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頁
因而陶梧背著他回到不世樓時已空無一人,唯獨見到似剛剛尋至此地的老婦人,陶恣二話不說便纏著她,欲強行拜她為師。
且陶恣已然明白過來,以司韶令的內力根本不可能教得會他清心曲,想要陶梧不再陷入失控,老婦人是他唯一的希望。
所以眼見無論說什麼老婦人並不打算理會他,連陶梧也不是老婦人的對手,情急間陶恣乾脆從陶梧的背上躍下。
雙手雙腳因著尚未恢復,他一跑一摔,幾乎是連滾帶爬地追了出去。
而一路跌撞,卻僅是須臾過後,周圍已看不到絲毫人影。
直至他又不知是第幾次摔趴在地上,正心生絕望之際,不知為何,對方竟回來了。
看著他再次努力撐起狼狽不堪的一雙手腳,目光里莫名透出一股深邃。
隨即出乎意料的,那老婦人驀地抽了陶恣許久無法拿起的長劍,一邊摁住明顯誤會了她的陶梧,一邊在地上寫下有力幾字。
——冥海,備馬車。
冥海,便是此時眾人前往北州務必經過的這一片山林。
眼下除了陶恣二人,前方不遠處也的確備妥了馬車,無疑是陶恣按照老婦人的安排特地在此等候。
老婦人雖一直不曾開口,但既然肯吩咐他做事,他自是難得的乖巧遵照,並自顧地喊起了「師父」。
不過顧及青冥死前那一番意有所指的話,脫險後的幾人實在沒有時間多做耽擱,只得快馬加鞭,坐進馬車後才將事情問了個明白。
「你真的打算收他當徒弟?」
深深淺淺的車轍遠去,聽完陶恣這一番解釋,不住顛簸的車內沉默良久,祁九坤眼底仍氤氳不清,看不出悲喜地轉頭問道。
語氣分明與他以往無異,但不久前無歸一事到底也讓他深受打擊,嗓音極為嘶啞。
「依我看,他身子骨本就不太行,基本功也不怎麼紮實,現今手腳又不知什麼時候能恢復,想要學會《清心曲》,只怕比登天還難。」
「……」老婦人就坐在他一旁,始終神色淡淡地凝視著他故作風輕雲淡的幾句揶揄。
半晌,才湊近祁九坤的耳邊,不知又說了什麼。
陶恣忙一臉緊張地湊過來偷聽,像是生怕對方叫祁九坤說得更不肯收自己為徒了。
誰知他被祁九坤一巴掌推回了陶梧的身前,再一抬頭,看到祁九坤聽完老婦人的話,倒罕見地沉吟片刻,沒再出聲反駁。
不過無聲間,他似乎又忽地想起什麼,眼皮微挑。
問陶恣道:「就算你不懂清心曲,你這小師弟也會聽你的吧?」
他指的顯然是陶梧瀕臨失控時,因被陶恣咬住耳朵,便意外地沒有再攻擊他人,只帶走了陶恣。
「……」
沒想到祁九坤僅僅有些好奇的一問,倒讓陶恣陡然一陣卡殼。
再仔細看他低垂的面孔,不難發現,他竟是臉紅了。
那時他親吻陶梧的耳朵,雖說的確讓陶梧立刻平息了滿目殺意,不過——
「還是學清心曲,萬無一失為好……」
在祁九坤不依不饒的注視下,他一邊下意識揉了揉現在仍酸痛不已的屁股,一邊含糊地咕噥道。
也就在此時,自車外倏地躥入涼風,掀動陶恣頸間幾縷髮絲,露出他領口內頗為「奼紫嫣紅」的一片印子。
「……」
祁九坤見狀臉上神情一瞬凝滯,終是回想起他被陶梧帶走時的情景,也確認了那之後發生的事情。
