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瓏月雖然不想他走,可也知曉兄長政務忙得很,她乖巧的點點腦袋,一本正經的吃著飯菜,將兄長給她夾的滿滿當當一碗菜一點點消滅。

  昨夜太過勞累,肚子早就餓了。

  郗珣眼中夾著笑,指腹往她豐潤飽滿的唇瓣輕輕蹭了蹭。

  「阿兄去吧,我自己跟糖豆兒玩兒。」小姑娘格外懂事的朝著他擺了擺手,將他推開。

  郗珣走後,瓏月慢吞吞用完膳食,忽的想起一事來,急忙問起長汲,「我如今嫁入王府,是不是每日都有許多事要做?」

  長汲笑著,一張老臉比自己成婚都要高興,「王府人少事兒倒是不多,姑娘如今是王府主母,您若是得空便召見前院的總管、嬤嬤們問問話,每月月底查查帳。還有這些時日各府邸送來的賀禮單子、您的嫁妝單子,這些您最好親自過目。您若是不得閒便是改日也成。」

  左右姑娘不會也不是什麼大事。

  以往王府許多年沒有個女主人,長公主也是個喝花露水的仙人,等閒不管這些人世間雜物,王府難不成就各個撂攤子不幹了?

  王府早有一套流程。

  再說他這個大總管是做什麼的?自然就是管著這些瑣碎事的。

  不過姑娘想學著掌家自然是好的。

  技多不壓身,百年後自己這些忠誠的老人們走了,誰知往後的管事們會不會心思不正?

  姑娘能獨當一面自是好的。

  只能說長汲想的太遠,才三十來歲,那一瞬間就險些將身後事都想好了。

  ......

  自常府與燕王府成為親家,平素仍是鮮少來往。

  京城眾人更是心知肚明,有說是常尚書素來清明,不願與燕王這等兵強馬壯的權臣交往過甚,嫁女不過是皇太后遺詔賜婚給皇家薄面的無奈之舉。

  也有瞧見安樂郡主傾城之貌的人,便滿心覺得是燕王看重妹妹安樂郡主相貌,利用權勢逼迫常府認安樂郡主為女,後又嫁女給他。

  以成全二人間的荒唐婚事。

  不過這傳言雖傳的廣,有腦子的人卻也能分辨其中真假。

  常氏鳴鐘列鼎,累世簪纓,家中子弟高車駟馬, 腰金拖紫者不知凡幾。

  能幹出這等敗壞祖宗名聲的事兒?

  要說這最反對這二人成婚的,只怕不是旁人,而是燕王府的謀士臣子了。

  自皇太后那道突如其來打的他們措手不及的懿旨,一群人便想著各種主意勸說主上想法子將懿旨作廢。

  身為主君,不說如何德行,至少也不能做出這等罔顧人倫,傷風敗俗之舉。

  其實要想抗旨也並非沒法子。

  奈何主上如今是徹底糊塗了沒,聽不進去勸,執意要娶。

  娶就娶吧,一群藩臣縱使無可奈何,拗不過主上只能接受。

  比起一直沒有子嗣,若是有個萬一基業後繼無人郗氏舉族敗落的下場,娶妹妹只不過名聲不好罷了。

  如今還是子嗣最為重要......

  且......幕僚們皆是面露無奈。

  他們反對有何用?

  二人間婚成也成了,洞房也圓了,自始至終主上可沒問過他們一句意見!

  事到如今,他們只能捏著鼻子承認了,以往的那個刁蠻小郡主,如今轉身就成了燕王府的主母,他們這群幕僚們的女君了。

  得了,如今女君刁蠻任性的壞話可千萬別在主上面前說了!

  .

  上京不是朔州,一群自藩地來上京的臣子再此總束手束腳。

  縱皇權衰落,他們王爺權勢登極的如今,誰也不願背負逆臣賊子的名聲。

  並非不願背負,只是這槍打出頭鳥,是腦子進水了才爭相做這第一個反朝廷的人?

  如今朝廷混亂成,各處動盪,正是舉旗造反的大好時機,甚至連太子之位都是空的.......

  一群虎視眈眈的王侯為何如今仍按兵不動?

  蓋只因他們都在等,等一個旗號,一聲劍鳴罷了——

  等第一個按捺不住的反臣打入京城,便是給了他們一個光明正大出師上京的名號。

  屆時只怕各路王侯,都會陸續入京擒賊。

  他們主上留守上京務必風險至極,可若是此時離京返回朔州,只怕更是坐實了造反的名頭......

  「主上,三千兵馬已至潁川。」

  從潁川來上京,快馬加鞭不過三日路程,這些兵馬說多不多,可卻皆是訓練有素以一敵十的精銳部隊。

  大梁兵力素來是重邊虛中,並非梁帝執意如此,而是不得為之,邊關重鎮常年動亂,各地藩王林立,中央軍力自然衰弱。

  如今拱衛皇城駐守京畿的帝王親屬兵馬,無非是南北二衙一萬禁軍,與外城百騎營罷了。

  統共一萬出頭的兵馬。

  明面上燕王府就駐守在京郊兩千精兵,若是再加上這批人馬,早已進退無懼。若是傳出去只怕叫梁帝要徹夜難眠了。

  郗珣掃了幾眼案上的摺子,微微頷首示意,「近段時日辛苦諸位。」

  「西羌羯族虎視眈眈,二弟傳來書信,近日已經小打小鬧數次。如今朔州人心不穩需安撫,京城也危險,你等可有人願回朔州去的?」

  諸位哪裡當得過燕王一句辛苦,一個個都口稱不敢。

  只徐芳聰穎,意識到郗珣言語中詢問試探之意,似乎是想遣返部分人馬回朔州安穩民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