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頁
偶爾十五也過來跟著比劃兩下,不過他身體不好,又養的比較精緻,只學了幾次就不學了。
十五自己不喜歡,小王爺樂得清閒,正好可以藉口不教。
否則都是一樣的侄子,他還真不好拒絕。
往年國子監的題目都很簡單,只要啟蒙過的,稍微上點心都能過。
畢竟都是朝臣舉薦的,誰不怕傷了和氣。
反正書院是國家的,多招幾個,少招幾個無所謂。
粽棕看過題目之後,隨手丟在了一旁,一副特別瞧不上眼的樣子說道:「就這,不用學習都能過。」
元宵也知道題目簡單,不過還是勸粽棕認真對待。
粽棕無所謂,既然他所學的知識已經夠用了,還費那麼大勁幹什麼。
進了國子監後又不是不能學習了。
只可惜今年形勢變了。
譚祭酒嘲諷完趙雪窩後,把這事像笑話一樣說給後來去報名的朝臣們聽,正好那人知道趙家的底細,就把元宵已經中了秀才的事告訴了他。
這譚祭酒當時就覺得被人狠狠的扇了兩個大耳光,兩邊臉都火辣辣的。
誰能想到趙雪窩自己都不一定能中秀才,他兒子才十歲就已經是秀才了。
這不是開玩笑麼。
可事實就是如此。
這明明是譚祭酒自己看輕了人,趙雪窩什麼都沒說,卻好像趙雪窩難為了他似得。
不過這才報過名,離考核還有幾個月,譚祭酒心裡打定了注意,說什麼都不能讓趙雪窩的兩個孩子都通過。
他琢磨了半個月,還真被他想到了辦法。
如今國子監的學子很多,已經人滿為患。
以前國子監的規矩比較寬鬆,小到八歲大到四十歲的學子都有。
很多學子都沒參加過童生試就進了國子監。
先參加童生試。
之後再考鄉試,會試,殿試。
鄉試不過可以一直留在國子監,鄉試過後有三次機會參加會試,會試後還有三次機會參加殿試。
而鄉試、會試、殿試每三年才一次。
那些沒過鄉試的一直留在國子監,而過了鄉試的,其他考試又未必能過,有學子竟然在國子監讀了二十多年。
而國子監每年都會招生,出去的人少,進去的人多,這時間一長,國子監可不就人滿為患了。
譚祭酒以前就意識了這種情況,可他不願意管。
今年有了趙雪窩的事情,心裡憋了口氣就給皇上遞了摺子。
聲稱國子監學子太多,暫停招生一年。
皇上看摺子的時候,趙雪窩就在他身邊。
皇上求賢若渴,再者人才得像小樹苗一樣,每年都有增長才行,這一年不長,得什麼時候才能長成參天大樹。
趙雪窩注意到皇上好像有事,也想為皇上分擔些,「皇上,您是不是遇到了什麼難題?」
皇上把摺子遞給他,道:「譚祭酒說是國子監學子太多了,今年暫停招生一年。」
趙雪窩下意識的說道:「這怎麼行,我剛給元宵報完名。」
皇上沒想到趙雪窩的兒子都要進國子監了,「是麼,對了,元宵都通過童生試了,是可以去國子監了。」
趙雪窩一門心思要送兒子去讀書,忽然聽到這個消息,一時半會沒緩過勁來:「沒有別的辦法了?」
皇上也沒什麼好辦法,他把摺子放起來道:「容朕想想再說吧。」
家裡薛彩櫻剛給水笙挑了個聰明伶俐的婢女。
水笙說什麼都不要:「義母,我自己能做。」
薛彩櫻前兩天給水笙做了一條粉色的裙子,今天水笙穿的還是之前月牙穿過的衣服,薛彩櫻納悶道:「怎麼沒穿新衣服?」
水笙有些不好意思:「我怕穿壞了。」
薛彩櫻笑了:「你這孩子,如今正是長個的時候,那衣服留著不穿,等秋天該小了。」
水笙沒想過這個事,薛彩櫻的針線好,那裙子穿上和天仙似得,水笙生怕自己糟踐了,捨不得,疊的整整齊齊的放在柜子里,如今聽到薛彩櫻的話,生怕小了浪費了,趕緊說:「我一會就穿。」
水笙長得白潤,別看薛大岳人糙,可把水笙養的像大戶人家的小姐似得。
如今稍微打扮一下,那骨子裡的氣質透出來,更令人驚艷。
薛彩櫻喜歡極了,感嘆道:「義母如今事情多,不像以前,有那麼多時間做衣服,以後的衣服就得府里的繡娘做了,就連元宵和粽棕的,這幾年都怎麼做過了。」
水笙聽了感動,紅著眼眶道:「水笙謝謝義母。」
薛彩櫻又道:「這丫鬟也不是專門給你的,元宵和粽棕有小廝跟著,屋裡都是我在照顧,年年年紀還小,是我親自帶的,等再大一些,就給她分派丫鬟了。
你剛來還不知道,在我心裡,是把你當親生女兒的,就是這樣,和人家大戶人家的小姐還是沒法比,誰讓咱們是鄉下來的,也不敢和他們比,只要做到大差不差就行了。
所以,這個丫鬟就跟著你了。
還有件事,元宵和粽棕都在讀書,以後年年也會讀書,不知道水笙有什麼想法?」
水笙沒聽明白薛彩櫻話里的意思,這些年母親生病,她和爹爹能生存下來已經不錯了,哪有時間和銀子讀書。
