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向雲蔚笑著在他對面坐下,說:「鄭山哥,這兩碗是不同的餡料,你先嘗嘗,如果嘗著好,我有筆生意要和你談。」
鄭山毫不猶豫,接口道:「我和你談。妹子,咱們一起從銀山鎮打拼出來的,多熟的人了。你的手藝我放心,絕對嘗著好。你做生意我也放心,要有生意,我絕對和你談。」
作者有話說:
第77章 海腸餃子和進京
「那麼, 」向雲蔚笑著抬手,「先吃餃子吧。」
向富向燕端上來兩碗餃子,分別是海腸餃和海膽餃。這海碗裡的餃子皮擀得薄, 還能瞧見裡頭的餡料,粉色的是海腸餃子,金黃的是海膽餃子。
海膽價貴, 眼下市面上還沒有人捨得用這個做餃子餡。鄭山伸筷, 先吃了一粒海膽餃子。薄而韌的餃子皮一咬開,鮮香濃郁的湯汁滿溢口腔,綿密的海膽在舌尖慢慢化開,帶著一陣陣的甜香從舌尖落進胃袋。
都不用蒜,鄭山一氣吃了半碗海膽餃子。吃到剩下六粒的時候, 他不舍地放下筷子, 把這些先留著, 轉而去吃海腸餃。
海腸價廉, 他下酒的時候常吃,焯水以後拌上黃瓜絲、醬油、辣椒、香醋,爽口得很。海腸餃子偶爾也吃,只是少人做得好, 海腸處理不好很容易發腥。當然, 向雲蔚的手藝, 肯定不會如此,但她的海腸餃還是叫鄭山驚艷了。
半點腥味不留, 反而極為鮮美。
海腸緊緊鎖住湯汁, 煮出來的餃子一咬就帶著鮮湯, 又鮮又有嚼頭。鄭山一口氣就吃了一整碗。
放下兩個大空碗, 鄭山抹了抹嘴, 問:「妹子,你要和我談什麼生意?和這餃子有關?」
「和這餃子有關。」向雲蔚問,「鄭山哥,你對餃子生意有興趣嗎?」
她將自己的計劃和盤托出。
向雲蔚打算和鄭山合作,湖春負責製作餃子,鄭山利用他的運輸網絡將湖春餃子推銷到全省各地。
向雲蔚道:「我已經和金星酒店談好了,他們按量算價格,但是我想和鄭山哥另外談,你這邊拿的餃子,除去成本,利潤我和你五五開。」
這意味著,鄭山賣出去的越多,賺的就越多。
五五分帳,利潤非常可觀。
鄭山是個生意人,他當即就心動了,點頭答應下來,不到一個小時就將後續的合作細節商定,約定好明天就簽訂合同。
第三天,湖春的餃子就銷往金林各地。
鄭山是個精力充沛、雷厲風行的漢子,親自跟車四處跑訂單。
鄭山不滿足於自己的運輸生意很久了,正發愁沒有一個拓展生意的契機,就在這個時候向雲蔚遞上了餃子生意。他抓住這個機會,打算今後往運輸銷售一體化的方向發展,動力十足地要打響餃子第一槍。
捷報頻傳,向雲蔚陸續接到鄭山從各地打開的電話。
「湖春的名氣現在可是不輸金星飯店啊,我一提你的名字,人家立刻訂了兩百斤的餃子。」
「原周市是金林九市最東邊的市了,離咱們沛新最遠,連這邊的好幾家酒樓都搶著要訂湖春的餃子。」
「這些飯店都想拿你和湖春當招牌呢,湖春的狀元肉,還有你操辦的研究會,在當地都很有名氣,人家都從電視、報紙上看到了。」
湖春的餃子,就這樣在金林省暢銷起來。
鄭山還不滿足,他試圖往省外推銷。不過向雲蔚和湖春的名頭,目前只在金林省內叫得響,鄰省只是有所耳聞,再往外她的名氣就輻射不到了。
