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位於大-連的海-軍駐地是知道陶嬌杏搞造船廠的真實目的的,一直都提防著陶嬌杏搞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稍微有點風吹草動就會來找陶嬌杏『喝喝茶』。

  畢竟國防安全容不得半點的馬虎與大意。

  聽說陶嬌杏要減少與濱海理工大學的合作資金,轉頭自個兒另起爐灶單幹,海-軍駐地的專職人員立馬就來申請聯合合作了。

  名義上是『聯合合作』,實際上是展開什麼工作,雙方心裡都清清楚楚。

  陶嬌杏借著這個機會,狠狠敲了個竹槓——你們不是想找人來盯緊我們的一舉一動嗎?沒問題啊!既然要合作,那就掏出你們珍藏的人才來吧!

  至於海-軍駐地的那點兒技術……陶嬌杏摸著良心說,還真看不上。

  一點都看不上。

  她這些年坐鎮在大-連海邊,採集到了各式各樣的敵方派來的『水下刺客』,有美利堅從亞洲基地派來的高精尖設備,還有八嘎國愈挫愈勇的設備……她不僅照單全收了,還利用研究區對這些設備中蘊含的技術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以及拓展與挖掘。

  最重要的便是拓展與挖掘。

  陶嬌杏手裡捏著的技術拿出來足夠保證世界核-平了,只是她空有技術,還沒來得及量產。

  造一個保證世界核-平的大炮仗得花多少錢?

  那是國-家機器應該操心的事兒,壓根不是個人的財力能負擔得起的。

  陶嬌杏打算借著海洋的遮掩,把一些高精尖的技術適當地下放到重工設備研究院,讓重工設備研究院做做逆向研究,把這些技術從理論引入到現實中來。

  要是有人問她樣品是從哪兒來的,她就說是從海里撈的。

  ——————

  一如當年的美利堅完成載人登月之後,科技水平就直接猛竄了一大截一樣。重工設備研究院在全國範圍內招攬了一群高學歷人才,回頭就聽說食品廠那邊從海里撈出了大寶貝,都沒往濱海理工大學送,直接送到了重工設備研究院來。

  一群群人才針對捕撈到的設備開始了逆向研究,嘗試著破解這些高新設備中的技術積澱與秘密。

  等到破解成功時,收穫的可就不只是這一套完整的技術了,而是與這項技術沾邊、掛鉤的各項技術的衍生。

  重工設備研究院一開始是造船,後來造其它種類與功能的船,往大了造,往豪華了造,順帶著還搞出了潛水艇。

  在海上的設備琢磨得差不多的時候,重工設備研究院又開始造陸地上跑的裝甲車……

  明面上是一家民用企業,實則做的大多都是軍工生意,還有一些不能說的技術,在逆向研究成功的那一天開始,就已經被送往了中央技術研究院。

  正是號稱這個星球上最高效的能源利用模組——核-動-力。

  重工設備研究院逆向研究完成的是裂變核-動-力,目前正在深入研究聚變核-動-力,後者要遠勝過前者。

  而老百姓所以為的東方重工,就是一個造車的,農用機車,大巴客車,私人小轎車,統統都造,短短几年時間,掛著東方重工標識的車就出現在了全國各地。

  只要不是重工設備研究院自己爆料,沒人能想到這個專門生產車輛的企業,還有另外一副面孔。

  ——————

  香江的回歸,就好像是打開了一扇窗戶,其它國-家流行的風也都通過這扇窗戶吹進了國內。

  彼時的陶嬌杏也迎來了一群來自首都的客人——農業部的一把手親自帶隊,來到大-連的東方重工進行考察,希望能同東方重工簽訂一個大額訂單,通過訂單數量來壓低單價,藉此實現農用機車在鄉村的普及。

  農業部的領導都是上達天聽的高層,人家主動來談訂單,陶嬌杏的底線就是不虧就行,適當地喊了兩次價,便將大額訂單給簽了下來。

  達成合作之後,就算是自己人了。

  陶嬌杏這才敢問農業部的一把手,「苗老,怎麼突然下這麼多的農機訂單?是糧食不夠吃?糧食安全出問題了?」

  苗老笑著反問陶嬌杏,「我們國-家的糧食,什麼時候夠吃過?」

  這話一下子就把陶嬌杏給問住了。

  她在苗老的目光中,有一種無所遁形的羞愧感。

  是啊,她這問題與『何不食肉糜』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是她自己好日子過了十大幾二十年,身邊的親戚朋友也都跟著發家致富了,哪怕是每天見面的員工,也靠著在萬物集團工作的薪水過上了中產以上的日子,以至於她都忘了——外面還有很多的人吃不飽。

  國民距離全面小康社會還有很長的路需要走。

  陶嬌杏在心裡打了個腹稿,同苗老說,「農機的投放,很難影響到田地的實際收成,甚至利用了農機去耕作收割,產量還不一定會有人力種植收穫得多。農機的意義在於便捷和開荒……國-家之前已經在東三省進行了全面開荒?這次是打算,去西部大地上了?」

  陶嬌杏有些擔憂,據她所知,西部大地相對貧瘠,氣候也乾燥少雨,種植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水果樹還行,想要給全國人民種口糧,那些土地還是差點意思的,尤其是沙地,只能種個西瓜了。

  作者有話說:

  我不立flag了,臉已經被flag一遍一遍地打腫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