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頁
再回來,就全然是另一番情形了,霜太太不由得哭得更厲害了些。
琴太太只好代她囑咐鶴年,「你頭一回走這老遠,路上收一收你那菩薩心腸,可千萬別多事。你不知道現如今的人有多壞,多得是那些下套子的,就是利用你心善叫你往裡鑽。」
鶴年打著拱手,「姨媽放心。」他把眼斜到月貞身上,笑著說:「只安心等我回來就是了。」
月貞連看也不敢看他,怕哭。儘管霜太太與惠歌都在哭。她卻怕她的眼淚造成他的負累,令他走得不那麼坦然。本來就預先對他說好的,成就成,不成也不要怨憎。本來也是不計將來,只要當下的。還有什麼不滿足?
偏這時琴太太碰了碰她的胳膊,「你給鶴年炸的果子呢?」
月貞這才想起來,忙轉頭從珠嫂子手上取過一個大大的攢盒。對上鶴年的眼,她忽然酸楚難當,風往鼻子裡灌,以至她說話有些變了腔調,「路上吃。」
她未敢多說一個字,儘可能低著臉。這回不單是要瞞住旁人,連他也要瞞住了。
作者有話說:
這是其實是關於一個男人和幾個女人的故事,哈哈哈~
第77章 花有恨(七)
鶴年這一去, 兩邊宅里仿佛都空下來,只剩了相依為命的幾個女人。緇宣霖橋不算, 他們整日在外忙得腳不沾地, 甚少在家作伴。
因此月貞就變得有些搶手,霜太太雖有巧蘭,可用她的話說, 巧蘭是「笨驢拉不轉好磨」,到底不如意,所以願意常叫月貞過去吃飯。
琴太太膝下雖有惠歌, 卻不大一樣。惠歌自定下親見過了那於家小公子後,成日便是一副芳心蠢動, 少女懷春的情形,與琴太太不是一國的了。好歹還有月貞與她是寂寞同途人, 也願意時常叫月貞作陪。
自鶴年去後, 月貞感覺徹頭徹尾成了個寡婦,惦念的人還活著, 卻是沒可能的事了, 形同死了一般。她的生活徹底冷清下來, 每日不是與霜太太說笑,就是侍奉琴太太,再則就是照顧孩子們。
這日在霜太太屋裡,霜太太將兩隻被肥肉擠成眯縫的眼睛向對過窗戶上愈發眯起來,說起鶴年, 「不知道鶴年這會走到哪裡了。」
月貞一日一日都在心裡算著,然而她也未出過遠門, 到底不知山有多高, 水有多遠, 算不清。她走著神,望著地上的晴光,映成幾片雕窗的樣子,那些曲折的紋路束縛著思想,要展開想像也是展不開的。
「這會大約到南京了吧。」巧蘭道。
霜太太瞟她一眼,「哪有這樣快,半個月就能走到南京?那麼多的人,拖拖拉拉的,我看還得七八天才能到呢。」
巧蘭不敢跟她爭,「要是路上下雨,恐怕更慢了。」
「走水路倒不怕下雨。」
月貞插了句嘴,「走水路穩妥還是走陸路穩妥啊?」
霜太太懶懶散散地笑著,「都是一樣的,水路鬆快些。不過有的人坐不得船,一坐船又暈又吐的,也不好過。鶴年是坐得慣船的,他從前總去西湖上遊船。」
月貞才放下心,又提起,「聽說水上有水賊,專門劫過往船隻,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這裡北上的水路可不是一般的水路,常走朝廷的漕運,他們還不敢,不過是在那些小河道上混一混。」
霜太太拿眼瞟她,雖然不知月貞是出於何種情分在關懷,但總是關懷。她心裡有些替兒子高興,面上露出柔情,「你午晌在這裡吃了飯再過去,趙媽,你叫廚房添一道鮮筍煨雞。」