不過名氣大小,不影響餃子的好吃。湖春的餃子皮薄餡大味道鮮美非常,這樣好的品質是不常見的,鄭山只要想辦法讓飯店的老闆吃上一頓餃子,准能拿下一筆訂單。尤其是往內陸去的省份,因為地理上不臨海,市場對海鮮餡的餃子更感興趣。
「可惜,只能賣一冬。」鄭山在電話里不無遺憾地說。
面對這個問題,向雲蔚也露出些許無奈。現在是冬季,餃子包好在外頭一放就凍得邦邦硬,運輸起來也方便。待到天氣轉暖,餃子在運輸過程中的保鮮就成了大問題,以現在的條件,成本至少翻一翻,那樣就不划算了。
如果他們能有食品速凍技術就好了。
可惜,目前國內還沒有成熟的食品速凍技術。
向雲蔚和鄭山感慨了一番,兩人決定過完這一冬,還是暫時將水餃的生意重心放在金林省內。僅僅只是金林省內的市場,利潤也足夠可觀,向雲蔚很快就攢夠了青龍山小洋樓的裝修款。
財源滾滾來的同時,好消息也接踵而至。
趙會長在飯點以外的時間趕來,將喜訊告訴向雲蔚:「大會的廚師團定了,你的三道菜狀元肉、青龍觀潮、八寶鯉魚入選了,小向準備準備進京吧!」
向雲蔚聽到這個消息,站在院裡深深吸了一口氣,讓冷冽的空氣洗滌胸腔,保持大腦的清醒冷靜。
儘管湖春樓里聽見這個消息的每個人,都為她歡欣雀躍。但只有她自己最明白,重活一世、重新開始,她有多麼渴望這個消息。
終於,又向國宴邁進了一步。
向雲蔚緩緩吐氣,笑著說:「趙老,留下來吃飯吧,我給你做這三道菜!」
趙會長:「當然!」
***
金林江水初融的時候,向雲蔚帶著王小勇、紀佳慧搭乘南下的火車,往首都去了。
鄭山毫不猶豫,接口道:「我和你談。妹子,咱們一起從銀山鎮打拼出來的,多熟的人了。你的手藝我放心,絕對嘗著好。你做生意我也放心,要有生意,我絕對和你談。」
作者有話說:
第77章 海腸餃子和進京
「那麼, 」向雲蔚笑著抬手,「先吃餃子吧。」
向富向燕端上來兩碗餃子,分別是海腸餃和海膽餃。這海碗裡的餃子皮擀得薄, 還能瞧見裡頭的餡料,粉色的是海腸餃子,金黃的是海膽餃子。
海膽價貴, 眼下市面上還沒有人捨得用這個做餃子餡。鄭山伸筷, 先吃了一粒海膽餃子。薄而韌的餃子皮一咬開,鮮香濃郁的湯汁滿溢口腔,綿密的海膽在舌尖慢慢化開,帶著一陣陣的甜香從舌尖落進胃袋。
都不用蒜,鄭山一氣吃了半碗海膽餃子。吃到剩下六粒的時候, 他不舍地放下筷子, 把這些先留著, 轉而去吃海腸餃。
海腸價廉, 他下酒的時候常吃,焯水以後拌上黃瓜絲、醬油、辣椒、香醋,爽口得很。海腸餃子偶爾也吃,只是少人做得好, 海腸處理不好很容易發腥。當然, 向雲蔚的手藝, 肯定不會如此,但她的海腸餃還是叫鄭山驚艷了。
半點腥味不留, 反而極為鮮美。
海腸緊緊鎖住湯汁, 煮出來的餃子一咬就帶著鮮湯, 又鮮又有嚼頭。鄭山一口氣就吃了一整碗。
放下兩個大空碗, 鄭山抹了抹嘴, 問:「妹子,你要和我談什麼生意?和這餃子有關?」
「和這餃子有關。」向雲蔚問,「鄭山哥,你對餃子生意有興趣嗎?」
她將自己的計劃和盤托出。
