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
「爹,就是因為沒有,咱們這才覺得辦書院好呢!你想,這十里八鄉的,甚至臨近的幾個縣都沒有,偏偏官學讀書的人數又是固定的,大戶人家,書香門第固然是不在意,家裡有人教,有書讀,可是也不是所有人都有這個條件的,有多少條件不怎麼樣人家的孩子想找個正緊有學問的人請教都沒有路子啊,咱們這現成的舉人老爺當夫子,誰不稀罕?再有,那蒙學的先生也是可以當夫子的,這就是兩個舉人了,這名頭放出去,想來不少的秀才都會上門的,還有那些童生估計更不少了。咱們家還有那麼多的書,算算都有幾箱子了,大哥這次從省城回來,又帶回了那麼一箱子家裡沒有的,這些書整理一下,都能堆滿一面牆的書架了,這些都是咱們的優勢呢!誰家像咱們家一樣,藏書這麼多的?就是和那些書香人家可以比上一比了。按照我們打聽的,最便宜的書院來算,一人收上一月一兩銀子束脩,一年一個人就是十二兩,這些銀子,只要家境稍好些估計就能擠出來,咱們收上二三十個,一年就能有三百兩上下,再加上這些人來這裡讀書,吃的,住的,必定要在這裡拋費,咱們家東面還有空地,從北到南建上一排東廂房齊平的罩房一樣的跨院,當成宿舍,能折騰出十間房子來,不管是兩人一間,還是一人一間,就看學生的實力了,一間收房租一年十兩,那光是房租就有一百兩,在一個他們總要吃飯吧,有葷有素,一人一月按一兩的飯錢算那都是便宜的,二三十人一月就是二三十兩,一年就是三百兩,這樣算下來,一年怎麼也能有七百兩,給先生年俸五十兩,估計就差不離了,兩個先生就是百兩,在出去花銷,咱們這可是細水長流的營生呢!等到名氣大了,咱們學生的束脩還能再加,一年二十兩也是可以的,那時候咱們這才是掙錢。或者咱們開出,一般學子包吃住,加束脩一年三十兩,那房子就是兩人一間的,家裡條件好的住宿自己定的,吃飯要訂餐的,就是單收學費十五兩,其他另算。這樣也好算些。「
付清掰著手指頭,算的精細著呢!一邊的付曲氏也聽得很認真,她心裡清楚,這書院,說不得就是以後付家長子長孫可以繼承的家業了,她有了兒子了,自然更是上心著家裡的產業增加,聽到這裡,更是歡喜,她還想著以後自家兒子也考上個秀才舉人的,就是別的家業都分了,還能繼續教書經營書院,那樣才是長久之計呢!
「妹妹說的在理,咱們家地方大,人手也足,到時候分出一個婆子給他們三天洗一次衣裳,一個婆子每天收拾一次屋子,還有分出小廝跑腿的,這些都能收錢,零碎些,可是日積月累也是大錢呢!「
付曲氏想的更細,袁長生聽了,忙不迭的說,
「那我那個小院暫時不住,也能借出去,住上五六個人還是行的。不對,我反正把地都租出去了,那西面的空地,也用不著養牲口,還不如建房子,好歹能建上兩間小屋子,把柴房什麼都搬過去,把西廂房建起來,就是住上十個人,也行了。要是人家包院子,那我直接收上二十兩一年也是可以的。「
「我家,我家房子多,三進呢!全空著,正浪費呢!表哥,你到時和我們兄弟住一進,剩下的房子,租出去,單進還是單屋都成,開個門的事情,正好補貼咱們的學費什麼的。「
張家老大也激靈,立馬也從中看到了錢途。興奮了起來,他今年也考了一個童生,張家舅舅沒沒什麼想法,本就是想讓孩子識點字的,不想倒是弄出個讀書人來,正樂呵著呢!外甥成了舉人,他很是喜歡,想著兒子要是能得個秀才,那也是祖上顯靈了,就沒讓兒子回去,想著在讓他們試試,讀上一兩年。可是張家老大也是個懂事的,想著自己這麼大了,還只花消,沒給家裡添進項,心裡不安,這有了現成的路子,自然也知道抓住的。
付大師聽了,也覺得不錯,好像一下子給家裡添了很多的來錢的路子。只是還有一個問題。
「那這書院咱們建哪兒?咱們家好像沒地方了吧!這要是從新買地開建,這要花多少銀子?「
這真的是實際問題啊!好在付清早就有了腹案了。
「還能那裡,西面咱們不是空著這麼多地方嗎!我開年的時候原本想著在西面沿著咱們這正房建上一溜的房子,連磚都買了,後來看看,咱們這和後面果林這裡正好空著一個長溜,還是都屬於咱們家的空地,只是沒什麼用處,便索性想著在那裡建得了,還能多建上些,把家裡的一些下人都分過去,把西面的菜園子再空出來,後來想到了這書院的事情,又停下了。如今在規劃一下就成,西面好歹能建上三間寬的房子,咱們拆了原本的屋子,就用這些舊青磚瓦片的,就能坐北朝南的建出兩進來,這書院的屋子就夠了,頭一進正屋放上孔子畫像,聖人牌位,兩邊屋子放上各式書籍,放上桌椅,院子裡不用建廂房,種上松柏即可。沿著南牆大門幾步遠,空間不大,卻很顯整齊。第二進就是正屋三間做課室,兩邊各兩間廂房打通了當小課室,以後講些錢糧,刑律之類的雜學。西園的水井也正好在這個院子裡。倒是很合適。這後面的空地,西面留出一條小道給他們去茅房方便些,其餘的,隔出幾個小院子,以後給夫子住,那是正好啊!「
說話間,付清連圖紙都舀出來了,她這準備的不是一半的充分啊!這一看,得還真行呢!隨著付清的指點說明,大家都看明白了,那西面整個就成了一個小四進的宅子,後面兩進那就是兩個帶廂房的小院子,緊湊合理,連那裡種樹都有,後面靠茅房的邊上還加蓋了一個浴室,顯然是給夫子用的,還有一個小灶房,方便燒水熱菜。付家的茅房都是斜溝沖水的,直接可以衝到外頭的糞池裡,一般沒有什麼異味,倒是也不怎麼打緊。相反這裡還另外有一口水井的位置,方便夫子取水。邊上小道這裡還有個側門,方便進出,可以說是很周到了。<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
付清掰著手指頭,算的精細著呢!一邊的付曲氏也聽得很認真,她心裡清楚,這書院,說不得就是以後付家長子長孫可以繼承的家業了,她有了兒子了,自然更是上心著家裡的產業增加,聽到這裡,更是歡喜,她還想著以後自家兒子也考上個秀才舉人的,就是別的家業都分了,還能繼續教書經營書院,那樣才是長久之計呢!