月貞起身推道:「姨媽留飯本不敢辭的,可我們太太昨晚上就叫我今日到她屋裡吃午飯,好像有事情要吩咐我。」
霜太太把嘴抿成一條線,露著不高興的情緒,「你婆婆就是事多。」
月貞伴著巧蘭出來,走在太陽底下,兩個人臉上的笑都有些提不起精神。全賴這天氣,日頭益發大,蟬聲聒起,鶯繞蝶飛,催得人總是昏昏欲睡。那花牆上的洞門與漏窗都像是在打瞌睡似的,影子斜在陽光里,與花草樹木融成懶洋洋的一片。
「今年人少。」巧蘭將紈扇遮在額上,眼珠子骨碌碌轉著,像是在檢算都少了些什麼人。
少了鶴年,但鶴年從前就不在家。還少了芸娘。從前芸娘在時,她總是堤防著她,嫉恨著她,心裡好歹是有事情可忙的。如今芸娘不在,她心裡也空了一大半。
「你房裡還好,緇大爺早晚總是在家的。不像我屋裡,靜悄悄的,下人們一出去,崇兒一睡午覺,連個人聲都聽不見。」
「大爺都有好幾日沒回家了。」
月貞駭異一下,「外頭這樣忙?」
「忙也是忙,不過他不回家不是為了忙正事。」巧蘭恨道:「他在外頭養了個小的,原是走街串巷唱曲的,長得妖精似的,怕太太不喜歡,沒敢領進家來。我們太太最不喜歡妖精打扮的姑娘,還要我成日替他遮掩,我真是懶得!」
然而還是遮掩得密不透風,連月貞也是頭回聽見。她笑了笑,「怪道這些時都不見緇大爺的人影。」
巧蘭說出來就痛快了些,鬆了口氣,笑臉有幾分淒涼,「所以還是你好,渠大爺死了,牌位永遠屋裡擺著,不會亂跑,不要你操心找他。」
逗得月貞咯咯發笑,直笑進琴太太房裡。琴太太近兩日抱怨頭痛,繫著條抹額防風,歪在榻上看丫頭們擺飯。
琴太太只好代她囑咐鶴年,「你頭一回走這老遠,路上收一收你那菩薩心腸,可千萬別多事。你不知道現如今的人有多壞,多得是那些下套子的,就是利用你心善叫你往裡鑽。」
鶴年打著拱手,「姨媽放心。」他把眼斜到月貞身上,笑著說:「只安心等我回來就是了。」
月貞連看也不敢看他,怕哭。儘管霜太太與惠歌都在哭。她卻怕她的眼淚造成他的負累,令他走得不那麼坦然。本來就預先對他說好的,成就成,不成也不要怨憎。本來也是不計將來,只要當下的。還有什麼不滿足?
偏這時琴太太碰了碰她的胳膊,「你給鶴年炸的果子呢?」
月貞這才想起來,忙轉頭從珠嫂子手上取過一個大大的攢盒。對上鶴年的眼,她忽然酸楚難當,風往鼻子裡灌,以至她說話有些變了腔調,「路上吃。」
她未敢多說一個字,儘可能低著臉。這回不單是要瞞住旁人,連他也要瞞住了。
作者有話說:
這是其實是關於一個男人和幾個女人的故事,哈哈哈~
第77章 花有恨(七)
鶴年這一去, 兩邊宅里仿佛都空下來,只剩了相依為命的幾個女人。緇宣霖橋不算, 他們整日在外忙得腳不沾地, 甚少在家作伴。
因此月貞就變得有些搶手,霜太太雖有巧蘭,可用她的話說, 巧蘭是「笨驢拉不轉好磨」,到底不如意,所以願意常叫月貞過去吃飯。
琴太太膝下雖有惠歌, 卻不大一樣。惠歌自定下親見過了那於家小公子後,成日便是一副芳心蠢動, 少女懷春的情形,與琴太太不是一國的了。好歹還有月貞與她是寂寞同途人, 也願意時常叫月貞作陪。
