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長公主面色不好,卻仍能維持平和的嗓音,「前些年你兄長教導你,本宮便也沒有過問......如今瞧著,瓏月你這規矩禮節只怕是差了些。」

  瓏月二字,長公主咬字極重。

  與以往喚的語調是截然不同。

  瓏月知道這不是好話,只以為是長公主嫌棄她起身晚了,她慌忙從床上爬起來,一雙白嫩到在發光的玉足趿著鞋履,而後可憐巴巴的站在床榻邊,一臉的無措。

  如今日頭尚早,便是尋常人家的姑娘們,也未必此時就起身了的,多是還在床榻上賴著睡覺。

  可長公主就是為此事發作了去,誰也沒法子替瓏月辯解一句。

  晉陵長公主面上溫和倒是與往常無二,叫瓏月稀里糊塗的。

  「規矩差倒也沒什麼,日後好好學便是......本宮將崔嬤嬤指給你,她是教導宮中公主禮儀的嬤嬤,自來規矩最好。瓏月你務必要隨著崔嬤嬤好生學著,不能辜負了母親一番心意,可知曉?」

  瓏月有些害怕,連忙乖巧地連連點頭。

  「嗯,公主放心,瓏月一定好好學。」

  晉陵長公主聽了這句話,還算滿意的微微頷首。

  文茵掐著時候進了暖閣中,捧過來一副香妃色繡花鳥紋花綾大袖宮裙,用銀絲細珠衣襟縫邊,鑲玉帶金粉,室內瞧著都能光輝絢麗,栩栩如生。

  文茵笑道:「這是長公主特意命奴婢拿來給郡主的,不知郡主您可喜歡?」

  瓏月如今還不懂有一招叫打一巴掌給一顆棗吃,哪個小姑娘不喜歡漂亮的衣裳?再說這長公主眼光自然挑剔,給她的這件衣裳只怕整個京城也難找出第二件能與之媲美的。

  瓏月歡喜接下,不說是她,便是她房裡的丫鬟們也都忘了長公主風風火火闖來的模樣,只以為是給姑娘送衣裳的,後瞧著姑娘禮節差,才要請嬤嬤來。

  晉陵長公主走後不足片刻,崔嬤嬤便帶著另兩位嬤嬤入了瓏月院中。

  宮中能教導公主禮儀的嬤嬤,大多都是名門之後,只是因各種緣故入宮罷了。

  譬如眼前這位不苟言笑的崔嬤嬤,便是名門之後,只是後因家族流放,女眷們也沒入掖庭。

  崔嬤嬤與皇族有故,便出了掖庭做起了教養嬤嬤。

  崔嬤嬤面容嚴謹,唇角緊緊抿著,帶有士族特有的傲然,瓏月甚至無需與她相處熟悉,單只瞧著這位崔嬤嬤的面相,便知曉此人脾性很是嚴厲,且古板。

  崔嬤嬤先是將這間小娘子的暖閣仔細打量一番,見處處皆是金玉錦繡,飛罩鏤空奇巧,精美異常,蒙塵彩繪更是栩栩如生,比起禁庭中估摸著都不差。

  一排檻窗用一匹百金薄如蟬翼的香雲紗蒙著,半點兒不遮擋陽光,叫內室都敞亮。

  這般卻仍叫崔嬤嬤不甚滿意。

  她先是命人將瓏月的床幔取了下來,道是這個時節不能用玉梔花。

  又將內室中那足足比瓏月還高的全身銅鏡撤了下去。

  崔嬤嬤語氣嫌棄:「這等陰邪之物,怎好放在內閣之中?快取了去。」

  瓏月對此只能容忍。

  她細細聽著崔嬤嬤教導,從女工女德,立容坐容開始。

  崔嬤嬤語調嚴肅,對瓏月面上瞧著尊敬,可訓斥起來卻也不留半分情面。

  瓏月聽得惘然,被崔嬤嬤上下訓斥一通,她只覺得自己好像犯下了十惡不赦,天大的過錯一般。

  「賈子曰:固頤正視,平肩正背,臂如抱鼓,足閒二寸,端面攝纓,端鼓整足,體不搖肘,曰經立。您既是這大梁的郡主,每月需拜謁內宮皇后皇妃,禮節規矩萬萬出不得一絲差錯。」

  總而言之,上京貴女十多年學會的規矩,如今她全都要後來補上。

  熟記宮規,宮步,各種場合的三跪九拜大禮。

  如何行頓首、稽首、空首等大禮。

  「跪拜禮共計九中,分為三跪,即頓首、稽首、空首。九拜,為振動、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肅拜......」

  崔嬤嬤一雙古井無波的眉眼朝瓏月看去,朝著她演示講解了一番,便道:「還請郡主從頭照著做過。」

  瓏月尋常的萬福禮倒是像模像樣,但這等朝拜叩首大禮,她都從未拜過旁人,入宮也最多是行叩禮罷了,她自然是不精通的。

  瓏月極力回想起崔嬤嬤的動作,照著崔嬤嬤教的,姿勢含糊,行的禮不甚規矩,那蒲團的堅硬更是叫她頻頻蹙眉起來。

  地上尚且鋪上了柔軟地毯,那蒲團拿著寬大的竹篾厚織而成,瓏月雙膝甫一跪上去,只覺得冷硬生疼。

  她幾次下來便被折騰的受不了,雙膝火辣,不願意繼續跪了。

  崔嬤嬤臉色略沉下來,道:「郡主這是不肯認真學了。」

  她朝另兩位嬤嬤使眼色,二人當即上前將瓏月姿勢規正。

  「郡主既練不好叩首禮,那便先端正跪姿吧。」

  瓏月聽出了這是要罰她,她著急之下,試圖與這位崔嬤嬤講道理,「崔嬤嬤,我並非不認真學,是你一下子教的太多。我怎麼能一次記住呢?」

  瓏月鬢角都生出細汗,她道:「既是要教導我規矩,可為何要將冰盆撤去?這般實在是太熱了,我都沒心思聽。還有這蒲團也太硬了,難道不能換張軟些的來?」

  她渾身熱出了汗,哪裡還有什麼心思去學去聽?

  這般折騰,誰又能學的好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