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頁
外面的人聽見裡間的聲響,立刻便繞過屏風走進來,將她從地上扶起。
「怎麼醒了也不知道喊人?」
他沙啞的嗓音帶著一絲責備,言語之間卻又讓人難以忽略其中的疼惜與溫柔。
唐蕭抬起頭來,勉強看著來人明顯有些滄桑而憔悴的容顏,忍不住哽咽道:
「開陽師兄,你不是在西境麼?」
謝煬眸中漸漸黯然,卻將她好好地扶著躺在床榻上,又悉心為她掖好被角:
「你先歇著,等你好了再說。」
唐蕭一把牽住他的衣角,用她再習慣不過的語氣問:
「師兄,陛下呢?煊兒呢?他們還好麼…你將我救起來的時候,可曾被人發現?趙郁是不會放過我的,他若是知道我還活著…」
謝煬忍無可忍地打斷了她:
「蕭兒。」
他轉過頭來,盯著唐蕭的眼睛看了半晌:
「我知道你本意不想死。可是趙家人串通三軍上下臨陣倒戈,強迫陛下將你賜死。陛下即便萬般不舍也無濟於事,除了退位就是捨棄你。你既然自己選了這條路,如今這世上的人都以為你死了。但是你放心,陛下和你的孩兒已經暫時安全了,你還是多考慮考慮自己吧。」
說完,他輕輕將自己的衣袖從她手中抽離,悶聲不吭地回到了外間,瘦削滄桑的背影立在光影下占了半晌,最終還是坐回了原位繼續搗藥。
遠遠地,唐蕭仍然能聽見一陣他極力掩飾的輕咳聲。
香爐的青煙被一陣微風吹得偏移了方向,將那人的身影籠罩在一片朦朧之中,也讓她的心上又多浮上了一層淡淡的陰霾。
謝煬是為了救她才患上的咳疾麼?
唐蕭本想起身去照顧他,奈何全身上下沒有絲毫力氣,只能半倚在床頭看著他的背影,心中空寂地想著事情。
可是只要一閉上眼睛,腦中便混亂不堪地出現了許多破碎的片段。
唐蕭慢慢想了起來,就在她墜入姒水的那一剎那,似乎有人投身跳入了水中來了;拉住了她的手。
水流湍急,她下墜的極快。
那人奮力地下潛,也不想若是救不起來她,自己也多半會葬身江水之中。
那是恰好是晨曦時分,唐蕭昏過去之前看見的最後一個畫面就是——
那人踩著天光而來,他的衣袂仿佛羽翼在水中舒展開,他修長瘦削的手臂仿佛能翻攪著江水。
然後,那隻手臂緊緊抓住了她。
謝煬一貫就是這樣的,他若想做成什麼事,他就一定能。
唐蕭正這樣想著,外面忽然傳來一陣清脆的腳步聲,將她從回憶之中拉回了現實。
一個婢女模樣的小丫頭低著頭走進來,跪到她面前輕聲喊著一句「娘娘」,聲音裡帶著一絲急切的哭腔。
唐蕭一滯,將她的下巴輕輕抬起來:
「小春?」
丫鬟點了點頭,紅著眼睛說:
「娘娘從前讓我留在玉闕閣侍候瑤光君。瑤光君故去之後…奴婢便一直留在這山上侍奉諸位賢士們。那天奴婢聽聞娘娘跳入了姒水,連著哭了好幾天,沒想到最後是開陽君將娘娘背回來了。」
唐蕭一愣,眸子往外面掃了一眼,壓低了嗓音問:
「師兄他…是不是患了咳疾?」
小春點了點頭:
「開陽君剛一回來,便衣不解帶地給您看病抓藥,熬了這麼些日子,總算將娘娘救醒了。可是這段日子外面寒涼,開陽君又操勞過度,這才染上了咳疾。」
唐蕭久久地看了謝煬一眼,嘆了口氣道:
「你去將我在玉闕閣存藥材的閣樓,我記得裡面封存了一味以前制的止咳丸,將那東西送給師兄,讓他每日按餐食服食三丸。天涼了,若是再咳下去,恐怕傷肺。」
小春「哎」了一聲,便匆匆下去了。
唐蕭慢慢躺了下來,遠遠地看著謝煬搗藥的背影,又漸漸昏睡了過去。
*
玉闕山中的日子一過,時間又仿佛慢了下來。
等待並非絕境,可不知等待的盡頭才更令人絕望異常。
唐蕭時常站在玉闕山雅閣的天台上瞭望西方,仿佛看得再遠一些便能知道遠在玉京她惦念的那些人是否安然無恙。
謝煬不忍心看她這樣,於是便請了信使專程往返玉京和玉闕山,每隔一個月便將一封最新的消息帶給她。
信里常說些無關緊要的事情。
譬如:
大皇子快要過八歲生辰了,陛下為他舉辦了一場狩獵,宴請了天下諸侯前往獵山遊玩;陛下安。
中秋佳宴,大皇子得到了一張想要很久的寶弓,是諸位皇子當中唯一一個得了特別賞賜的;陛下安。
大皇子上個月貪玩落到水裡,著涼發熱了好幾天才好轉…陛下安。
諸如此類的零碎日常每一次寫不夠兩頁信紙,唐蕭卻能反反覆覆地看上一整天。
看信時,她時常哭了又笑了,小春知道她想念大皇子,不忍心打擾她,便一直都遠遠地站著看。
那是她那些寡淡生活里唯一的慰藉。
日子轉眼便過去七年,除了詢問自己孩兒的消息,唐蕭始終不敢過問那個人怎麼樣了。
即便眼線送來的每一封信結尾,都會刻意留下三個字,「陛下安」。
可是這世上有幾人能真正走到他身邊去,親眼看看他到底好不好?