自鶴年去後, 月貞感覺徹頭徹尾成了個寡婦,惦念的人還活著, 卻是沒可能的事了, 形同死了一般。她的生活徹底冷清下來, 每日不是與霜太太說笑,就是侍奉琴太太,再則就是照顧孩子們。
這日在霜太太屋裡,霜太太將兩隻被肥肉擠成眯縫的眼睛向對過窗戶上愈發眯起來,說起鶴年, 「不知道鶴年這會走到哪裡了。」
月貞一日一日都在心裡算著,然而她也未出過遠門, 到底不知山有多高, 水有多遠, 算不清。她走著神,望著地上的晴光,映成幾片雕窗的樣子,那些曲折的紋路束縛著思想,要展開想像也是展不開的。
「這會大約到南京了吧。」巧蘭道。
霜太太瞟她一眼,「哪有這樣快,半個月就能走到南京?那麼多的人,拖拖拉拉的,我看還得七八天才能到呢。」
巧蘭不敢跟她爭,「要是路上下雨,恐怕更慢了。」
「走水路倒不怕下雨。」
月貞插了句嘴,「走水路穩妥還是走陸路穩妥啊?」
霜太太懶懶散散地笑著,「都是一樣的,水路鬆快些。不過有的人坐不得船,一坐船又暈又吐的,也不好過。鶴年是坐得慣船的,他從前總去西湖上遊船。」
月貞才放下心,又提起,「聽說水上有水賊,專門劫過往船隻,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這裡北上的水路可不是一般的水路,常走朝廷的漕運,他們還不敢,不過是在那些小河道上混一混。」
霜太太拿眼瞟她,雖然不知月貞是出於何種情分在關懷,但總是關懷。她心裡有些替兒子高興,面上露出柔情,「你午晌在這裡吃了飯再過去,趙媽,你叫廚房添一道鮮筍煨雞。」
月貞起身推道:「姨媽留飯本不敢辭的,可我們太太昨晚上就叫我今日到她屋裡吃午飯,好像有事情要吩咐我。」
霜太太把嘴抿成一條線,露著不高興的情緒,「你婆婆就是事多。」
月貞伴著巧蘭出來,走在太陽底下,兩個人臉上的笑都有些提不起精神。全賴這天氣,日頭益發大,蟬聲聒起,鶯繞蝶飛,催得人總是昏昏欲睡。那花牆上的洞門與漏窗都像是在打瞌睡似的,影子斜在陽光里,與花草樹木融成懶洋洋的一片。
「今年人少。」巧蘭將紈扇遮在額上,眼珠子骨碌碌轉著,像是在檢算都少了些什麼人。
少了鶴年,但鶴年從前就不在家。還少了芸娘。從前芸娘在時,她總是堤防著她,嫉恨著她,心裡好歹是有事情可忙的。如今芸娘不在,她心裡也空了一大半。
「你房裡還好,緇大爺早晚總是在家的。不像我屋裡,靜悄悄的,下人們一出去,崇兒一睡午覺,連個人聲都聽不見。」
「大爺都有好幾日沒回家了。」
月貞駭異一下,「外頭這樣忙?」
「忙也是忙,不過他不回家不是為了忙正事。」巧蘭恨道:「他在外頭養了個小的,原是走街串巷唱曲的,長得妖精似的,怕太太不喜歡,沒敢領進家來。我們太太最不喜歡妖精打扮的姑娘,還要我成日替他遮掩,我真是懶得!」
然而還是遮掩得密不透風,連月貞也是頭回聽見。她笑了笑,「怪道這些時都不見緇大爺的人影。」
巧蘭說出來就痛快了些,鬆了口氣,笑臉有幾分淒涼,「所以還是你好,渠大爺死了,牌位永遠屋裡擺著,不會亂跑,不要你操心找他。」
逗得月貞咯咯發笑,直笑進琴太太房裡。琴太太近兩日抱怨頭痛,繫著條抹額防風,歪在榻上看丫頭們擺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