便沒有如往常般打趣他,祁九坤瞭然收回視線,再未開口說什麼。
而他這一安靜,本目光極力閃躲著的陶恣也察覺到氣氛的不同尋常,儘管他並不認得無歸,但聯想先前聽見的司恬爾與祁九坤的對話,也還算識趣地閉了嘴。
一時間周遭只剩車輪嘎吱響動,牽扯著林中草木葳蕤,偶爾路過些許枯黃,像無聲無息的凋敗。
也像無歸曾以為的一生,不轟烈,連死都是夾在處處逢生里,淡如清風。
但有一點,他還是想錯了。
他並非無人在意,哪怕對於已是鬼士的江惡劍來說,他同樣無可替代。
聽見江惡劍那一聲無知無覺的「小師父」,司韶令便知道,當年江惡劍帶著妹妹走投無路時,無歸的出現,分明是給了已深陷墳冢的人唯一能夠爬起的稻草。
他想像不出若沒有遇到無歸,他該如何與江子溫熬過那幾日潑天的饑寒。
「呆狗。」
而與駕車的江惡劍同坐在車外,司韶令一路不語過後,忽地開口道:「為什麼不恨我?」
卻說完才又意識到,問了也是無果,江惡劍不可能回答他。
但無論之後如何,每當回憶起小洛河裡所看到的情景,都免不了浮現江盈野將那幅自己親自送出的江寨地圖扔在江惡劍臉上的一幕。
他當時眾叛親離地掙扎在泥潭裡,自己何嘗不是推倒他的眾人之一。
奈何怎麼也想不出江惡劍為什麼從未向自己提起此事,司韶令不由動了動身,向江惡劍緊靠過去。
不提也罷,總之他們現今還活著,已是一件極為萬幸的事。
「……」
不料司韶令方一向江惡劍靠近之際,卻見江惡劍猛地扯動韁繩間,竟刻意抬袖向旁處避了幾分。
便直到此刻,司韶令才突然想起來,自從他們從青鄴王庭脫身,江惡劍就徹底如一塊木頭,除了聽從自己的吩咐,一舉一動始終僵硬不已。
且陶恣已然明白過來,以司韶令的內力根本不可能教得會他清心曲,想要陶梧不再陷入失控,老婦人是他唯一的希望。
所以眼見無論說什麼老婦人並不打算理會他,連陶梧也不是老婦人的對手,情急間陶恣乾脆從陶梧的背上躍下。
雙手雙腳因著尚未恢復,他一跑一摔,幾乎是連滾帶爬地追了出去。
而一路跌撞,卻僅是須臾過後,周圍已看不到絲毫人影。
直至他又不知是第幾次摔趴在地上,正心生絕望之際,不知為何,對方竟回來了。
看著他再次努力撐起狼狽不堪的一雙手腳,目光里莫名透出一股深邃。
隨即出乎意料的,那老婦人驀地抽了陶恣許久無法拿起的長劍,一邊摁住明顯誤會了她的陶梧,一邊在地上寫下有力幾字。
——冥海,備馬車。
冥海,便是此時眾人前往北州務必經過的這一片山林。
眼下除了陶恣二人,前方不遠處也的確備妥了馬車,無疑是陶恣按照老婦人的安排特地在此等候。
老婦人雖一直不曾開口,但既然肯吩咐他做事,他自是難得的乖巧遵照,並自顧地喊起了「師父」。
不過顧及青冥死前那一番意有所指的話,脫險後的幾人實在沒有時間多做耽擱,只得快馬加鞭,坐進馬車後才將事情問了個明白。
「你真的打算收他當徒弟?」
深深淺淺的車轍遠去,聽完陶恣這一番解釋,不住顛簸的車內沉默良久,祁九坤眼底仍氤氳不清,看不出悲喜地轉頭問道。
語氣分明與他以往無異,但不久前無歸一事到底也讓他深受打擊,嗓音極為嘶啞。