「怎麼醒了也不知道喊人?」
他沙啞的嗓音帶著一絲責備,言語之間卻又讓人難以忽略其中的疼惜與溫柔。
唐蕭抬起頭來,勉強看著來人明顯有些滄桑而憔悴的容顏,忍不住哽咽道:
「開陽師兄,你不是在西境麼?」
謝煬眸中漸漸黯然,卻將她好好地扶著躺在床榻上,又悉心為她掖好被角:
「你先歇著,等你好了再說。」
唐蕭一把牽住他的衣角,用她再習慣不過的語氣問:
「師兄,陛下呢?煊兒呢?他們還好麼…你將我救起來的時候,可曾被人發現?趙郁是不會放過我的,他若是知道我還活著…」
謝煬忍無可忍地打斷了她:
「蕭兒。」
他轉過頭來,盯著唐蕭的眼睛看了半晌:
「我知道你本意不想死。可是趙家人串通三軍上下臨陣倒戈,強迫陛下將你賜死。陛下即便萬般不舍也無濟於事,除了退位就是捨棄你。你既然自己選了這條路,如今這世上的人都以為你死了。但是你放心,陛下和你的孩兒已經暫時安全了,你還是多考慮考慮自己吧。」
說完,他輕輕將自己的衣袖從她手中抽離,悶聲不吭地回到了外間,瘦削滄桑的背影立在光影下占了半晌,最終還是坐回了原位繼續搗藥。
遠遠地,唐蕭仍然能聽見一陣他極力掩飾的輕咳聲。
香爐的青煙被一陣微風吹得偏移了方向,將那人的身影籠罩在一片朦朧之中,也讓她的心上又多浮上了一層淡淡的陰霾。
謝煬是為了救她才患上的咳疾麼?
唐蕭本想起身去照顧他,奈何全身上下沒有絲毫力氣,只能半倚在床頭看著他的背影,心中空寂地想著事情。
可是只要一閉上眼睛,腦中便混亂不堪地出現了許多破碎的片段。
唐蕭慢慢想了起來,就在她墜入姒水的那一剎那,似乎有人投身跳入了水中來了;拉住了她的手。
水流湍急,她下墜的極快。
那人奮力地下潛,也不想若是救不起來她,自己也多半會葬身江水之中。
那是恰好是晨曦時分,唐蕭昏過去之前看見的最後一個畫面就是——
那人踩著天光而來,他的衣袂仿佛羽翼在水中舒展開,他修長瘦削的手臂仿佛能翻攪著江水。
然後,那隻手臂緊緊抓住了她。
謝煬一貫就是這樣的,他若想做成什麼事,他就一定能。
唐蕭正這樣想著,外面忽然傳來一陣清脆的腳步聲,將她從回憶之中拉回了現實。
一個婢女模樣的小丫頭低著頭走進來,跪到她面前輕聲喊著一句「娘娘」,聲音裡帶著一絲急切的哭腔。
唐蕭一滯,將她的下巴輕輕抬起來:
「小春?」
丫鬟點了點頭,紅著眼睛說:
「娘娘從前讓我留在玉闕閣侍候瑤光君。瑤光君故去之後…奴婢便一直留在這山上侍奉諸位賢士們。那天奴婢聽聞娘娘跳入了姒水,連著哭了好幾天,沒想到最後是開陽君將娘娘背回來了。」
唐蕭一愣,眸子往外面掃了一眼,壓低了嗓音問:
「師兄他…是不是患了咳疾?」
小春點了點頭:
「開陽君剛一回來,便衣不解帶地給您看病抓藥,熬了這麼些日子,總算將娘娘救醒了。可是這段日子外面寒涼,開陽君又操勞過度,這才染上了咳疾。」
唐蕭久久地看了謝煬一眼,嘆了口氣道:
「你去將我在玉闕閣存藥材的閣樓,我記得裡面封存了一味以前制的止咳丸,將那東西送給師兄,讓他每日按餐食服食三丸。天涼了,若是再咳下去,恐怕傷肺。」
小春「哎」了一聲,便匆匆下去了。
唐蕭慢慢躺了下來,遠遠地看著謝煬搗藥的背影,又漸漸昏睡了過去。
*
玉闕山中的日子一過,時間又仿佛慢了下來。
等待並非絕境,可不知等待的盡頭才更令人絕望異常。
唐蕭時常站在玉闕山雅閣的天台上瞭望西方,仿佛看得再遠一些便能知道遠在玉京她惦念的那些人是否安然無恙。
謝煬不忍心看她這樣,於是便請了信使專程往返玉京和玉闕山,每隔一個月便將一封最新的消息帶給她。
信里常說些無關緊要的事情。
譬如:
大皇子快要過八歲生辰了,陛下為他舉辦了一場狩獵,宴請了天下諸侯前往獵山遊玩;陛下安。
中秋佳宴,大皇子得到了一張想要很久的寶弓,是諸位皇子當中唯一一個得了特別賞賜的;陛下安。
大皇子上個月貪玩落到水裡,著涼發熱了好幾天才好轉…陛下安。
諸如此類的零碎日常每一次寫不夠兩頁信紙,唐蕭卻能反反覆覆地看上一整天。
看信時,她時常哭了又笑了,小春知道她想念大皇子,不忍心打擾她,便一直都遠遠地站著看。
那是她那些寡淡生活里唯一的慰藉。
日子轉眼便過去七年,除了詢問自己孩兒的消息,唐蕭始終不敢過問那個人怎麼樣了。
即便眼線送來的每一封信結尾,都會刻意留下三個字,「陛下安」。
可是這世上有幾人能真正走到他身邊去,親眼看看他到底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