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頁
大把大把的勢力想要找到兩人的蹤跡,但他們甚至畫不出那天科涅克的扮相,不知這人姓甚名誰,而布羅德·雷契爾……雷契爾家自己都找不到布羅德的痕跡。
組織和其他未受損傷的勢力蜂擁而上,瓜分了那些人留下的遺產。兩年過去,風波漸定,觀眾大多死去,留下的既得利益者早就淡忘了當年席捲紐約的恐懼。
但貝爾摩德沒有。
那是她稱科涅克為「黃昏」的起源,為那場與三十八年前黃昏之館慘案令人膽寒的極度相似。
而今天,四十年後的今天,科涅克與黃昏之館重合在了一起。
她沉默地站在原地,看著男人僵硬扭曲的屍體,沒來由地感到一陣心悸。
「貝爾摩德。」愛爾蘭不耐煩的聲音從電話中響起,「還沒找到剩下的人嗎?……餵?你聽到我說話了嗎?」
女人沉默良久,聲音里難得透著一絲沒掩飾好的乾澀:「沒有。」
「什麼?」
「沒有,哪裡都沒有,那間監控室也沒有任何人的蹤跡。」貝爾摩德低聲道,「那幾個失蹤的人……」
組織的行動人員已經將別館團團圍住,如果有從任何出口出去的人,他們不可能發現不了。
「——就好像突然從這棟別館憑空蒸發了一樣。」
-
烏丸蓮耶沒能找到那本書。
青年在臨走之前,明明當著對方的面,將書放進了面前的書櫃。然而,烏丸蓮耶對著照片試圖一本本地尋找,卻怎麼也找不到那本黑色硬皮書的所在。
正如景浦正一在信紙中所言,1954年7月18日,烏丸蓮耶對有所人大發雷霆。
他最終也沒有找到那本書,哪怕毛利小五郎伸出手指,迷茫地指向眼前第三排的書架:「不是就在這裡嗎……哇!」
仿佛真的聽到毛利小五郎的話,烏丸蓮耶伸手探向他指明的位置。
然而,他最終只從書架上取下一本《聖經》,正要氣急敗壞地摔書,書頁中卻飄出一片輕薄的紙片:
「智者之書回歸,逢魔重現於世,烏鴉口銜聖杯相迎,與依蘭達相反的孩子在搖籃前甦醒,藤結碩果,生命化汁。謹記,身攜黃金者歸來前,切勿解密!」
烏丸蓮耶將那本《聖經》放回了原來的位置,然後無理地向學者們追加了第二道謎題。
千間降代怔怔地嘆了口氣。
「我想,我大概明白了。」她緩緩開口,語調平白蒼老幾分。
毛利小五郎茫然地問:「……明白什麼?」
下一刻,書房的幻象驟然消失,他們這次站在黃昏之館的宴會大廳,窗外夜色陰翳,室內燈火通明。
紳士們穿著定製的昂貴西裝互相舉杯,淑女們藏在扇子的遮掩後竊竊私語。
「今日諸位共聚在這裡,是為悼念我們共同的朋友、在九十九歲高齡逝去的烏丸先生……」
富麗堂皇的大廳中央,司儀以悲戚的聲音高聲宣布。
「——以及對烏丸先生生前珍藏的三百件珍貴藝術品,逐一進行拍賣!」
毛利小五郎無措地站在大廳中央,下意識避讓來往侍者,對方卻端著托盤目不斜視地穿過了草野朔的身體。
「原來這次還是幻覺啊。」他尷尬地撓了撓後腦勺,試圖轉移話題,「這個難道就是磁帶里說的拍賣會……?」
在原作中,拍賣會原本只是一段為掩蓋真相而偽造出的虛假流言。
但如今,無論是貝爾摩德的證詞,還是眼前的場景,都分明代表一件事:
——這場拍賣會,的確已經成為了真實發生過的事件。
至於假死的烏丸蓮耶,為什麼會放任這種事的發生……
原因很簡單。
拍賣會如火如荼地進行到第二天晚上,拍賣師高高舉起一本無字的黑色硬皮筆記。
「這是什麼藝術品?」有人懷疑地問,「難道是某位大師的真跡?」
拍賣師面不改色:「烏丸先生的藏品,個個都是精妙無比,我們相信他的眼光。」
——烏丸蓮耶找不到青年,也找不到書,乾脆破釜沉舟,放出書會在拍賣會上出現的消息,希望能吸引對方的到來。
草野朔嘆了口氣。
他聲音極輕地道:「烏丸蓮耶……沒有遵守約定。」
陰沉的夜空划過一道明亮的閃電,兩名被雨淋得渾身濕透的旅人敲開了黃昏之館的大門。
「這可是一塊古老而神奇的石頭。」長相粗獷、留著絡腮鬍的高大白人男性攤開手掌,操著蹩腳口音的日語說,「我們可以將它抵押給貴方,作為借宿的費用。」
他長滿老繭的手掌中央,安靜地躺著一塊刻著五角星與眼睛圖案的星形石頭。
第249章
男人的手掌上沾著一點濕潤的泥土, 星石看起來卻很乾燥,星形間的凹陷中還殘留有一點泥巴印。
——仿佛剛被人從泥濘的土壤中撿起,不走心地擦了擦, 就攥在手心裡妄圖將它當作寶貝賣出去。
他另一隻手提著盞掛滿泥水的玻璃罩黃銅煤氣燈,在陰沉的雷雨天氣里發出一輪暖白的光暈。
身為總攬這場拍賣會事務的負責人,對方一眼就該看出二人想要騙留宿的目的。然而, 這位戴著眼鏡的斯文男人只是伸手推了推有些下滑的鏡框。
