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到時候謝娘子會怎麼樣呢?

  是繼續委屈求全?還是氣急了罵他?亦或是忍不住哭?

  他哪一樣都想看。

  心底惡劣的念頭一個接一個地往上冒,但是終究還是捨不得近幾日來裝出的溫良守禮(王賓:?您再說一遍!)的皮,段溫只略帶遺憾地壓下。

  他開口道:「明日讓葛醫再過來看看罷。若是情況好些,這藥倒也不必再喝下去。」

  謝韶:!

  還有這種好事兒?!

  幸福來的太突然,竟讓人生出了暈乎乎的不真實感。

  對上謝韶驚喜的目光,段溫莞爾,又提議:「今日趕巧,旁邊駐紮了一支商隊,裡面或許有什麼新奇的貨物,謝娘子可有心去看看?」

  剛剛得知好消息的謝韶這會兒正是心情極好的時候,對段溫的這邀請自然是滿口答應下來的。

  段溫說的是「旁邊」,但是其實這商隊離他們的紮營還有一段距離。

  遠遠看見段溫這邊帶著人過去,那商隊肉眼可見地騷亂了一陣子。

  就在謝韶猶豫要不要過去的時候,商隊裡面出來一個滿臉帶笑、看面相就很可親的中年胖子。

  來人極殷勤地迎了出來,上來就行了個大禮,很難想像這胖子拖著這麼一個笨重的身體、行動居然如此靈活。

  在被段溫隨手揮起來之後,這人又是躬著身子極盡卑微諂媚之態。

  「於此靈山秀水,萬幸得遇段公,實乃仆莫大的造化。仆本該親前往拜謁,卻不想勞段公大駕,實在是惶恐至極、惶恐至極!」他說著,又是誠惶誠恐連連作揖,「仆此次自東萊而來,帶了些當地的土貨入長安,段公若有什麼看上的,儘管拿去。」

  謝韶:「……?」

  這和她預想中的過來看看似乎不太一樣。

  這真的不是強搶嗎?

  陶智雖然極盡放低姿態,但是一直偷眼打量著這邊的情況,自是注意到了謝韶這一言難盡的表情。

  這人也是個人精,腦子一轉就明白了這情況。

  以段柱國的能耐,實在犯不著對他這一支商隊動刀兵,但凡段氏透露點意思,多少巨賈願意傾家蕩產舉族投奔,他陶氏雖有些家資,但是到底還是層次不夠,實屬走門路人家都看不上的小商販。

  這也是為什麼陶智敢大著膽子駐紮在這附近。

  小憩的獅子是不會在意旁邊有螞蟻爬過的,他這麼一支走商在段氏看來跟螞蟻也沒區別了。

  不過雖是如此,陶智也不敢擅自行動,駐紮前是攜重禮去拜見過的。只是他們的等級顯然夠不上段氏的門檻,碰壁後悻悻而歸,但禮雖沒送出去,人家也沒趕,陶智這才壯著膽子留下。

  卻不想這一留竟留了個潑天機緣出來。

  ——段溫竟親自過來了!

  天上掉餡餅若是太實心,可是會砸死人的。

  陶智一時也料不好這是福是禍,但是瞧見段柱國身邊帶著的美人,他才恍悟:恐怕關鍵不在於段柱國,而是在這位小娘子身上。

  多半是段柱國為了討好美人,才屈尊來他這地界。

  好事!大好事啊!

  能教段柱國如此上心,這美人也必定極受寵愛。

  若是此次能得了這美人歡心,讓人吹吹枕邊風,他陶氏也能扶搖直上了啊!!

  這世道,就算有多少家資,也不及有兵的硬氣。

  更何況是段氏的兵。

  若是他真的能搭上這此機會,日後這北地行商,他陶氏絕對是響噹噹的天字第一號了。

  一步登天的機會近在眼前,陶智連呼吸都急促起來。

  只是到底理智尚在,想起方才美人瞧著仿佛不太高興的樣子。

  這年頭敢在外面走南闖北的,一顆玲.瓏心少說也有七竅,陶智轉眼間想透了癥結所在。

  這美人瞧著舉止不凡、出身定不一般,大抵是哪家小娘子養在深閨,少見外頭這直白奉承的場面,反倒是覺得段柱國是以勢壓人了。

  殊不知,這段氏哪裡還需要「壓」啊?!

  只要有「勢」在,多少人上杆子求著去踮腳。

  雖說這美人心軟,於他是大大的好處,但是若是對方因此對段柱國生隙,恐怕他有八條命都不夠填的。

  想到這裡,陶智立刻話鋒一轉,「小娘子莫要誤會,我等在北地行商,誰人不知段公名諱?當年石立之亂,幸得段公平定,整個長安、整個大齊都感念其恩德。陶某雖一介市井兒,但也感段公大義,莫說只是一次走商的貨物,便是將全副家財贈予段公,也是應當的。」

  陶智這麼說著,頗自得於自己急智。

  這種「大英雄」、「大將軍」的事跡,小娘子當是極愛聽的。

  謝韶:「……」

  這瞎話編的,她一個沒有記憶的穿越人士都聽出不對了。

  第9章 定情曲

  陶智的話和謝父那日說的「勤王救駕」倒是對上了。

  但是「感念恩德」?

  謝韶覺得這是開玩笑。

  要是真的「感念」,謝府上下會把她這次嫁人生生變成「治喪」的架勢?

  謝父的態度還可以說是朝堂上政見不合引發的伐異問題,那包括玉簟在內的謝府下人的表現可就沒法解釋了。

  謝韶猜段溫救了長安或許是真的,但是在裡面充當的絕對不是什么正面英雄的形象,起碼對於大齊的朝堂是如此,說不定就是哪位能人提的「驅虎吞狼」之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