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頁
真是叫她左右為難,只得低著眼茶就點心地吃著。吃得打嗝兒,給巧蘭聽見,在牌桌上扭頭笑她,「貞大嫂子沒吃午飯?」
月貞尷尬地將剛拿起的點心放下,「吃過了的,在這裡坐得發閒。」
蔣文興玩笑著搭腔,「貞大嫂子也去抹一局,不知大嫂的技藝長進了沒有,從前可是老輸。」
巧蘭隨口道:「文四爺從前在我們家一向少同我們抹牌,請也難請,怎麼也知道我們大嫂子總是輸?」
一語驚醒夢中人,在場的除姐姐姐夫,都微微轉動了心腸。琴太太猛地想到那枚無人認領的香袋子,抬額看了蔣文興一眼;霜太太也似乎敏銳地感知到什麼,將月貞看看,見她低著臉神色不自在的樣子,愈發有了幾分揣測。
揣測下來,竟然很替她兒子感到虧!心想月貞就是為打發寂寥要與人私底下說些閒趣,也不該是同別人。難道她的兒子還比不上別人?簡直沒天理!
做母親的大概都有這樣一副玄妙的心態,事情對不對且不論,反正自己的兒子一定要在這事裡拔得頭籌才好。
可月貞雖是局中人,卻不知情,不好怪她。只好生氣地橫了巧蘭一眼,把氣撒在她身上,「你當誰都像你,上了牌桌子就是將軍上了戰場,非要斗個你死我活才罷?這話多的毛病就是難改,當著親戚在這裡還是這樣子。」
巧蘭忙低頭看牌,慌亂間打錯了一張,「三萬。」
蔣文興他姐姐全沒注意這些,只顧著贏錢,贏得不好意思了,怯怯把三面看看,攤開牌,「胡了。」
牌桌上還是霧裡看花,後頭椅上卻是心明眼亮。鶴年心裡發了酸,忍不住猜測他們從前私底下說了多少密語,又說了些什麼?恐怕天南地北說了許多趣事。他不似蔣文興,自幼身在世外,沒有那麼有趣的事情說給她聽。
他嫉妒得很,要爭輸贏,一面冷睇著月貞,一面噙著淡淡的笑意,「大嫂是到了我們家才學著抹牌,所以總輸。大嫂今日不要怕輸,只管去打,輸了算我的。」
蔣文興已替他姐姐開了帳,不好再替別人開。要按他此刻的心思,就要替月貞開了才好,引起這場上一片疑心,叫他們儘管去猜疑,猜到他頭上才好呢,把他與月貞都逼到末路,那就置之死地而後生。
要叫他自己坦白,他是不敢的。相信月貞也不敢,誰叫他們是一樣的人。
琴太太疑心著蔣文興,越看越懷疑,便玩笑說:「文興,你來接你姐姐的角,她再坐下去,只怕要將我的錢贏光了。月貞,你來接巧蘭。」
故意要將二人放到她眼皮子底下來,好仔細查驗查驗。他姐姐正贏在興頭上,雖然不甘,卻不敢違琴太太的話,只得讓開。
月貞坐上來,形同上了公堂,簡直腹背受敵。這場上誰都只握著真相的一角,唯獨她是個謎底,所以誰都要來探一探她。而她心底的真相卻在背後虎視眈眈,她既要保全他,還要保全自己,整個人如坐針氈,誰都不敢看,只盯著手裡的牌。
盯得頭暈眼花,二餅也虛成了四餅。她打出去,「四餅。」