向雲蔚打算和鄭山合作,湖春負責製作餃子,鄭山利用他的運輸網絡將湖春餃子推銷到全省各地。
向雲蔚道:「我已經和金星酒店談好了,他們按量算價格,但是我想和鄭山哥另外談,你這邊拿的餃子,除去成本,利潤我和你五五開。」
這意味著,鄭山賣出去的越多,賺的就越多。
五五分帳,利潤非常可觀。
鄭山是個生意人,他當即就心動了,點頭答應下來,不到一個小時就將後續的合作細節商定,約定好明天就簽訂合同。
第三天,湖春的餃子就銷往金林各地。
鄭山是個精力充沛、雷厲風行的漢子,親自跟車四處跑訂單。
鄭山不滿足於自己的運輸生意很久了,正發愁沒有一個拓展生意的契機,就在這個時候向雲蔚遞上了餃子生意。他抓住這個機會,打算今後往運輸銷售一體化的方向發展,動力十足地要打響餃子第一槍。
捷報頻傳,向雲蔚陸續接到鄭山從各地打開的電話。
「湖春的名氣現在可是不輸金星飯店啊,我一提你的名字,人家立刻訂了兩百斤的餃子。」
「原周市是金林九市最東邊的市了,離咱們沛新最遠,連這邊的好幾家酒樓都搶著要訂湖春的餃子。」
「這些飯店都想拿你和湖春當招牌呢,湖春的狀元肉,還有你操辦的研究會,在當地都很有名氣,人家都從電視、報紙上看到了。」
湖春的餃子,就這樣在金林省暢銷起來。
鄭山還不滿足,他試圖往省外推銷。不過向雲蔚和湖春的名頭,目前只在金林省內叫得響,鄰省只是有所耳聞,再往外她的名氣就輻射不到了。
不過名氣大小,不影響餃子的好吃。湖春的餃子皮薄餡大味道鮮美非常,這樣好的品質是不常見的,鄭山只要想辦法讓飯店的老闆吃上一頓餃子,准能拿下一筆訂單。尤其是往內陸去的省份,因為地理上不臨海,市場對海鮮餡的餃子更感興趣。
「可惜,只能賣一冬。」鄭山在電話里不無遺憾地說。
面對這個問題,向雲蔚也露出些許無奈。現在是冬季,餃子包好在外頭一放就凍得邦邦硬,運輸起來也方便。待到天氣轉暖,餃子在運輸過程中的保鮮就成了大問題,以現在的條件,成本至少翻一翻,那樣就不划算了。
如果他們能有食品速凍技術就好了。
可惜,目前國內還沒有成熟的食品速凍技術。
向雲蔚和鄭山感慨了一番,兩人決定過完這一冬,還是暫時將水餃的生意重心放在金林省內。僅僅只是金林省內的市場,利潤也足夠可觀,向雲蔚很快就攢夠了青龍山小洋樓的裝修款。
財源滾滾來的同時,好消息也接踵而至。
趙會長在飯點以外的時間趕來,將喜訊告訴向雲蔚:「大會的廚師團定了,你的三道菜狀元肉、青龍觀潮、八寶鯉魚入選了,小向準備準備進京吧!」
向雲蔚聽到這個消息,站在院裡深深吸了一口氣,讓冷冽的空氣洗滌胸腔,保持大腦的清醒冷靜。
儘管湖春樓里聽見這個消息的每個人,都為她歡欣雀躍。但只有她自己最明白,重活一世、重新開始,她有多麼渴望這個消息。
終於,又向國宴邁進了一步。
向雲蔚緩緩吐氣,笑著說:「趙老,留下來吃飯吧,我給你做這三道菜!」
趙會長:「當然!」
***
金林江水初融的時候,向雲蔚帶著王小勇、紀佳慧搭乘南下的火車,往首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