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頁
她緩緩睡回枕上去,怔怔地看著帳頂,嘆了口氣。
月貞不懂她這嘆息里的意思,不過看這樣子,是不打算追究了。她的心便零落下來,有一種寂寞的平靜。她打算要與這寂寞和平共處了。
於是接下來幾日,事情並未露出風去,闔家仍是風平浪靜的姿態。月貞也恪守本分起來,不是在床前服侍琴太太,就是安排著迎接於家來人的事。
也不知是不是因為琴太太沒精神的緣故,月貞這回倒是主動擔起事來,當著琴太太拿定許多主意,儼然有了些李家大奶奶的派頭——
「馮媽,我看這份菜單不好。人家是大公子親自領著兄弟來的,大公子不過二十出頭的年紀,小公子十七,都是愛新鮮的年紀,您只怕他們吃不慣,弄些京裡頭的菜色,我看他們未必吃得舒心。倒是應當把我們這裡的特色拿來招呼他們,再派兩個伶俐的小廝跟著他們,領著他們四處去逛逛,咱們杭州好玩的地方多,不怕他們覺得閒著無趣。」
馮媽看了眼琴太太,琴太太靠在枕上,神色有些欣慰,沖她點著下頦,「就按月貞的吩咐,她是年輕奶奶,年輕人的心思她多少知道些。不像咱們,老了,不知道時下的年輕人都愛吃什麼愛玩什麼。」
丫頭端了藥進來,馮媽走去接了,又交給月貞,笑道:「那就都聽大奶奶的,太太也可省些心,好好養精神。只是還有一條要商議。前日惠歌來跟我說,想趁著這回瞧瞧於家那小公子長得什麼模樣。我想她姑娘家,到底不合規矩,沒應承她。」
琴太太哼笑著說:「未必長得不好她就不嫁了不成?反了她了。」
月貞伺候著吃藥,也跟著笑,「小姑娘的心思,難免的。我看兩位公子要在咱們家小住些日子呢,太太這裡攔著不許見,要是有個咱們眼瞧不見的地方,回頭反鬧出什麼笑話來,豈不是更不好?她要見就許她見一見吧,就趁他們到家那日,大大方方的在廳上擺上幾桌,請些小戲雜耍,將姨媽他們都請來。」
琴太太想了片刻點頭,「好,也依你去辦吧。」而後又問:「霖哥今天怎麼還不見?是昨夜沒歸,還是這會還沒起?」
「他同鶴兄弟去山上驗新出的茶去了,這是今年頭一批。」
「鶴年也跟著去了?」
月貞擱下藥碗遞上帕子,察她的臉色,見她眉頭輕斂,便小心地笑了笑,「噢,我聽見霖二爺說是橫豎鶴年閒著,要他陪著跑一趟,去應酬幾位定茶的茶商。」
琴太太漫不經意地笑一笑,「鶴年那性情,還會應酬人?也好,既不是寺里的住持了,也該學學與那些人打交道,免得來日進京做了官,把皇帝老子都得罪了還不知道。」
三人都散漫地笑著,唯獨月貞那笑底下有絲哀愁,恰便似這三月里的風,和暖里扣著一絲涼意。
卻說鶴年陪同霖橋去驗茶,學得不少本事,回來的路上,在馬車裡將心裡的主意理了理,猶豫間便對霖橋說起,「我上回跟二哥提過的,將咱們的茶號做了戶部掛名的皇商,這事情二哥看可不可行?」
霖橋翹著腿,半副身子欹在壁上一挫一挫地,「沒那麼簡單,我上回也跟你說過,二老爺從前為此事忙過一陣,忙來忙去最終也沒結果。蘇杭一帶的茶商不少,如今在戶部掛上名的只有張家,要不是七年前他們家的老爺過世,後生晚輩不大濟事,我們家也不可能在蘇杭一帶取其勢代其位。可朝廷還是認他們家,他們在宮裡頭有人的緣故,也虧得靠這關係支撐著,否則張家早敗了。」
