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難怪被人陷害進了大理寺,這模樣兒,多招人嫉恨!」

  「難怪皇上這麼寵著!這要是我媳婦兒,我還不得成天菩薩娘娘似的供著!」

  「可聽見了?」 祁鈺聽見這話覺得實在有趣,垂頭低低笑了幾聲,也帶著哄她樂一樂的心思。

  吩咐身後的夏光:「傳朕旨意,晉瑜昭儀為瑜妃。」

  知道她的心結,索性當著百姓們的面,朗聲重複了一遍旨意:「舊案不明,太傅沉冤多年,朕已著令六部開堂重審,賜尚方劍立於衙堂,不得偏私枉法,百姓皆可督之。

  明丹姝心中亦受震動,他當年的默許之舉雖不能提到明面上,但將朝廷內鬥公諸於眾,可見他清明吏治的決心。

  按下心裡的不解,當著眾人的面行了大禮:「臣妾替明家謝皇上恩典。」

  此言一出,滿座譁然,由百姓監審的案子這可是大齊開天闢地的頭一樁!議論紛紛,無人不感嘆皇帝賢明果決,更是做實了明丹姝的寵妃地位!

  作者有話說:

  第86章 攻心

  「家主, 刑部和中書眼下盯上了徐家,咱們是不是要聯合佟家扶他一把?」 吳家中廳高朋滿座,有朝廷各部平時不顯山不露水的朝臣, 也有養在門下的幕僚人才。

  「扶什麼, 於公於私,皇上想收服明家為己用,都要做出個樣子來。」

  吳非易可不信皇上冒著有損自己名譽的風險替明家翻案,他若真愛重明家至此,當年便不會為了世家狠心舍了明章。今日又做起這番禮賢下士的姿態,不過是權衡利弊後的取捨罷了。

  於公, 財政上,明家手裡握著成平票號,又有原邑黃氏一族的支持, 和徐鴻手裡的鎮海錢莊打了近一年的擂台, 勝負已分;再說西北軍權, 無論皇上舍不捨得,在鄭窮倒了、驃騎將軍府退隱這樣的軍政條件下, 明繼臻是眼下可用之人當中風險最小的一個;最後是朝務,劉閻歸朝後,明章的舊部找回了主心骨,季家潦倒, 徐鴻四面楚歌。

  明章,的確是布棋的高手…當年他死後,明家看似沒落,實際上庶族這一方的勢力盤根錯節都由明家拉扯著, 而明丹姝就是能使枯木回春的那一滴仙露!

  皇上與世家你死我活沒有退路, 在這時候不想大齊內亂, 必須要安撫明家!

  於私…他也拿不準,這位皇帝對于丹姝的情分和利用各占幾分,他既希望明丹姝得意,心裡又蠢蠢欲動的不甘不舍。

  回神,若有所思道:「吳家,是時候與他們割席了。」

  「家主,這時候放棄徐家是不是早了點?」

  過去常跟在老家主身邊的幕僚開口,打量著吳非易的神色,總覺得這位新家主…手段雖然了得,可做事全無章法,與世家更是不親近。

  委婉道:「畢竟佟家還沒表態,只是丟了個最沒用的季家,眼下徐家有錢、吳家有人、佟家有兵,皇上即使要給明家臉面,但高舉輕放也不一定。」

  「佟伯庸怎麼樣了?」

  「說起佟家也很奇怪,自打佟伯庸唯一的兒子在畫舫溺水身亡後,佟家並未照規矩過繼旁枝,反而私下裡緊鑼密鼓地似乎在找人?」

  吳家素來以情報見長,在眼下這風聲鶴唳的時候更是死死盯著佟家的動靜。

  「找人…」 吳非易腦子裡一閃而過些很久以前的疑惑,沒來得及細想便被打斷…

  門房進來:「家主,有位翰林院的程大人登門拜訪。」

  「非易兄!別來無恙啊!」 說人人到,程青山閒閒逸逸進來,一身官府顯然剛從翰林院下職回來。

  環顧四周正要離開的人,非但不避諱,反而大大咧咧挨個打招呼:「李大人、周大人、錢大人…」

  等到中廳只剩他和吳非易兩個,嘖嘖稱奇:「這些朝上渾身正氣的老東西,原來竟都是你吳家的人!真是深藏不露…」

  「真正深藏不露的,是程兄你才是。」

  吳非易接上方才所想,忽然笑了,難怪…當日太極殿前,他初見程青山時便覺熟悉。

  「我才想到,二十六年前佟伯庸曾娶過一莊戶女子並生下長子,後因佟家宗族反對不得已休妻另娶高枝。」

  「說來巧合,我與那孩子還是總角之交。」 他那時是寄養在嫡母身邊的隱忍庶子,與那位出身卑微不受看重的佟家長子,倒是志同道合。

  「只怪你貴人多忘事,眼下才認出我來!」 程青山坦坦蕩蕩承認,還不忘抱怨。

  還老朋友呢!分明殿試那日都沒認出他來!

  「要回去認祖歸宗了?」 他這時候露臉,哪還有什麼不明白。

  「我本不想回去,奈何…」 程青山搖頭失笑,無奈道:「欠了明太傅的恩情,總是要還的。」

  點明來意:「你在京中,替我照顧好宮裡那位。」

  「替你?」 吳非易挑眉,不認同。

  「不是我的,也不會是你的。」 程青山灑脫得很,縱有情意也從未宣之於口過,相伴一程足矣。

  「可用我借些人手給你?」 吳非易不置可否,神情淡淡顯然不願再提。

  「不用。」 程青山沒眼色似的,繼續調侃:「皇上正愁抓不著你的把柄呢!」

  長樂宮,皇后這月第六次召太醫,旁人孕期都是面色紅潤,她卻面色如金紙,氣虛血虧…

  「孫景,你說實話,本宮腹中龍胎可安穩?」 只短短几句話,便說得上氣不接下氣,顯然被腹中胎兒耗空了氣血般。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