蔣文興攤開牌,「胡了。」
琴太太瞅他一眼,笑道:「文興出去一趟長進了不少。方才聽你姐姐說,替你相中了一戶人家,年紀不小了,是該擇定位小姐成親了。」
鶴年對此事倒有興趣,慢慢走到月貞背後,一面看月貞的牌,一面笑睇蔣文興一眼,「噢?不知道是哪家的小姐?」
他姐姐在椅上搭話,「是一戶姓陳的人家,就住在陳家莊巷子裡,做小買賣的,有間鋪子。那姑娘我見過,雖不比朱門繡戶的小姐,人才身段品貌倒都過得去。我們文興怪得很,不喜歡不識字的,又不喜歡書讀得太多的姑娘。」
這可不是比著月貞喜歡的?琴太太瞟一眼月貞,愈發肯定,「識字的到底比那不識字的強,文興倒是會揀。什麼日子上門提親啊?我看這事情要趕著辦,你們新置辦的房子事情多,早點接一位奶奶進門,好幫著料理。」
「我也是這話,與他姐夫商議著,今年年關前頭就趕著把事情辦完。急是急了些,可我們小門小戶不比您家這樣的大戶,凡事圖個便宜為上,不講那麼些細禮。」
鶴年心下高興,剪著一隻手,躬下腰來,用另一隻手點了點月貞手裡的牌,笑說:「打這個。那說起來,要先恭喜文表哥了。」
月貞此刻恨不能找個地縫子躲進去,全副心思只敢放在牌上,扭頭看鶴年,「嗯?打這個麼?」
「只管打。」
霜太太眼見這二人一前一後的,頗有對小夫妻的模樣。心裡覺得兒子占了上風,不免懷著點做母親的得意,給月貞餵了一張牌,也跟著攛掇,「是這個道理,文興比我們鶴年還大些,早該娶妻了。沒有父母,你們做姐姐姐夫的就要替他操持,別放任他只知道在外頭瞎混。男人家愛玩,仔細玩散了心。」
眾人各懷目的將蔣文興逼到一個孤立無援的境地。他瞅了下月貞,發現她並不看他,心裡益發不好過。而自己的親事,當著長輩在這裡也不好過多議論,只得訕笑,轉而將了鶴年一軍,「鶴兄弟是幾時上京去呢?」
輪到鶴年頭上,他也不好說自己的親事,是霜太太代答,「於家兄弟過些時也要回京,鶴年就同他們一道上京去。」
蔣文興調侃道:「還是鶴兄弟有大福,眼看就要官運亨通了,也像二老爺似的,在京做個大官,光耀門庭,不知多少好處。」
月貞尷尬地將剛拿起的點心放下,「吃過了的,在這裡坐得發閒。」
蔣文興玩笑著搭腔,「貞大嫂子也去抹一局,不知大嫂的技藝長進了沒有,從前可是老輸。」
巧蘭隨口道:「文四爺從前在我們家一向少同我們抹牌,請也難請,怎麼也知道我們大嫂子總是輸?」
一語驚醒夢中人,在場的除姐姐姐夫,都微微轉動了心腸。琴太太猛地想到那枚無人認領的香袋子,抬額看了蔣文興一眼;霜太太也似乎敏銳地感知到什麼,將月貞看看,見她低著臉神色不自在的樣子,愈發有了幾分揣測。
揣測下來,竟然很替她兒子感到虧!心想月貞就是為打發寂寥要與人私底下說些閒趣,也不該是同別人。難道她的兒子還比不上別人?簡直沒天理!