「妹妹說的在理,咱們家地方大,人手也足,到時候分出一個婆子給他們三天洗一次衣裳,一個婆子每天收拾一次屋子,還有分出小廝跑腿的,這些都能收錢,零碎些,可是日積月累也是大錢呢!「
付曲氏想的更細,袁長生聽了,忙不迭的說,
「那我那個小院暫時不住,也能借出去,住上五六個人還是行的。不對,我反正把地都租出去了,那西面的空地,也用不著養牲口,還不如建房子,好歹能建上兩間小屋子,把柴房什麼都搬過去,把西廂房建起來,就是住上十個人,也行了。要是人家包院子,那我直接收上二十兩一年也是可以的。「
「我家,我家房子多,三進呢!全空著,正浪費呢!表哥,你到時和我們兄弟住一進,剩下的房子,租出去,單進還是單屋都成,開個門的事情,正好補貼咱們的學費什麼的。「
張家老大也激靈,立馬也從中看到了錢途。興奮了起來,他今年也考了一個童生,張家舅舅沒沒什麼想法,本就是想讓孩子識點字的,不想倒是弄出個讀書人來,正樂呵著呢!外甥成了舉人,他很是喜歡,想著兒子要是能得個秀才,那也是祖上顯靈了,就沒讓兒子回去,想著在讓他們試試,讀上一兩年。可是張家老大也是個懂事的,想著自己這麼大了,還只花消,沒給家裡添進項,心裡不安,這有了現成的路子,自然也知道抓住的。
付大師聽了,也覺得不錯,好像一下子給家裡添了很多的來錢的路子。只是還有一個問題。
「那這書院咱們建哪兒?咱們家好像沒地方了吧!這要是從新買地開建,這要花多少銀子?「
這真的是實際問題啊!好在付清早就有了腹案了。
「還能那裡,西面咱們不是空著這麼多地方嗎!我開年的時候原本想著在西面沿著咱們這正房建上一溜的房子,連磚都買了,後來看看,咱們這和後面果林這裡正好空著一個長溜,還是都屬於咱們家的空地,只是沒什麼用處,便索性想著在那裡建得了,還能多建上些,把家裡的一些下人都分過去,把西面的菜園子再空出來,後來想到了這書院的事情,又停下了。如今在規劃一下就成,西面好歹能建上三間寬的房子,咱們拆了原本的屋子,就用這些舊青磚瓦片的,就能坐北朝南的建出兩進來,這書院的屋子就夠了,頭一進正屋放上孔子畫像,聖人牌位,兩邊屋子放上各式書籍,放上桌椅,院子裡不用建廂房,種上松柏即可。沿著南牆大門幾步遠,空間不大,卻很顯整齊。第二進就是正屋三間做課室,兩邊各兩間廂房打通了當小課室,以後講些錢糧,刑律之類的雜學。西園的水井也正好在這個院子裡。倒是很合適。這後面的空地,西面留出一條小道給他們去茅房方便些,其餘的,隔出幾個小院子,以後給夫子住,那是正好啊!「
說話間,付清連圖紙都舀出來了,她這準備的不是一半的充分啊!這一看,得還真行呢!隨著付清的指點說明,大家都看明白了,那西面整個就成了一個小四進的宅子,後面兩進那就是兩個帶廂房的小院子,緊湊合理,連那裡種樹都有,後面靠茅房的邊上還加蓋了一個浴室,顯然是給夫子用的,還有一個小灶房,方便燒水熱菜。付家的茅房都是斜溝沖水的,直接可以衝到外頭的糞池裡,一般沒有什麼異味,倒是也不怎麼打緊。相反這裡還另外有一口水井的位置,方便夫子取水。邊上小道這裡還有個側門,方便進出,可以說是很周到了。<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