鶴年也隨著馬車在左右顛著身子,氣度卻是端端正正的,「且先不管什麼張家李家,二哥只說,倘此事能成,二哥願不願讓幾分利出去給人?」
也不知是不是因為山路顛簸,霖橋覺得左邊胳膊有些發麻,便甩了甩手,「那得看是幾成利了,又是讓給誰。」
「郭隸。」鶴年噙起笑來,「郭大人想招我為婿,無非是為財,咱們也正可以用用他。以他在朝中之勢,幫咱們掛個皇商的名號不算什麼。朝廷禁止四品以上官員行商,他想賺錢,族中人丁稀薄沒有可靠的人,不是正好跟咱們合作?只要咱們捨得讓利。」
這主意自然好,雖然白讓出幾分利出去,可換個皇商的名號,長遠來看,倒是划算。況且以郭隸在官場之勢,真與他合作,許多商戶也要看他的面子。
霖橋面上露出絲驚喜之色,「要是成了皇商,咱們的生意就不單只做到南京去,能跑的地方就多了,生意大起來,讓出二三分利也可。」
沉默須臾,又欹回去歪著腦袋笑起來,「你還沒登門,就先打起老丈人的主意了。怎麼從前沒瞧出來你這樣會算?」
鶴年沒奈何地笑一下,「他不也正打咱們的主意麼,不過是機緣巧合,湊到了一處。我也是形勢所迫,才轉了這個念頭。」
「什麼形勢所迫,你眼下的形式還不好?眼看著就要做人家的乘龍快婿,日後謀個一官半職,不比我們這些做買賣的光鮮體面?」
鶴年繞過此話不答,「二哥要是願意出這個利,等我下月上京,便與郭大人商議此事,再捎他的話回來。」
「那自然好啊,你是他的未來女婿,他想必也信得過你,也願意給你這個面子。真做成了此事,什麼新來包山頭的茶商,也不必怕他分咱們的粥了。」
月貞不懂她這嘆息里的意思,不過看這樣子,是不打算追究了。她的心便零落下來,有一種寂寞的平靜。她打算要與這寂寞和平共處了。
於是接下來幾日,事情並未露出風去,闔家仍是風平浪靜的姿態。月貞也恪守本分起來,不是在床前服侍琴太太,就是安排著迎接於家來人的事。
也不知是不是因為琴太太沒精神的緣故,月貞這回倒是主動擔起事來,當著琴太太拿定許多主意,儼然有了些李家大奶奶的派頭——
「馮媽,我看這份菜單不好。人家是大公子親自領著兄弟來的,大公子不過二十出頭的年紀,小公子十七,都是愛新鮮的年紀,您只怕他們吃不慣,弄些京裡頭的菜色,我看他們未必吃得舒心。倒是應當把我們這裡的特色拿來招呼他們,再派兩個伶俐的小廝跟著他們,領著他們四處去逛逛,咱們杭州好玩的地方多,不怕他們覺得閒著無趣。」
馮媽看了眼琴太太,琴太太靠在枕上,神色有些欣慰,沖她點著下頦,「就按月貞的吩咐,她是年輕奶奶,年輕人的心思她多少知道些。不像咱們,老了,不知道時下的年輕人都愛吃什麼愛玩什麼。」
丫頭端了藥進來,馮媽走去接了,又交給月貞,笑道:「那就都聽大奶奶的,太太也可省些心,好好養精神。只是還有一條要商議。前日惠歌來跟我說,想趁著這回瞧瞧於家那小公子長得什麼模樣。我想她姑娘家,到底不合規矩,沒應承她。」
琴太太哼笑著說:「未必長得不好她就不嫁了不成?反了她了。」