想到元宵和粽棕都是有學問的,心裡羞愧,不由得紅了眼眶。
十五自己不喜歡,小王爺樂得清閒,正好可以藉口不教。
否則都是一樣的侄子,他還真不好拒絕。
往年國子監的題目都很簡單,只要啟蒙過的,稍微上點心都能過。
畢竟都是朝臣舉薦的,誰不怕傷了和氣。
反正書院是國家的,多招幾個,少招幾個無所謂。
粽棕看過題目之後,隨手丟在了一旁,一副特別瞧不上眼的樣子說道:「就這,不用學習都能過。」
元宵也知道題目簡單,不過還是勸粽棕認真對待。
粽棕無所謂,既然他所學的知識已經夠用了,還費那麼大勁幹什麼。
進了國子監後又不是不能學習了。
只可惜今年形勢變了。
譚祭酒嘲諷完趙雪窩後,把這事像笑話一樣說給後來去報名的朝臣們聽,正好那人知道趙家的底細,就把元宵已經中了秀才的事告訴了他。
這譚祭酒當時就覺得被人狠狠的扇了兩個大耳光,兩邊臉都火辣辣的。
誰能想到趙雪窩自己都不一定能中秀才,他兒子才十歲就已經是秀才了。
這不是開玩笑麼。
可事實就是如此。
這明明是譚祭酒自己看輕了人,趙雪窩什麼都沒說,卻好像趙雪窩難為了他似得。
不過這才報過名,離考核還有幾個月,譚祭酒心裡打定了注意,說什麼都不能讓趙雪窩的兩個孩子都通過。
他琢磨了半個月,還真被他想到了辦法。
如今國子監的學子很多,已經人滿為患。
以前國子監的規矩比較寬鬆,小到八歲大到四十歲的學子都有。
很多學子都沒參加過童生試就進了國子監。
先參加童生試。
之後再考鄉試,會試,殿試。
鄉試不過可以一直留在國子監,鄉試過後有三次機會參加會試,會試後還有三次機會參加殿試。
而鄉試、會試、殿試每三年才一次。
那些沒過鄉試的一直留在國子監,而過了鄉試的,其他考試又未必能過,有學子竟然在國子監讀了二十多年。
而國子監每年都會招生,出去的人少,進去的人多,這時間一長,國子監可不就人滿為患了。
譚祭酒以前就意識了這種情況,可他不願意管。
今年有了趙雪窩的事情,心裡憋了口氣就給皇上遞了摺子。
聲稱國子監學子太多,暫停招生一年。
皇上看摺子的時候,趙雪窩就在他身邊。
皇上求賢若渴,再者人才得像小樹苗一樣,每年都有增長才行,這一年不長,得什麼時候才能長成參天大樹。
趙雪窩注意到皇上好像有事,也想為皇上分擔些,「皇上,您是不是遇到了什麼難題?」
皇上把摺子遞給他,道:「譚祭酒說是國子監學子太多了,今年暫停招生一年。」
趙雪窩下意識的說道:「這怎麼行,我剛給元宵報完名。」
皇上沒想到趙雪窩的兒子都要進國子監了,「是麼,對了,元宵都通過童生試了,是可以去國子監了。」
趙雪窩一門心思要送兒子去讀書,忽然聽到這個消息,一時半會沒緩過勁來:「沒有別的辦法了?」
皇上也沒什麼好辦法,他把摺子放起來道:「容朕想想再說吧。」
家裡薛彩櫻剛給水笙挑了個聰明伶俐的婢女。
水笙說什麼都不要:「義母,我自己能做。」
薛彩櫻前兩天給水笙做了一條粉色的裙子,今天水笙穿的還是之前月牙穿過的衣服,薛彩櫻納悶道:「怎麼沒穿新衣服?」
水笙有些不好意思:「我怕穿壞了。」
薛彩櫻笑了:「你這孩子,如今正是長個的時候,那衣服留著不穿,等秋天該小了。」
水笙沒想過這個事,薛彩櫻的針線好,那裙子穿上和天仙似得,水笙生怕自己糟踐了,捨不得,疊的整整齊齊的放在柜子里,如今聽到薛彩櫻的話,生怕小了浪費了,趕緊說:「我一會就穿。」
水笙長得白潤,別看薛大岳人糙,可把水笙養的像大戶人家的小姐似得。
如今稍微打扮一下,那骨子裡的氣質透出來,更令人驚艷。
薛彩櫻喜歡極了,感嘆道:「義母如今事情多,不像以前,有那麼多時間做衣服,以後的衣服就得府里的繡娘做了,就連元宵和粽棕的,這幾年都怎麼做過了。」
水笙聽了感動,紅著眼眶道:「水笙謝謝義母。」
薛彩櫻又道:「這丫鬟也不是專門給你的,元宵和粽棕有小廝跟著,屋裡都是我在照顧,年年年紀還小,是我親自帶的,等再大一些,就給她分派丫鬟了。
你剛來還不知道,在我心裡,是把你當親生女兒的,就是這樣,和人家大戶人家的小姐還是沒法比,誰讓咱們是鄉下來的,也不敢和他們比,只要做到大差不差就行了。
所以,這個丫鬟就跟著你了。
還有件事,元宵和粽棕都在讀書,以後年年也會讀書,不知道水笙有什麼想法?」
水笙沒聽明白薛彩櫻話里的意思,這些年母親生病,她和爹爹能生存下來已經不錯了,哪有時間和銀子讀書。
想到元宵和粽棕都是有學問的,心裡羞愧,不由得紅了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