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大臣見黎王神智還清明,當即才放下了心。

  只是他們與賀老相公說話時萬般客氣與尊敬,賀老相公一進金鑾殿卻忽而對上首的黎王發難。

  只將明偵帝早先忌憚胞弟兵權和覬覦妻弟的事跡說了出來,言明他的女兒女婿皆無辜慘死在帝王心術之中。

  再是痛斥黎王軟禁君父,事母不孝,倒行逆施、結黨營私,罔顧邊關百姓,實在不配為君。

  黎王被他痛罵一頓,心內一忍再忍,終於忍不住擠出了些陰惻惻的話語。

  「賀老相公今日來金鑾殿撒這一回野,可是為了你那個謀逆的外孫?」

  第70章 計謀

  金鑾殿上, 黃昏的餘暉灑出些金橙橙的底色,恰巧從窗欞的縫隙中映到賀老相公的臉龐之上。

  這時,居於龍椅之上的黎王李尋才覷見了賀老相公矍鑠眉目下隱隱泛出的血絲, 他大驚失色, 連質問之語也來不及說, 只與那顧命大臣說:「快去傳太醫。」

  他雖意識到了賀老相公此舉意在栽贓陷害,心頭愈發怒不可揭,只道:「處死您女兒女婿的人並不是本王, 冤有頭債有主,賀老相公何必如此?」

  賀老相公不過扯了扯嘴角,漾著深意的眸子裡掠過幾分悠遠的歉疚之色。

  太醫們姍姍來遲, 紛紛搭住了賀老相公的脈搏要為他診治一番。

  「殿下,老臣服下的毒藥石無解, 您還是不要多費心力了。」賀老相公朝著上首的黎王淡淡一笑, 便將黎王心中積壓的怒意一齊勾了出來。

  他起身走到賀老相公身前,赤紅著眸子攥住了老相公的衣領,咬牙切齒地問:「你以為用你的命便能洗請凌序謀逆君上的罪名嗎?」

  賀老相公嘴角滲出的血絲比之方才更甚了幾分, 劇毒攻心, 身子支撐得十分吃力。即便如此,他卻仍是那一副仙風道骨、如松似柏的淡然模樣。

  直把黎王氣了個好歹。

  可這賀老相公在清流文官中的地位太過超然, 若是放任他死在金鑾殿上, 便無異於給遠在西北的沈清端遞了個進京謀反的由頭。

  他那討械文書一發,邊關百姓們已是一呼百應。若是再加上清流文官們的助力,豈不是要迫著他將這大雍江山送去給這逆賊?

  李尋怒從心來,正欲發作那幾個動作磨蹭的太醫們, 便見方才還餘留幾分氣力的賀老相公身子軟倒了下去。

  他的臉色一下子灰敗不已, 雙眸漸漸渙散, 太醫們便在李尋的催促聲下,替賀老相公在穴位上紮起了金針。

  可卻於事無補,縱使黎王一黨萬般不願賀老相公死在金鑾殿中,可已存死志的賀老相公早已事先服好了劇毒的丸藥。

  在死前罵一通黎王,也算是替他的女兒與女婿出了口惡氣。

  黎王與明偵帝這對皇家父子,乃是如出一轍的心狠手辣,薄冷無情。

  他沒罵錯。

  賀老相公臨終前飽受劇毒折磨,心腸脾肺皆似被人揉碎了一般揪痛不已,越是痛,他心間存了十數年的愧疚之意也能減弱幾分。

  雲菀是他與老妻所生的嫡長女,乖巧□□、端莊知禮,性情仁善堅毅。

  女兒女婿皆報冤而死,他卻因家族之故不敢對雲南王府施以援手,如今他還不容易累攢起了名聲,也能蔭庇住賀家百年安危。

  如此,便讓他體悟一番女兒女婿臨死前的滅頂痛意,將來在地底下團聚時,不至於無顏面對他們。

  「雲菀,爹爹……爹爹來陪你了。」賀老相公掙扎著說出這一句囈語後,便闔上布滿血絲的雙眼,溘然長逝。

  *

  賀老相公的死信傳到燕嶺時,沈清端已沿途收用了不少壯丁,正與蘇山忙著將這些人登記造冊。

  讀完從京城傳來的密信後,沈清端默了許久,到底是在隨行帶著的牌匾里加上了賀老相公的名頭。

  蘇山也在旁勸他道:「你這外祖父是在用性命為你鋪路呢,咱們這一仗賭上了這麼多人的身家性命,愈發不能有任何差池。」

  沈清端聞言便收拾了心神,拿出大雍的輿圖後與蘇山再度商議起了行軍路線。

  燕嶺離京城約莫二十多天的路程,若是日夜不休地行進,便能十五日趕至。

  如今西北之處再無韃靼進犯之憂,一路往京城行進時,凌家軍已壯大至了一萬人。與京城御前司相比,雖不是毫無勝算,可沈清端卻不肯打沒有把握的仗。

  是以,待賀老相公的死訊傳出京城後,沈清端等人便繞道去了金陵。

  因著賀老相公生前的刻意安排,京城內外都傳出了些於黎王不利的風聲。

  例如說黎王猜忌疑心賀老相公,認定他必會幫扶舉起反棋的外孫,便將他傳喚至了金鑾殿,百般折辱後戕害了賀老相公。

  此等流言甚囂塵上,黎王雖在人前人後都駁斥了一回,卻堵不住清流文官們的悠悠眾口。

  賀老相公一身門生無數,幫扶過的寒門子弟更是數不勝數,更別提他一手創辦的白鹿書院扶值出了大雍朝大半的文官。

  黎王本就得位不正,明偵帝如今是生是死尚且無人得知,多少忠君之臣面上雖迎合了他,心裡卻對其棄如敝履。

  沈清端一入金陵,便以凌序之名拜見了賀家老太太。

  本該在十幾年前便死於皇室刀下的外孫死而復返,賀老太太當即便哭濕了好幾條帕子,瞧著外孫肖似嫡長女的面容,愈發悲從心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