月貞伺候著吃藥,也跟著笑,「小姑娘的心思,難免的。我看兩位公子要在咱們家小住些日子呢,太太這裡攔著不許見,要是有個咱們眼瞧不見的地方,回頭反鬧出什麼笑話來,豈不是更不好?她要見就許她見一見吧,就趁他們到家那日,大大方方的在廳上擺上幾桌,請些小戲雜耍,將姨媽他們都請來。」
琴太太想了片刻點頭,「好,也依你去辦吧。」而後又問:「霖哥今天怎麼還不見?是昨夜沒歸,還是這會還沒起?」
「他同鶴兄弟去山上驗新出的茶去了,這是今年頭一批。」
「鶴年也跟著去了?」
月貞擱下藥碗遞上帕子,察她的臉色,見她眉頭輕斂,便小心地笑了笑,「噢,我聽見霖二爺說是橫豎鶴年閒著,要他陪著跑一趟,去應酬幾位定茶的茶商。」
琴太太漫不經意地笑一笑,「鶴年那性情,還會應酬人?也好,既不是寺里的住持了,也該學學與那些人打交道,免得來日進京做了官,把皇帝老子都得罪了還不知道。」
三人都散漫地笑著,唯獨月貞那笑底下有絲哀愁,恰便似這三月里的風,和暖里扣著一絲涼意。
卻說鶴年陪同霖橋去驗茶,學得不少本事,回來的路上,在馬車裡將心裡的主意理了理,猶豫間便對霖橋說起,「我上回跟二哥提過的,將咱們的茶號做了戶部掛名的皇商,這事情二哥看可不可行?」
霖橋翹著腿,半副身子欹在壁上一挫一挫地,「沒那麼簡單,我上回也跟你說過,二老爺從前為此事忙過一陣,忙來忙去最終也沒結果。蘇杭一帶的茶商不少,如今在戶部掛上名的只有張家,要不是七年前他們家的老爺過世,後生晚輩不大濟事,我們家也不可能在蘇杭一帶取其勢代其位。可朝廷還是認他們家,他們在宮裡頭有人的緣故,也虧得靠這關係支撐著,否則張家早敗了。」
鶴年也隨著馬車在左右顛著身子,氣度卻是端端正正的,「且先不管什麼張家李家,二哥只說,倘此事能成,二哥願不願讓幾分利出去給人?」
也不知是不是因為山路顛簸,霖橋覺得左邊胳膊有些發麻,便甩了甩手,「那得看是幾成利了,又是讓給誰。」
「郭隸。」鶴年噙起笑來,「郭大人想招我為婿,無非是為財,咱們也正可以用用他。以他在朝中之勢,幫咱們掛個皇商的名號不算什麼。朝廷禁止四品以上官員行商,他想賺錢,族中人丁稀薄沒有可靠的人,不是正好跟咱們合作?只要咱們捨得讓利。」
這主意自然好,雖然白讓出幾分利出去,可換個皇商的名號,長遠來看,倒是划算。況且以郭隸在官場之勢,真與他合作,許多商戶也要看他的面子。
霖橋面上露出絲驚喜之色,「要是成了皇商,咱們的生意就不單只做到南京去,能跑的地方就多了,生意大起來,讓出二三分利也可。」
沉默須臾,又欹回去歪著腦袋笑起來,「你還沒登門,就先打起老丈人的主意了。怎麼從前沒瞧出來你這樣會算?」
鶴年沒奈何地笑一下,「他不也正打咱們的主意麼,不過是機緣巧合,湊到了一處。我也是形勢所迫,才轉了這個念頭。」
「什麼形勢所迫,你眼下的形式還不好?眼看著就要做人家的乘龍快婿,日後謀個一官半職,不比我們這些做買賣的光鮮體面?」
鶴年繞過此話不答,「二哥要是願意出這個利,等我下月上京,便與郭大人商議此事,再捎他的話回來。」
「那自然好啊,你是他的未來女婿,他想必也信得過你,也願意給你這個面子。真做成了此事,什麼新來包山頭的茶商,也不必怕他分咱們的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