想過,這付家書院是不是能紅火的問題,可見他們對於付家的信心了。
不知道這是不是就是所謂的眾人拾柴火焰高,十一月的時候,所有的房子都建造完工了,就是大壯家的鋪子都收拾好了,付大師正式掛上了新來的瞿縣令題寫的『清泉書院』的牌子,並派人去了各縣,各村宣揚,付家的這個書院明年開春之後,正式開始收學生了,目前夫子有兩個,都是舉人出身,凡是開蒙後,通讀過四書五經的基本都能來,學費標準也已經傳了出去。一切算是準備的差不多了,就等人上門了。<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