做母親的大概都有這樣一副玄妙的心態,事情對不對且不論,反正自己的兒子一定要在這事裡拔得頭籌才好。
可月貞雖是局中人,卻不知情,不好怪她。只好生氣地橫了巧蘭一眼,把氣撒在她身上,「你當誰都像你,上了牌桌子就是將軍上了戰場,非要斗個你死我活才罷?這話多的毛病就是難改,當著親戚在這裡還是這樣子。」
巧蘭忙低頭看牌,慌亂間打錯了一張,「三萬。」
蔣文興他姐姐全沒注意這些,只顧著贏錢,贏得不好意思了,怯怯把三面看看,攤開牌,「胡了。」
牌桌上還是霧裡看花,後頭椅上卻是心明眼亮。鶴年心裡發了酸,忍不住猜測他們從前私底下說了多少密語,又說了些什麼?恐怕天南地北說了許多趣事。他不似蔣文興,自幼身在世外,沒有那麼有趣的事情說給她聽。
他嫉妒得很,要爭輸贏,一面冷睇著月貞,一面噙著淡淡的笑意,「大嫂是到了我們家才學著抹牌,所以總輸。大嫂今日不要怕輸,只管去打,輸了算我的。」
蔣文興已替他姐姐開了帳,不好再替別人開。要按他此刻的心思,就要替月貞開了才好,引起這場上一片疑心,叫他們儘管去猜疑,猜到他頭上才好呢,把他與月貞都逼到末路,那就置之死地而後生。
要叫他自己坦白,他是不敢的。相信月貞也不敢,誰叫他們是一樣的人。
琴太太疑心著蔣文興,越看越懷疑,便玩笑說:「文興,你來接你姐姐的角,她再坐下去,只怕要將我的錢贏光了。月貞,你來接巧蘭。」
故意要將二人放到她眼皮子底下來,好仔細查驗查驗。他姐姐正贏在興頭上,雖然不甘,卻不敢違琴太太的話,只得讓開。
月貞坐上來,形同上了公堂,簡直腹背受敵。這場上誰都只握著真相的一角,唯獨她是個謎底,所以誰都要來探一探她。而她心底的真相卻在背後虎視眈眈,她既要保全他,還要保全自己,整個人如坐針氈,誰都不敢看,只盯著手裡的牌。
盯得頭暈眼花,二餅也虛成了四餅。她打出去,「四餅。」
蔣文興攤開牌,「胡了。」
琴太太瞅他一眼,笑道:「文興出去一趟長進了不少。方才聽你姐姐說,替你相中了一戶人家,年紀不小了,是該擇定位小姐成親了。」
鶴年對此事倒有興趣,慢慢走到月貞背後,一面看月貞的牌,一面笑睇蔣文興一眼,「噢?不知道是哪家的小姐?」
他姐姐在椅上搭話,「是一戶姓陳的人家,就住在陳家莊巷子裡,做小買賣的,有間鋪子。那姑娘我見過,雖不比朱門繡戶的小姐,人才身段品貌倒都過得去。我們文興怪得很,不喜歡不識字的,又不喜歡書讀得太多的姑娘。」
這可不是比著月貞喜歡的?琴太太瞟一眼月貞,愈發肯定,「識字的到底比那不識字的強,文興倒是會揀。什麼日子上門提親啊?我看這事情要趕著辦,你們新置辦的房子事情多,早點接一位奶奶進門,好幫著料理。」
「我也是這話,與他姐夫商議著,今年年關前頭就趕著把事情辦完。急是急了些,可我們小門小戶不比您家這樣的大戶,凡事圖個便宜為上,不講那麼些細禮。」
鶴年心下高興,剪著一隻手,躬下腰來,用另一隻手點了點月貞手裡的牌,笑說:「打這個。那說起來,要先恭喜文表哥了。」
月貞此刻恨不能找個地縫子躲進去,全副心思只敢放在牌上,扭頭看鶴年,「嗯?打這個麼?」
「只管打。」
霜太太眼見這二人一前一後的,頗有對小夫妻的模樣。心裡覺得兒子占了上風,不免懷著點做母親的得意,給月貞餵了一張牌,也跟著攛掇,「是這個道理,文興比我們鶴年還大些,早該娶妻了。沒有父母,你們做姐姐姐夫的就要替他操持,別放任他只知道在外頭瞎混。男人家愛玩,仔細玩散了心。」
眾人各懷目的將蔣文興逼到一個孤立無援的境地。他瞅了下月貞,發現她並不看他,心裡益發不好過。而自己的親事,當著長輩在這裡也不好過多議論,只得訕笑,轉而將了鶴年一軍,「鶴兄弟是幾時上京去呢?」
輪到鶴年頭上,他也不好說自己的親事,是霜太太代答,「於家兄弟過些時也要回京,鶴年就同他們一道上京去。」
蔣文興調侃道:「還是鶴兄弟有大福,眼看就要官運亨通了,也像二老爺似的,在京做個大官,光耀門庭,不知多少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