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謝韶知道自己在戰場上大概率沒什麼作用,但是她也得跟著去,萬一再夢見什麼,也好及時調整方向。

  不過她就算再怎麼著急也知道大軍不是說調就能調的,她有夢中的記憶,卻也知道自己不是帶兵的料,這會兒只能詢問,「此次便以明將軍為副將,整兵儘快出發。明將軍以為如何?」

  明盛這次倒沒說什麼,只是行了個軍禮,「王妃有令,盛不敢不從。若是儘快,三日後辰時即可出發。」

  元川剛定,本就留著兵隨時準備調動鎮壓叛亂,榆臨雖遠些,但兩天的準備時間足夠了。

  ……

  明盛從宮殿裡面走出來,兀地笑了一聲。

  王妃大概忘了,她手裡拿著帥印,大可不必和他商量什麼,直接下命令就是。

  軍令如山,就是王妃這會兒勒令他帶兵去打晟州,他也沒法子抗命。

  只是兵帶到了,結果如何,他可就不敢說了。

  反正明盛是從來不覺得自己能打過二兄的,要不然他也不至於在對方麾下乖乖效力這麼些年。

  他其實直到這會兒也不確定謝韶說的真假,但對方確實成功說服了他調兵。

  明盛倒也沒什麼擔心的,不管王妃到底在想什麼,但手段這麼軟,是玩不過他二兄的。真要報復,直接將大後方攪得一團亂,逼得他二兄不得不帶人回來,然後趁機做點什麼,可比現在好。

  只是她到底下不去這個狠手,沒法拿著整個元川城的人命去算計。

  弱點暴露的那麼明顯,簡直是任由人拿捏。

  想著方才的那一幕,明盛眸色深了深。

  美人燈下含羞……

  二兄倒也放心把人交給他。

  思緒轉了一圈,明盛倒也得承認、他確實不敢伸手。

  這個認知讓明盛有點不大愉快地「嘖」了聲,回頭望了一眼,月下宮殿重重疊疊,倒真的是個適合嬌藏美人的地方。

  二嫂倒也不必那麼妄自菲薄,先前誰都知道他二兄和郭融必有一戰,但是二嫂大抵不知道,開戰前郭融那邊洋洋灑灑寫了千餘字書信以示對王妃傾慕,並以郭氏趙國的後位許之。

  這可比什麼檄文都管用。

  元川的時候,他二兄親自帶刀上的最前線。

  現在……

  區區一個背靠胡人的田諒罷了。

  第44章 「結果」

  諸剡城雖然亂了一夜, 卻很快就控制住局勢。

  段溫帶的人不多,但是章恩陽叛亂同樣不敢大張旗鼓,用來埋伏的都是自己的親信, 以至於大多數將士仍舊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這倒方便了段溫接下來的行事。

  段溫沒有將事情公之於眾,反而故意壓下。

  如此故布疑陣,也是為了引得榆臨城的田諒上套。

  段溫這次只帶親隨護衛過來,可不僅僅是因為「信任兄長」。

  懷疑都已經產生,再談「信任」純粹是玩笑,段溫從來不賭人心的可能性。

  他這次帶這麼少的人來, 更多是為了降低另一邊的戒心,進而一石二鳥,在解決完章恩陽之事後, 順勢借著晟州的兵力滅了田諒。

  田涼此人背後是鮮卑的乞伏部落, 若是章恩陽一事沒有後者挑撥插手才怪。

  想著, 段溫唇角的笑意越冷。

  既然是和談,那就拿出點「和談」的誠意來, 比如……把榆臨給他送過來如何?

  ……

  王賓:「有個好消息,元川調兵了。」

  聽了這話,段溫有些意外的挑了一下眉。

  他沒打算從元川調兵,對付一個田諒而已, 晟州的駐兵足矣,不必鬧那麼大動靜。又為了攻其不備,他這幾日特意作出了章恩陽事成的假象,一切從元川來的消息都只進不出。

  這也倒算個線索, 但是——

  段溫皺了下眉, 「慶之不是那麼細緻的人。」

  留在元川的守將也沒有這麼心細如髮的。

  趙茂倒是有可能發現, 不過元川剛定,內里的事務一大堆,趙茂這會兒多半正忙得暈頭轉向,可沒心思注意這些。

  不管怎麼說,這次調兵都是個好事,有元川的配合,晟州這邊更像是出了「意外」,田諒的戒心該更低了才對。

  只是王賓說的是「好消息」,表情卻完全不像是如此。

  段溫猜到這事情有下文,瞥了一眼,示意對方繼續說下去。

  王賓瞧了瞧段溫那還算平和的心情,深吸口氣,謹慎地開口,「元川城定之後,周遭的不少勢力都來投奔,這事主公也是知曉。」

  段溫頷首。

  王賓又繼續,「其中一位將領,據說是因為主公當年幫他報了大仇,感念您的恩德、主動投入麾下。」

  段溫眉梢動了動,他不記得有這麼回事兒了。

  不過這種當不得真的藉口,聽聽也就罷了,實在不值得特意拿出來說道。

  王賓這會兒根本不敢對上段溫看過來的視線,他閉了閉眼,終於還是說出了那個名字,「他叫於植。」

  屋內的氣氛為之一滯。

  趁著段溫發作之前,王賓飛快地將事情的前因後果解釋清楚,「當年的李伯奕是被嚇死的,於植只是用他的屍體泄了憤,這人知道王妃與那人是『故交』後,親自來請罪。王妃大度並未與他計較,還允諾了他『宣德將軍』的名號……只是到第二日,元川便預備調兵北上,此次北上大軍乃是王妃親率,明將軍為副,據說是因為榆臨來使冒犯了王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