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陶嬌杏聽著這兩位編輯嘀嘀咕咕的話,插了一句來表達謙虛,「其實華夏還有很多需要發展的地方,你們看到上-海比紐約新,是因為紐約已經建設了幾十年,而上-海最新的那些建築都是這十年內建的。」

  想想當年滿清王朝派人去美利堅訪問時,看到那高樓大廈,看到那車水馬龍,估計也是和《時代周刊》編輯部的人來到華夏一樣,恍恍惚惚了一整路吧。

  明明只是出了個國,卻感覺進入到了一片新的世界。

  《時代周刊》的主編對自家這麼沒見識的員工有些無語,回頭看了一眼,滿臉微笑地同陶嬌杏說,「陶,我們進入正題吧。」

  陶嬌杏自無不可。

  她讓人把提前準備好的書稿拿了進來,挨個兒分發給《時代周刊》的編輯。

  這些人原先以為會是每人一本,沒想到居然是每人一摞,足足十二本。

  陶嬌杏在這一套《探索人與自然的神合》中,以故事性的文筆摻雜勵志雞湯以及人生感悟的手法,將自己的自傳與回憶錄寫的無比詩情畫意。

  有些內容寫得沉重而深刻,就如同夏天的雷雨,有些內容又寫得輕鬆寫意,好像過盡千山的春風,以一種不緊不慢的調子將讀者的胃口穩穩噹噹地吊住,直到看完一本書再打開另外一本……

  陶嬌杏也不急,她早就做好了等《時代周刊》編輯部的人看三天的準備。

  她拿出叫宋紅琴提早準備好的紙筆來,構思『助農』產業的一環。

  ——————

  『助農』產業已經穩步推進開來,單單是食品加工廠,萬物集團旗下就添了七百多家。

  這些食品加工廠均是靠近食品產地的,經過或簡單、或複雜的製作工序後,能夠長途運輸的食品靠著供銷總社的渠道,流通向全國各地。

  這會兒就彰顯出了陶嬌杏當初收購供銷總社的遠見。

  供銷總社在萬物集團進行了徹徹底底的改革,去除了那些臃腫的部分,刪繁就簡地處理成了三塊業務——從原產地收購、途中轉運郵寄、銷往全國各地。

  這三塊業務給萬物集團帶來的收益不是最多的,但業務量卻是最大的,也切切實實地盤活了鄉鎮的經濟。

  通過食品廠這種聽起來沒多少技術含量的工廠,將鄉鎮也連結到了全國的經濟版圖中去。

  而且萬物集團旗下的食品加工廠在設置時都選取了就近原則,哪裡離食品原產地近,就把廠子開在哪裡,就近採集,就近收購,就近招工,就近推動優質品種的培育與種植……食品廠的稅收交到了當地政-府的錢袋子裡,當地政-府手頭有了錢,自然就有了修橋修路的資金。

  老百姓不僅能靠賣自家種植的經濟作物賺錢,還能進廠打工掙工資,每一份收益都不低,口袋自然是一天比一天鼓了起來。

  存款多了,自然就有錢消費了。

  消費的人多了,各種產品運過來也都能賣得動了,小商店也就跟著開了起來。

  城市與鄉鎮的差異就在這一日一日的靠近中逐漸消弭。

  ……

  陶嬌杏這會兒著手設計的,是圍繞那些已經辦起來的加工廠去建設家屬住宅區以及匹配的教育、醫療資源等等。

  她深思過城市與鄉鎮的差異,衣食住行上都有差異,但最直觀的表現是『住』,鄉鎮人口住的普遍比不上城市。

  住的地方分散了,供暖方面耗損就多了,原本燒一個大鍋爐就能供應一整片的暖氣需求,分散到農村需要家家戶戶都燒煤炭,黑煙從天亮冒到天黑……

  陶嬌杏打算圍繞著食品加工廠設計一批家屬住宅區,這樣不僅方便員工上下班,而且也能採用集中供暖等方式,員工日常出行也不用走那麼長的土路了,能走食品加工廠自費續到公路上的柏油馬路。

  這事兒推行起來很有意義,更關鍵的是,陶嬌杏還打算滿足一下自己的需求。

  她想在華夏大地上重現出五千年文明的積澱,不希望這片土地上的文明都被幾乎一模一樣的高樓大廈給吞沒。

  放眼上-海、首都、大-連、沈市,這些城市中現如今最發達的片區,幾乎都是歐美建築風格的翻版,看起來確實時髦與科技版並存,但未免略顯單調了些,而且居民居住的房子,本身就是天地間的一道風景。

  陶嬌杏之前收集過各地的風土人情和地方志,見過各地曾經最輝煌的文明,唐風、宋風、元風、明風、清風,甚至還有魏晉南北朝風、風……雖說不能完全複製這些歷史中的璀璨,但想要在外觀設計上做一些還原,還是不難的。

  而且文化的傳承,並不僅僅意味著一成不變的墨守成規,還意味著不斷結合當下人的審美去在原先的基礎上不斷演變,追尋更符合當下習慣的美。

  讓現在的人都學古代人去住茅草屋,那不是傳承文化,那是文明的退步。

  ——————

  《時代周刊》編輯部的人看書挺快,第三天上午的時候就看完了陶嬌杏提供的那十二本書。

  原先,他們給陶嬌杏貼的標籤是關注到了女性的美,幫女性重振自行、找回自我價值等。

  在看完這十二本《探索人與自然的神合》後,他們看到的是女性在社會進化中的思考與努力,是有別於男性奮鬥史的女性奮鬥史。

  步伐不算激進,但每一步都走得很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