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直到一年前,在皇上為太子舉辦的慶功宴會上,睿王注意到太子妃孟婉茹一直鬱鬱寡歡,他刻意尾隨太子妃出去,藉機和孟婉茹搭話示好。

  接下來睿王藉由各種名目邀請孟婉茹出來參加聚會,對其噓寒問暖,關懷備至。

  孟婉茹當時正是心灰意冷,又為人單純,怎麼禁得住睿王的撩撥?

  幾次之後,二人越來越熟悉,終於在一次賞菊品酒宴會過後,睿王將醉酒的太子妃帶到了自己的床上。

  看到落紅之時,睿王驚訝一瞬,他未料到孟婉茹竟然還是處子之身,不過轉念一想,既然太子不願享用,他也沒有客氣,翻來覆去地將孟婉茹吞噬入腹。

  事後,孟婉茹一身痕跡地從睿王懷中醒來,驚慌失措。

  面對哭哭啼啼的孟婉茹,睿王英雄氣概,直接表白自己心儀她多年,只是還未來得及提親,她就已經嫁給了太子。

  如今二人犯下大錯,但睿王並不後悔,他願為她上刀山下火海,會去向父皇請罪,只說自己強迫於她,願意以死謝罪。

  只是此生有憾,無緣跟她做夫妻,來世必要娶她為妻。

  孟婉茹被太子冷落這麼久,聽了睿王的話,整個心肺都被他的誓言烘熱了,而自己又已經失身於他,哪裡還會怪罪睿王。

  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

  孟婉茹和睿王關係越來越親密,竟是隔幾天就要湊到一處廝混,孟婉茹對太子的一份熱情也逐漸轉到了睿王身上。

  得到了孟婉茹的心,睿王即開始逐漸拉攏孟婉茹的哥哥孟符。

  孟符是盛陽城軍營統領,掌握著整個盛陽的兵權。

  而孟符本來也因為宋楓城在嘉臨關督軍,對父親孟將軍毫不留情的整治軍紀而心懷不滿,在妹妹的撮合下,竟也和睿王越走越近。

  同時,宋楓城因為性情越來越陰冷,在朝中得罪了不少人,只是大家知道他是未來天下之主,大多隱忍,不過也不乏有人懷恨在心。

  睿王為人隨和,又善於拉攏,很快就在身邊秘密聚集了一批朝中各級官員,加上孟符支持,睿王野心愈發蓬勃,伺機想反了這宋楓城的太子之位。

  而此時,宋楓城提出要親征北夷。

  待宋楓城一離開盛陽,睿王即準備謀反,終於一個月後,睿王帶著盛陽兵營的兵士,闖入皇宮。

  九門侍衛和盛陽兵營軍士打了一天一夜,最終還是兵營人數眾多占優,全體侍衛均被殲滅。

  皇上被睿王逼迫,寫下退位詔書,傳位於三子睿王,隨後即被幽禁。

  後宮亦一片血雨腥風,皇貴妃被兒子封為皇太后,而鳳微宮的皇后走投無路,被逼自縊。

  三日後,一封密詔發往嘉臨關。

  「原太子狼子野心,為人卑鄙,勾結北夷,本該碎屍萬端,只是當今皇上仁慈,念其手足情深,故賜白綾一條,留其全身。」

  作者有話說:

  作者敲小鑼:鐺鐺鐺!注意啦,明早九點發正文完結章啦~

  蒙小恩大驚跳出來:什麼什麼!我還沒吃夠肉!

  作者把蒙小恩踢回去,繼續說:能不能讓我把話說完?只是正文完結而已,後面還有番外,你倆在正文中就沒過過幾天平安日子,番外讓你和老婆天天膩膩歪歪,每天不是吃肉就是喝湯,不好嗎?

  蒙小恩感動滑跪:你真是我親岳母!

  第83章

  孟將軍其實一直和兒子孟符有書信往來, 亦知道他們在盛陽的計劃。

  其實孟將軍因覺得孟家將門世家,向來忠心,開始尚有猶豫, 只不過後來女兒孟婉茹寫信給他,隱晦地表明睿王對她甚好, 還許她皇后之位,字裡行間心滿意足,和之前幽怨傷心截然相反。

  孟將軍此生一心撲在兒女身上,他知道女兒已經委身於睿王,也就不再多說。

  此次宋楓城再次來到嘉臨關, 聲勢威赫, 孟將軍刻意保持低調,好像與世無爭,隱忍退讓,不過是為了麻痹其防備之心。

  而此次和北夷一戰失利,宋楓城杖責將領,惹得軍中人心惶惶。

  恰在此時, 盛陽新帝繼位並捉拿原太子的聖旨傳來, 孟將軍心中一喜,此時軍中對宋楓城意見極大, 此時來了聖旨, 又有誰會為宋楓城出頭呢?

  可見真是天意如此。

  聽孟陽讀了一半聖旨,宋楓城早已站直身體,雖然不知細節,但他猜到盛陽皇宮必然發生巨變, 他大聲喝道:「我父皇如今在哪裡?宋楓盛簡直畜生不如, 竟然逼宮篡位!」

  孟將軍面無表情, 冷言回答:「末將不知道什麼篡位,什麼逼宮,只知道忠於大宋皇上。如今聖旨已下,上面御印俱全,末將自然會遵旨。來人,將原太子拿下。」

  說著,身後親兵上前,欲扣住宋楓城雙臂。

  這時,忠桂抽刀上前,趁諸人不備,劃傷幾人,隨即拉著宋楓城向外狂奔。

  出得軍營,二人各自上了一匹馬,疾馳逃離。

  孟將軍怎麼會讓宋楓城逃脫?隨即下令一隊親兵,在後面急速追趕。

  外面夜色深重,天上連一絲月光都沒有,宋楓城和忠桂辨不出方向,只能悶頭狂奔。

  疾馳了大概兩刻鐘,竟看到高大巍峨的嘉臨關矗立在眼前。

  來到緊閉的關口大門之前,守關兵士尚不知發生何事,紛紛向太子下跪行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