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個院子住著,那矛盾多的,罄竹難書。

  就像村民嫌棄老知青那般,老知青也嫌棄新知青是拖累,是禍害 。於是新老知青住到一起那就真是麻煩不斷,累得生產隊的隊長和支書們心力憔悴。

  最後無法,生產隊就養成了一個傳統。

  什麼傳統?

  那就是這一年如果輪到這個生產隊接收知青,那這個生產隊就會在村子裡給新來的知青批一塊地,趁人沒來前蓋上三間屋子,再用籬笆給圍個院子。

  三間屋子,東西兩間是男女知青宿舍,中間是連著兩間宿舍的外屋地。

  這裡的外屋地不算真正意義上的堂屋,準確的說法應該是廚房。

  說廚房,是因為這邊的建築都是挨著窗戶壘的火炕,所以裡間壘了火炕後,外屋地正對的地方就會疊個可以燒炕做飯的灶台。

  而有灶台的地方,叫廚房總是沒錯的。

  分給司南和柴簡三人的屋子就是這樣的格局。

  推開外屋地的門,左右各一個老式灶台。兩個灶台中間有一米左右的過道,加上兩個灶台的,外屋地差不多有三米寬。

  外屋門正對著的牆,東西各擺一個叫碗架子的廚櫃。

  從門口到碗架子後面的牆,這個距離應該就是整個屋子的寬度了。司南目測了一下,整間屋子縱深應該也就三米左右。

  走過灶台,再走三五步是進裡屋的門,進去後,裡面除了一張三米大炕外,就什麼都沒有了。

  當然,這樣的環境已經比想像中的好很多了。

  炕上鋪了張草編的蓆子,不過上面都是灰。司南正準備打水擦炕的時候,生產隊的隊長帶著老支書和會計就來了。

  第11章

  司南聽到聲音,連忙整理了一下衣服,便從東屋出來了。

  她是最後一個出來的,出來的時候柴簡烏明三人都已經站在房門口與來人說話了。

  人是王鐵柱帶來的,聽他介紹,知道面前的兩個陌生男人里,五十多歲的那位是二隊的老支書,叫章恩河。另一位年輕些,帶著眼鏡的男人是二隊的會計也是二隊的計工員朱平安。

  倆人先代表生產隊和去縣裡開會的生產隊隊長蔡根生表示了對知青的熱烈歡迎,隨後又說起了他們三友村和二隊的一些情況。

  不管當初給知青單獨蓋房是什麼原因,但人家現在就能指著房子理直氣壯的說這房子就是他們歡迎知青的心意。

  若不是真心歡迎,能蓋新房子嗎?

  不能吧。

  老支書說完生產隊的現狀以及一些對知青的基本要求後,又說起了隊裡知青都住的比較零散。「知青紮根農村就是要融入到村民中去,這也是響應國家號召嘛。」

  可司南聽到這裡,卻心下明白的挑了挑眉。

  這是一邊借群眾的眼睛監督這幫子知青,一邊又不動聲色的分化這幫知青,不叫他們扎堆呢。

  老知青知道回城渺茫,又逐漸適應了這裡的生活,被周圍村民影響,為了口糧懶得折騰。

  新來的知青都是同批同年的住在一起,自然的讓這些知青產生了小集體意識。有了這樣的意識,前面的老知青和後來的新知青,就被人潛意識的排除在自己人之外了。

  如此這般安排後,就是有那想要鬧事的,不說初來乍到,就只是人單力薄這一條,也干不過這些地頭蛇。

  其實說開了,這不就是溫水煮青蛙嘛。

  好在司南從不敢輕視任何人,來了這裡後又因為曾經看過的影視裡面對這個時代的描述而心存敬畏,所以這會兒老支書帶著朱會計一會兒一個甜棗,一會兒一個棒槌的敲打,她都能毫無壓力的接下來。

  一直到天色徹底黑下來,老支書和朱會計的這場別有滋味的歡迎儀式才正式結束。

  當然了,他們要說的,要警告的都說完了,剩下的就是如何叫新來的知青安頓下來的事了。

  撫順縣這邊因為氣候條件和地理位置所限,地里的農活其實也還好。

  過了清明,大地解凍了,先用糞肥拌土養地,之後翻地開壟,這些忙完後,要一直等四月下旬,氣溫再暖些才開始種玉米。當然了,到了這個時候家裡的自留地也要收拾起來了。像是土豆,花生這些也要種起來了。

  種子種下去,澆水,施肥,除草這就是一整套的活計,說大不大,卻了不。

  天暖和後,自留地里或是家裡的菜園子,再種上黃瓜,杮子,豆角,辣椒,茄子大蔥這一類家常菜。

  種的多了,吃不了就曬成乾菜留著冬天吃。當然,也可以拿到縣裡的供銷社換些針頭線腦。

  八月中下旬,大地里的玉米差不多可以收穫了。等收了玉米,再搶種一茬秋白菜和大蘿蔔。過了十月,白菜和蘿蔔陸續長成了,一部分賣到供銷社,一部分留給自家。醃酸菜,藏蘿蔔,再加上夏天曬的菜乾,這就是村民要吃上一冬天和大半個春天的所有菜了。

  如今這個時節,各家種的花生都差不多能挖了,司南他們的自留地今兒才分下來。

  總共分了小一畝,具體四個人要怎麼分,人家村里是不管的。

  哦,還有房前的院子,若是勤快些弄成菜園子,村里也會不管你都種什麼的。

  按規定個人不能養豬。不過村裡有專門養任務豬的村民,到了年底村上還會殺豬分豬肉,不過能分多少豬肉得跟你來了村子多久,得了多少工分掛鉤。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