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更何況老四和老四媳婦兒倆都好看得很,生出來的孩子們尤其漂亮,太后她老人家見了這些漂亮後輩便更加開心。

  看完老四家的幾個孩子,太后眼睛一轉望向了其他三對兒,恨鐵不成鋼:「你看你們幾個,也沒給哀家生些嫡出的重孫重外孫出來。該打!」

  老人家到了這個年紀,希望的不過是兒孫滿堂,孩子們都闔家歡樂。

  現在五阿哥和五福晉沒有嫡出的孩子,五公主和五駙馬沒有孩子,連同七公主和七駙馬也沒孩子,這就真讓她操碎了心了。

  要知道,這五阿哥和五公主都是她親自看著長大的,七公主的婚事還是她一手操辦的。如今見孩子們這般,她真是急在了心裡,偶爾想起來,都得操心得睡不著覺。

  七公主見五公主和五福晉面露難色,知道姐姐和嫂嫂都是努力過了沒能成事兒,忙笑著挨到了祖母身邊,笑嘻嘻說:「皇祖母莫要擔心。之前不是沒機會麼,今年我們一定努力,給您再多生幾個重孫出來!」

  她和駙馬張廷璐是因為要回鄉守孝,所以耽擱了生孩子的時間。如今既然回來了,自然可以開始「謀劃」此事。

  太后見孩子表了態,再看看其他沉默寡言不敢吱聲那兩對,到底是心裡擔心得很,沉沉嘆了口氣。

  弘暉見狀,便走到了太后跟前,揖了一禮:「太皇祖母莫要擔心,很多事情順其自然即可。太皇祖母擔心過多的話會對身子有損,這是我們都不願看到的。我們都希望太皇祖母康康健健的才好。」

  他這樣懂事,太后看得心裡高興,樂呵呵說:「沒問題,暉哥兒心疼太皇祖母,太皇祖母心裡有數。太皇祖母一定養好了身子,少思少慮,看著你們一個個成親!」

  太后看著這個重孫兒,喜歡得緊,拉著他的手與四福晉說:「暉哥兒過了年就十六了吧?到了議親的年紀。你可得幫忙好好把把關!」

  珞佳凝忙起身說「是」。

  弘暉是雍親王的嫡長子,身份非同一般。她自然得給孩子好好相看一番才成。

  不多久,眼看著就要到午宴開席了,一行人便紛紛向太后道別,陸續往宴席方向去——太后還沒決定好要不要參加今日宴席,到時候看她老人家不瞌睡又樂意出門方才會去往那邊。

  一出了寧壽宮的院門,七公主便拉了四福晉的手,嗔道:「四嫂平日都吃什麼?連續生了幾個孩子都那麼聰明漂亮。給我說說食譜,我也要跟著做。」

  珞佳凝沒料到會被問了這麼一出,不由愣了愣:「……就,和大家吃得差不多啊。」

  七公主正要仔細追問。

  一旁的五福晉快言快語:「這個得問雍親王平時吃什麼吧?問四福晉有用嗎?」

  七公主拊掌大笑:「言之有理!」

  她們倆在這邊說得興起,另一邊,七駙馬和五阿哥兩個人臉上掛不住了。二人都臉紅紅地把自家媳婦兒往身邊拽:「瞎說什麼呢?也不怕人笑話。」

  七公主瞪張廷璐:「又沒外人,誰笑?誰笑?」

  張廷璐臉和耳朵脖子根全都紅透了,囁喏半天沒再蹦出來一個字兒。

  五公主抬指戳了戳妹妹鼻尖:「你啊,真是被妹夫給慣壞了。平時說話不注意場合就罷了,這是在宮裡,還能這樣隨意?」

  七公主不贊同地撇撇嘴:「宮裡就是我們娘家。回娘家不盡興敞開了說,還能在哪敞開了說?」

  幾個人這樣說說笑笑著便也來到了擺宴的屋子。

  三家人都很喜歡四福晉家的三個孩子,分別要了一個跟著自己去宴席上同坐。

  旁人許是忘記了,可她們都還記得,當年九福晉和十福晉「沾了四福晉的光」從而有孕生下孩子的事兒。

  不管有沒有用,先拉過去再說。

  弘暉跟著七公主去了。

  正好張廷璐是他啟蒙先生張廷玉的親弟弟,亦是十分博學,與他很談得來,兩人坐在一桌有說不完的話題。

  晨姐兒去了五福晉那一桌。

  五福晉性子活潑,特別喜歡乖巧懂事的晨姐兒,且晨姐兒玉雪可愛得很,五阿哥也特別疼愛她。夫妻倆巴不得能給這個可愛的小姑娘在一起。

  而幾個月大的弘曆,則去了五公主的那一桌。

  三家裡頭,五公主和五駙馬是夫妻倆都十分沉穩的一對兒。弘曆年紀還小,跟著她們倆比較放心一些。

  孩子們都被親人給「瓜分」完了,四福晉和四阿哥落得一身輕鬆。夫妻倆索性手牽著手在旁邊多溜達一會兒再去宴席上,正好多湊些獨處的時光。

  兩人走到了旁邊沒什麼人的一個御花園。

  「等弘曆大一點就把他送去給張廷玉帶著。」胤禛看到剛才那一幕幕後,更加堅定了讓小兒子再跟著張家人的心思:「無論如何,孩子由張家兄弟來啟蒙的話,心思不會歪,功課也會不錯。」

  張家書香門第,教出來的孩子從來不會行差踏錯,這是最要緊的。

  珞佳凝十分贊同地應了一聲。

  兩人緩步而行。

  走到梅樹林的時候,胤禛看著旁邊一支臘梅開得正好,正打算給四福晉折下一朵簪在鬢邊呢,卻見四福晉對他做了個「噓」的手勢,示意他不要亂動。

  夫妻倆十分有默契。

  胤禛當即放輕了腳步,甚至屏住了呼吸。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