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沒有男性奮鬥史中的忍痛切割,有的是女性與生俱來的人文關懷與柔性智慧。

  就像是水一樣,一點一點浸潤到深處,潤物無聲,滋養了無數的生命。

  尤其是在看到陶嬌杏從事『助農事業』的那些篇章,《時代周刊》的主編目光越來越凝重,因為在他的認知中,這些事情應當是政-府去考慮的,而很多政-府都沒有做到這一步——去幫助貧窮的人找回價值。

  多數政-府要麼是對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群視而不見,要麼是發放一定的救濟金,讓那些社會底層的人像是寄生蟲一樣沒有尊嚴的活著。

  陶嬌杏做的『助農』,是帶領那些生活在苦難中的人重新找尋生活里的陽光與愛,找回自身的價值與意義。

  每一張照片上那閃著光的眼睛與笑容,都給了《時代周刊》編輯部這些人無與倫比的震撼。

  《時代周刊》的主編原先還想著從十二本《探索人與自然的神合》中選一本出來刊登出去,可是在全部看完之後,他內心的震撼無時無刻不在告訴著他,如果不將這十二本書呈現給全世界的讀者,那將是他從業生涯中最大的敗筆,也會是他用一生的愧疚來洗刷的遺憾。

  主編親自執筆,極盡他能想到的所有問題,與陶嬌杏一一交流完畢,記了滿滿三個本子的素材,這才回返美利堅。

  臨走前還給陶嬌杏承諾,《時代周刊》髮型這些訪談與書籍時賺取到的資金一分都不會留著,會全部匯入陶嬌杏的帳戶。

  同時他們還PUA了陶嬌杏一把——之前獲得年度人物榮譽的人都是把這些所得資金捐助出去的。

  陶嬌杏心思一轉,覺得自個兒也沒必要盯著那點出版費,略微斟酌過後便與《時代周刊》成立了一項基金——專門資助世界範圍內的頂尖科技成果。

  至於評選專家,當然是邀請各個領域的頂尖人物了,不求華人占據全部席位,因為這本身就代表著不公平與不公正,只求華人能夠公平公正地參與到這些屏評比、評選中去,能與全球精英人士同台競爭。

  第103章 辦大學

  身為一位華人, 陶嬌杏被評選為《時代周刊》的世紀人物,這是蠍子粑粑——獨一份。

  更別提陶嬌杏還獲得了一個人出版的書籍就比其它人加一塊還多還厚的殊榮。

  憑藉《時代周刊》的影響力,陶嬌杏的名字一下子就在歐美風靡了起來, 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買書的行列中去, 然後被那細膩的文筆與感人至深的故事所打動。

  尤其是看到萬物集團助農時的篇章——陶嬌杏用極其深刻的筆觸寫了鼓勵種植農作物、經濟作物等植物對於保護環境的好處, 還給算了一筆帳,每多一畝林地, 就能為保護臭氧層與保護冰山不被融化而做出多大的貢獻……

  歐美人的保護環境之魂立馬就被點醒了。

  那些社會福利保障制度好一點國-家民眾對此的感受還不算太深, 那些福利保障差的國-家的民眾看書看著看著就得了紅眼病——如果不是自家政-府把萬物集團驅趕出市場,萬物集團會撤掉櫃檯嗎?會解聘員工嗎?

  如果萬物集團還在, 那自己買個東西還需要跑去那些萬物集團櫃檯還開著的國-家去買?

  而且不是只要去買就一定能夠買到, 因為萬物集團按照自家政-府的要求,直接減少了百分之六十的貨物供應, 很多好東西搶都搶不到,想買只能漂洋過海地去找代購!

  有人實在忍受不了這些愚蠢的政策,扛著旗幟扯著橫幅就走上了街頭。

  他們呼喚萬物集團回歸市場, 呼喚政-府解除對萬物集團的禁令,呼喚萬物集團將僅限於華夏的助農活動推廣向全球, 為全人類的繁榮做出貢獻。

  為了保住自家國內工廠生產線而殫精竭慮的各國政-府:「……」

  麻了。

  一隻蝴蝶扇動了下翅膀, 沒想到就引燃了一大片的風暴,而且這風暴還呈現出愈演愈烈的趨勢。

  為了平息民眾的憤怒,歐-聯-邦只能派出專員來找萬物集團商談, 希望萬物集團能夠重返歐-聯-邦市場, 但也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

  1.開放優質食品出口;

  2.生產線與生產技術向歐-聯-邦內轉移, 保證當地的就業率不變;

  3.在歐-聯-邦生產的產品需要保證稅收符合當地的法律;

  4.萬物集團在歐-聯-邦所有盈利產生的淨利潤的百分之十用於歐-聯-邦內的公益事業, 包括但不限於公共教育事業、公共衛生事業、公共建設事業等。

  這四條要求帶著大段大段的說明呈現到了陶嬌杏的辦公桌上。

  陶嬌杏仔細看完, 樂了, 「好傢夥,求人還放不下身段,在這兒頤指氣使地裝什麼洋大人呢?」

  萬物集團海外事業部的員工每天都會像總部匯報海外的情況,那些游-行事件陶嬌杏清清楚楚,海外民眾的呼籲她也知道。

  這事兒還真不好辦。

  她要是拒絕了歐-聯-邦的要求,難免會被歐-聯-邦倒打一耙,說是萬物集團沒有重返歐洲市場的誠意,將民眾的怒火轉移到萬物集團身上。

  她要是答應了,那未免太過卑微了些,這四條要求,哪一條不是給萬物集團劃定條條框框?哪一條不得給她定規矩?

  「還是得迂迴一下,把這個皮球給踢回去。」

  陶嬌杏回頭就給了歐-聯-邦專員的答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