「依我看,他身子骨本就不太行,基本功也不怎麼紮實,現今手腳又不知什麼時候能恢復,想要學會《清心曲》,只怕比登天還難。」
「……」老婦人就坐在他一旁,始終神色淡淡地凝視著他故作風輕雲淡的幾句揶揄。
半晌,才湊近祁九坤的耳邊,不知又說了什麼。
陶恣忙一臉緊張地湊過來偷聽,像是生怕對方叫祁九坤說得更不肯收自己為徒了。
誰知他被祁九坤一巴掌推回了陶梧的身前,再一抬頭,看到祁九坤聽完老婦人的話,倒罕見地沉吟片刻,沒再出聲反駁。
不過無聲間,他似乎又忽地想起什麼,眼皮微挑。
問陶恣道:「就算你不懂清心曲,你這小師弟也會聽你的吧?」
他指的顯然是陶梧瀕臨失控時,因被陶恣咬住耳朵,便意外地沒有再攻擊他人,只帶走了陶恣。
「……」
沒想到祁九坤僅僅有些好奇的一問,倒讓陶恣陡然一陣卡殼。
再仔細看他低垂的面孔,不難發現,他竟是臉紅了。
那時他親吻陶梧的耳朵,雖說的確讓陶梧立刻平息了滿目殺意,不過——
「還是學清心曲,萬無一失為好……」
在祁九坤不依不饒的注視下,他一邊下意識揉了揉現在仍酸痛不已的屁股,一邊含糊地咕噥道。
也就在此時,自車外倏地躥入涼風,掀動陶恣頸間幾縷髮絲,露出他領口內頗為「奼紫嫣紅」的一片印子。
「……」
祁九坤見狀臉上神情一瞬凝滯,終是回想起他被陶梧帶走時的情景,也確認了那之後發生的事情。
便沒有如往常般打趣他,祁九坤瞭然收回視線,再未開口說什麼。
而他這一安靜,本目光極力閃躲著的陶恣也察覺到氣氛的不同尋常,儘管他並不認得無歸,但聯想先前聽見的司恬爾與祁九坤的對話,也還算識趣地閉了嘴。
一時間周遭只剩車輪嘎吱響動,牽扯著林中草木葳蕤,偶爾路過些許枯黃,像無聲無息的凋敗。
也像無歸曾以為的一生,不轟烈,連死都是夾在處處逢生里,淡如清風。
但有一點,他還是想錯了。
他並非無人在意,哪怕對於已是鬼士的江惡劍來說,他同樣無可替代。
聽見江惡劍那一聲無知無覺的「小師父」,司韶令便知道,當年江惡劍帶著妹妹走投無路時,無歸的出現,分明是給了已深陷墳冢的人唯一能夠爬起的稻草。
他想像不出若沒有遇到無歸,他該如何與江子溫熬過那幾日潑天的饑寒。
「呆狗。」
而與駕車的江惡劍同坐在車外,司韶令一路不語過後,忽地開口道:「為什麼不恨我?」
卻說完才又意識到,問了也是無果,江惡劍不可能回答他。
但無論之後如何,每當回憶起小洛河裡所看到的情景,都免不了浮現江盈野將那幅自己親自送出的江寨地圖扔在江惡劍臉上的一幕。
他當時眾叛親離地掙扎在泥潭裡,自己何嘗不是推倒他的眾人之一。
奈何怎麼也想不出江惡劍為什麼從未向自己提起此事,司韶令不由動了動身,向江惡劍緊靠過去。
不提也罷,總之他們現今還活著,已是一件極為萬幸的事。
「……」
不料司韶令方一向江惡劍靠近之際,卻見江惡劍猛地扯動韁繩間,竟刻意抬袖向旁處避了幾分。
便直到此刻,司韶令才突然想起來,自從他們從青鄴王庭脫身,江惡劍就徹底如一塊木頭,除了聽從自己的吩咐,一舉一動始終僵硬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