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原先不認真聽的課,這會兒都『報應』到了胖仔身上,拉著胖仔從頭問到尾,不過胖仔的耐心很好,給講的很細緻。

  被月牙兒拖下水的胖仔也被迫開始了攢錢之路,他原先鬧騰著陶嬌杏和謝挺給他買機械模型,陶嬌杏擔心機械模型傷到月牙兒,就給胖仔畫了個餅——過年的時候再買。

  這會兒知道自己考的成績好了就能賺到零花錢,胖仔決定不吃親媽畫的餅了,他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月牙兒磨磨蹭蹭了兩天,見陶嬌杏是真的『偏心』了,只『偏心』努力的孩子,同樣是考試,她的成績沒達到85分,陶嬌杏就真能一分錢都不給她,而她只能親眼目睹她哥做一張試卷就賺到了二十塊的零花錢。

  還得聽他哥的豪言壯語——「媽,這樣的試卷,我一天能做十張!」

  陶嬌杏嘴角直抽抽,決定回頭挑一些難度比較高的試捲來。

  倒不是為了省錢,她不差這點兒,主要是想打壓一下兔崽子的囂張氣焰,要是不讓他見識一下難題長啥樣,他真以為自己是天才了。

  作者有話說:

  今天還有兩更,第二更應該一小時後能放出來,然後搬會兒磚,晚上回去之後碼三更。

  第94章 羞愧

  陶嬌杏有心多盯一陣兒胖仔和月牙兒的學習情況, 可奈何身上的擔子太重,壓的事情太多,實在沒辦法長時間地待在家裡。

  好在東北牧場、東北藥廠、東北電子廠這些裡面培養的人才都已經差不多能獨當一面了, 不然陶嬌杏覺得自己就算有三頭六臂都不夠忙的。

  九七年的春天一眨眼就到了。

  東南沿海吹來了新的風向, 陶嬌杏乘著東南沿海那兩塊經濟特區的風, 搞了一件大事——將自家名下的企業與工廠整合了一下,成立了萬物集團。

  萬物集團的英文名字也定了下來——Group of Nature and Future。

  萬物集團的定位是紮根自然、面向未來。

  旗下主營的版塊一共四塊, 按照營業利潤的高低排序:

  最賺錢的是東北藥廠, 更名為東方藥業,雖然成立時間很晚, 但憑藉藥物的巨大利潤, 已經成為了萬物集團旗下盈利最高的企業;

  其次是由東北護膚品工廠演變而來的日化廠,更名為東方美學, 主要還是宋紅琴與史古生牽頭在做,已經整合了全球市場上95%以上的護膚與彩妝品牌,是當之無愧的龍頭, 目前已經進入了『內卷』階段,旗下的各個護膚品牌之間互相爭奪資源、爭奪市場, 盈利層層拔高。

  宋紅琴見東方美學被東方藥業趕超, 深受刺-激,已經不再局限於在護膚品和彩妝品這一畝三分地上賺錢了,她開始探索、尋找新的產業邊界, 以及布局香水、服裝等行業。

  由東北牧場更名為的東方食源是陶嬌杏和謝挺發家致富的根, 因為陶嬌杏和謝挺暫時沒有向海外拓展業務的想法, 因而競爭不過在全球範圍內斂財的東方藥業與東方美學, 可營業額也不算低, 在全國食品行業都是首屈一指的龍頭巨擘, 如今也在積極開拓新的業務,瞄準的是果蔬製品。

  發展最慢的版塊是東方電子,發源於陶嬌杏從八嘎國和西八國收購的那些小家電工廠,距離高端晶片製造業還有一眼望不到頭的路需要走,可在陶嬌杏壕無人性的注資以及同濱海理工大學的技術聯合研發下,也已經長成了參天大樹,在國內大城市中占據了一席之地。

  全國人民的平均收入水平還是不夠,多數人家連點燈的電費都覺得貴,覺得心疼,自然不會花錢買更耗電的電器,因而東方電子在鄉鎮市場的發展十分『不盡如人意』。

  好在陶嬌杏不心急,她知道這塊市場遲早會發展起來,屆時那些已經積攢了很強技術的品牌下場,新入局的工廠連順風吃屁的機會都沒有,只能靠山寨技術做次品、做『平替』起家,這才捨得掏出錢來砸技術,為未來下注。

  這是放長線釣大魚的戰略。

  還有一個正在籌備的版塊,叫東方重工。

  陶嬌杏砸在造船研究上的錢已經數不清了,大幾千萬總有,砸的陶嬌杏自個兒都有些肉痛了,如今總算等到了成果。

  濱海理工大學已經完成了一套全部製造工藝,雖說還無法實現萬噸級大船的製造,可大幾千噸的是能造了。

  這份科研成果的突破,就像是用魚鉤拋給了陶嬌杏一塊新鮮的誘餌,把原本都沒多少耐心的陶嬌杏又給吊住了胃口。

  就憑這成果,陶嬌杏還得繼續往裡面投錢。

  可陶嬌杏的心裡已經沒那麼信任學術界了,她出錢在濱海理工大學裡面建設了一棟大樓,專門給船舶製造研究用,還藉助海外關係買了不少的設備,每個月都會給在裡面工作的研究人員發放額外津貼補助。

  在滿足了這些條件後,仿真區里就出現了那些研究人員的百分比進度條。

  一個超過90%的都沒有,就連達到80%的人都屬於鳳毛麟角,多數都在60%-80%的水平線上……如果是放在萬物集團旗下,這些人都難逃一份辭退信。

  陶嬌杏在接收完濱海理工大學提交的技術資料後,續簽合同時,直接少了一個0,資金規模縮小為原來的十分之一。

  同時,她向那些仿真區里給出的百分比接近80%以及超出80%的人發出了邀請。

  她打算在東方重工的旗下設立一個重工設備研究院,自己招人自己做,秉承著狼性文化的精神,通過充足的經濟獎勵來刺-激這些高學歷人才都忙活起來,不要整天都上一天班摸半天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