「進來吧。」他側身讓開道路,「這裡用不著你們的東西。」
組織和其他未受損傷的勢力蜂擁而上,瓜分了那些人留下的遺產。兩年過去,風波漸定,觀眾大多死去,留下的既得利益者早就淡忘了當年席捲紐約的恐懼。
但貝爾摩德沒有。
那是她稱科涅克為「黃昏」的起源,為那場與三十八年前黃昏之館慘案令人膽寒的極度相似。
而今天,四十年後的今天,科涅克與黃昏之館重合在了一起。
她沉默地站在原地,看著男人僵硬扭曲的屍體,沒來由地感到一陣心悸。
「貝爾摩德。」愛爾蘭不耐煩的聲音從電話中響起,「還沒找到剩下的人嗎?……餵?你聽到我說話了嗎?」
女人沉默良久,聲音里難得透著一絲沒掩飾好的乾澀:「沒有。」
「什麼?」
「沒有,哪裡都沒有,那間監控室也沒有任何人的蹤跡。」貝爾摩德低聲道,「那幾個失蹤的人……」
組織的行動人員已經將別館團團圍住,如果有從任何出口出去的人,他們不可能發現不了。
「——就好像突然從這棟別館憑空蒸發了一樣。」
-
烏丸蓮耶沒能找到那本書。
青年在臨走之前,明明當著對方的面,將書放進了面前的書櫃。然而,烏丸蓮耶對著照片試圖一本本地尋找,卻怎麼也找不到那本黑色硬皮書的所在。
正如景浦正一在信紙中所言,1954年7月18日,烏丸蓮耶對有所人大發雷霆。
他最終也沒有找到那本書,哪怕毛利小五郎伸出手指,迷茫地指向眼前第三排的書架:「不是就在這裡嗎……哇!」
仿佛真的聽到毛利小五郎的話,烏丸蓮耶伸手探向他指明的位置。
然而,他最終只從書架上取下一本《聖經》,正要氣急敗壞地摔書,書頁中卻飄出一片輕薄的紙片:
「智者之書回歸,逢魔重現於世,烏鴉口銜聖杯相迎,與依蘭達相反的孩子在搖籃前甦醒,藤結碩果,生命化汁。謹記,身攜黃金者歸來前,切勿解密!」
烏丸蓮耶將那本《聖經》放回了原來的位置,然後無理地向學者們追加了第二道謎題。
千間降代怔怔地嘆了口氣。
「我想,我大概明白了。」她緩緩開口,語調平白蒼老幾分。
毛利小五郎茫然地問:「……明白什麼?」
下一刻,書房的幻象驟然消失,他們這次站在黃昏之館的宴會大廳,窗外夜色陰翳,室內燈火通明。
紳士們穿著定製的昂貴西裝互相舉杯,淑女們藏在扇子的遮掩後竊竊私語。
「今日諸位共聚在這裡,是為悼念我們共同的朋友、在九十九歲高齡逝去的烏丸先生……」
富麗堂皇的大廳中央,司儀以悲戚的聲音高聲宣布。
「——以及對烏丸先生生前珍藏的三百件珍貴藝術品,逐一進行拍賣!」
毛利小五郎無措地站在大廳中央,下意識避讓來往侍者,對方卻端著托盤目不斜視地穿過了草野朔的身體。
「原來這次還是幻覺啊。」他尷尬地撓了撓後腦勺,試圖轉移話題,「這個難道就是磁帶里說的拍賣會……?」
在原作中,拍賣會原本只是一段為掩蓋真相而偽造出的虛假流言。
但如今,無論是貝爾摩德的證詞,還是眼前的場景,都分明代表一件事:
——這場拍賣會,的確已經成為了真實發生過的事件。
至於假死的烏丸蓮耶,為什麼會放任這種事的發生……
原因很簡單。
拍賣會如火如荼地進行到第二天晚上,拍賣師高高舉起一本無字的黑色硬皮筆記。
「這是什麼藝術品?」有人懷疑地問,「難道是某位大師的真跡?」
拍賣師面不改色:「烏丸先生的藏品,個個都是精妙無比,我們相信他的眼光。」
——烏丸蓮耶找不到青年,也找不到書,乾脆破釜沉舟,放出書會在拍賣會上出現的消息,希望能吸引對方的到來。
草野朔嘆了口氣。
他聲音極輕地道:「烏丸蓮耶……沒有遵守約定。」
陰沉的夜空划過一道明亮的閃電,兩名被雨淋得渾身濕透的旅人敲開了黃昏之館的大門。
「這可是一塊古老而神奇的石頭。」長相粗獷、留著絡腮鬍的高大白人男性攤開手掌,操著蹩腳口音的日語說,「我們可以將它抵押給貴方,作為借宿的費用。」
他長滿老繭的手掌中央,安靜地躺著一塊刻著五角星與眼睛圖案的星形石頭。
第249章
男人的手掌上沾著一點濕潤的泥土, 星石看起來卻很乾燥,星形間的凹陷中還殘留有一點泥巴印。
——仿佛剛被人從泥濘的土壤中撿起,不走心地擦了擦, 就攥在手心裡妄圖將它當作寶貝賣出去。
他另一隻手提著盞掛滿泥水的玻璃罩黃銅煤氣燈,在陰沉的雷雨天氣里發出一輪暖白的光暈。
身為總攬這場拍賣會事務的負責人,對方一眼就該看出二人想要騙留宿的目的。然而, 這位戴著眼鏡的斯文男人只是伸手推了推有些下滑的鏡框。
「進來吧。」他側身讓開道路,「這裡用不著你們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