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寒冬深夜的軍營大帳中,二人緊緊相擁,一起渡過了戰爭前最後一段平靜的時光。

  丑時將至,蘇儀清替蒙恩穿上戰甲,低頭認真系好,最後將頭盔戴在蒙恩頭上,仔細地將繫繩繫緊。

  蒙恩一直扶著蘇儀清的腰,低著頭目光粘在她白皙臉龐上。

  待她最後整理好戰甲,蒙恩握著她雙肩,微微彎腰平視著她,嘴角又帶上她熟悉的不羈笑意,低沉開口:「你夫君一向戰無不勝,不用擔心,好好睡一覺,我就回來了。」

  蘇儀清用目光勾勒著他的劍眉星目,挺鼻薄唇,片刻後亦帶上柔和笑容,說:「好,夫君,我等你凱旋歸來。」

  蒙恩笑意加深,探身在她額頭印下一吻,又用力抱了抱她,轉身大步出帳。

  夜色中,北夷軍隊已經集結完畢。

  蒙恩白日已經對莫根帶領的先鋒隊做了詳盡的安排,此時什麼都沒有多說,只是在他們面前正色肅穆掃視一周,隨即調轉馬頭,率先離開北夷軍營,向嘉臨關挺進。

  冬夜荒野上,北夷騎兵悄無聲息地急速壓向嘉臨關。

  *

  宋楓城完全沒有料到,人數不到大宋一半的北夷軍隊會主動出擊。

  當兵士驚慌失措地來報告說北夷軍隊來襲時,宋楓城還在裝飾奢侈豪華的中軍帳中睡著。

  他被驚醒,片刻後才意識到發生什麼,不由急火攻心,立刻穿戴整齊,大步出了帳子。

  此時宋軍兵營已經大亂,用於警報的鼓聲震天,吵得人心慌意亂。

  在宋軍中,尤其是後來宋楓城帶來的幾萬人,大部分是強制徵兵征來的,被迫和家人分離,來這苦寒之地每次操練,叫苦不迭。

  所以如今兵力武功並沒提高多少,反而心中對朝廷又頗有怨念,面對著北夷軍隊如此迅猛的攻擊,宋兵簡直不堪一擊,節節敗退,迅速退入嘉臨關,緊閉關門。

  這一仗從丑時末開始,不到辰時竟已結束,北夷軍隊將宋軍逼退十里地,全部退至嘉臨關內。

  東邊太陽冉冉升起,照亮嘉臨關高大城樓。

  蒙恩挺拔身姿騎在馬背之上,看著遠處這座代表大宋北夷分界的關門,目光帶著凌厲侵略性。

  片刻後,蒙恩命北夷軍隊就地紮營,讓軍士們休息並等待命令。

  這北夷軍營就扎在嘉臨關以北數里的地方,站在嘉臨關城牆上遙遙可見。

  而此時,嘉臨關中的宋楓城此時正怒不可遏,一臉陰沉地將軍帳案面上諸物劃掃在地。

  各級軍官均膽戰心驚地立於兩側,生怕太子指責到自己。

  宋楓城臉色陰沉坐於案後,偏頭看向下方諸人,聲音陰冷,「朝廷拿出這麼多錢養著你們,這麼多兵供你們調遣,結果被不到一半人數的北夷軍隊一擊即潰,真是一群廢物。既然打不了勝仗,就換能打勝仗的人來,你們就別占著位子。」

  眼看太子眼中殺意騰起,各位軍官心驚不已,連忙下跪陳述,也無非是互相指責,推諉責任。

  宋楓城聽得頭疼,心煩無比,恨恨說道:「身為駐營主帥,竟然潰敗如此,不罰不足以平軍心,先拖下去,杖責八十,押入軍牢,再聽後續發落。」

  說著,宋楓城喊來門外候著的侍衛,將今夜駐守關外軍營的主將直接拖了下去。

  聽著外面傳來杖責慘叫的聲音,帳中諸將領都暗自叫苦。

  接下來三日,宋楓城親自和將領商議,如何重新反攻回去。

  這日夜裡,宋楓城用過特意為他準備的宵夜,正打算叫人來服侍自己更衣洗漱,卻突然見忠桂從外面匆匆進來,神色慌張。

  自上次忠桂去給蘇儀清送信回來,宋楓城就一直不待見他,冷聲問道:「什麼事?這麼慌張?」

  忠桂驚慌地說:「孟將軍正在過來,說是朝廷有聖旨。」

  宋楓城眉頭微微一皺,說:「最近並未聽說父皇有什麼旨意,怎麼突然來了聖旨?」

  忠桂拉著宋楓城,說:「我看孟將軍的樣子來勢不善,殿下你要不要先迴避下?看看情勢再說?」

  宋楓城厲目一掃,輕蔑說道:「孤乃是堂堂太子,有什麼好迴避的?讓他來。」

  忠桂面露憂色,還想勸解,帳外已傳來嘈雜腳步聲音,接著帳簾被猛地掀起,孟將軍帶著幾名軍官大步進來。

  宋楓城長身玉立,背著手,乜著孟將軍說:「這麼晚來找孤,孟將軍有何事?」

  孟陽臉上不動聲色,並不想和宋楓城廢話,只是雙手捧著一卷明黃色聖旨,大聲說道:「宋楓城聽旨。」

  宋楓城狐疑地看著孟陽手中聖旨,明黃綢緞,繡著盤龍,確實是聖旨規格。

  見聖旨如見皇帝,不能不恭,宋楓城屈身下跪,等候孟陽宣旨。

  孟陽不疾不徐地宣讀聖旨,只不過剛聽了開頭,宋楓城就猛地抬起頭,目眥盡裂。

  原來這聖旨竟不是宋楓城的父皇所發,或者說,如今的皇上已經不是宋楓城的父皇,而是宋楓城的三弟,曾經的睿王!

  原來宋楓城離開盛陽的一個月,朝廷已經生起劇變。

  其實睿王一直自認不輸宋楓城,只不過他的母后是皇貴妃而不是皇后,所以自出生起,他就處處低宋楓城一頭,而他母后在後宮之中,也受盡皇后的種種欺壓。

  只不過宋楓城一直手握實權,又受皇上重視,睿王宋楓盛找不到上位之路,只能苦苦忍耐壓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