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頁
日子一天天過去,天氣熱了起來。
這次恩科考試的第一場,也就是會試定在了四月十五這個春暖花開的日子。不過對於許淙而言,在這之前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需要辦,那就是四月初二,雲家大姑娘也就是蕙姐兒要和廖梓文成親了。
他們這門婚事可謂是一波三折。
先是廖梓文因為守孝錯過會試,至今還是一個舉人,接著便是蕙姐兒議親屢次不順,來提親的人家或者雲家選擇的女婿人選各有各的不是。
好在好事多磨,最後兩人還是定親了。
但定親之後也不順利,因為廖家還在孝期,所以他們的親事不能馬上辦,而且還不好大肆張揚,只告訴了親近的人家。
最後為了方便雲光霽在外放之前能夠送兩個女兒出嫁,婚禮的日期還定在了恩科之前,以至於廖梓文迎娶的時候,還只是舉人的身份。
好在雲家並不介意。
作為雲光霽的弟子,同時也是廖梓文未來的連襟,許淙當然是參加了這場婚禮的。不但他參加了,許家眾人也都收到了雲家的帖子,齊齊前往慶賀。
看著雲府和廖府張燈結彩,一片喜慶之色,看著披著紅蓋頭的蕙姐兒和滿臉喜色的廖梓文拜堂,再看著眾人對他們的祝福,許淙突然開始緊張起來。
話說,他也快要成親了啊!
就在下個月!
第161章
對於成親,許淙之前一直沒有太大感覺。
主要是他雖然是婚事的主角之一,還是新郎官,但婚禮前的準備工作他卻不用參與。比如說包括聘禮在內的六禮是許明成和金氏他們準備的,對於許淙而言,他就是按照吩咐將東西送到雲家,做好自己該做的那部分事。
這也是這個時代的常見情況。
女子成親還需要繡嫁衣,但男子成親卻往往只需要出個人就好,其他的事情都由家裡人代辦,不需要他費多少心思。
是以對這門婚事,許淙之前一直都挺淡定的。
但今天看到廖府熱熱鬧鬧,新郎官廖梓文滿臉喜色,那上揚的嘴角怎麼都停不下來,他突然對自己將要舉行的婚禮又有了不一樣的認識,心裏面也泛起了一陣緊張的情緒。
所以回到家後,他乾脆到已經裝飾好的新房逛了一圈。
家裡給他準備的是一個單獨的二進院子,前院是書房以及會客的堂屋,而後面則是他和瑩姐兒日常起居的地方,兩側各有廂房和耳房,還帶著一個小花園。
整座院子說不上大,但很是精巧。
許淙漫步在院內,看著那兩個裝滿了水的大缸已經冒出了青色的荷葉,心情也漸漸平復了下來,轉而想到再過幾個月便有荷花可供觀賞了,而且這些用來種荷花的大缸還是他之前根據瑩姐兒的喜好親自去挑選的,也不知她會不會喜歡。
唔,改天去問問看好了。
青木跟在許淙的身後,見他每間屋子都轉了一圈,時不時還停下腳步細看,於是小聲問道:「少爺,這屋子您可有什麼不滿意的?」
「夫人吩咐了,要緊著您和雲二姑娘的喜好來。」
「若是有不妥的,便讓黃管家改。」
「晚上太黑了,看不出什麼,我明天再來仔細看看。」許淙往大缸裡面再看了幾眼,然後帶頭往外面走,邊走邊道:「對了,你明日跟花匠說一聲,這些荷花都給我看好了,可不能養著養著就死了。」
青木點頭應下,「是,少爺。」
於是第二天,許淙又來了。
這一回他和青木每間屋子都再仔細看了一遍,不妥的地方倒沒有發現,但屋子裡面的某些擺設,如牆上的畫、博古架上的花瓶等卻不太符合許淙的心意,便吩咐人改了,回來後他還照著畫了幾張圖,準備拿去給瑩姐兒看看。
在他忙著修改未來居住環境的時候,恩科也開始了。
這是景元帝登基之後的第一場科舉考試,因為時間緊促,所以這次恩科只考會試和殿試,其他的鄉試、府試等都是不考的。
也就是說只有舉人才能參加。
這些人中,有像廖梓文、孫榮這樣因為守孝錯過科舉的,也有像趙夫子這樣早就考中了舉人,但一直沒有來過京城的,還有像趙誠這樣第一次參加的。不過人數最多的,還是這麼多年來沒考上,落榜了的。
貢院開門的時候,兩千多人魚貫而入,場面異常壯觀。
先會試後殿試,四月底殿試放榜之後,許淙認識的幾個人里廖梓文榜上有名,為二甲第三,也就是本科第六名。而孫榮就差了些,同樣是二甲,但他只是第一百三十二名。至於趙家祖孫則齊齊落榜,沒有考中名次。
趙夫子感嘆道:「其實我早有預料。」
「我的才學還比不上孫秀才,能考中舉人已經是祖宗保佑了,再考中進士的可能是微乎其微。如今試了這麼一次,往後我也就能死心地待在勉縣了。」
「倒是誠兒你還有希望。」
同樣沒考上的趙誠點點頭,「祖父,孫兒定會努力的。」
早在兩人啟程入京的時候,家裡就商量好了,如果他這次沒考上,那麼就去京城的國子監待一段時間,參加下次的科舉。
所以此次沒考上,趙誠雖然有些失望,但也很快恢復了過來。
他還年輕,以後還有機會。
許淙拍了拍好友的肩膀,然後道:「夫子,趙誠,你們先在家裡好好休息,這次會試雖然沒有以前冷,但在裡面待了九天,你們還是要好好休息一番。」
這次恩科考試的第一場,也就是會試定在了四月十五這個春暖花開的日子。不過對於許淙而言,在這之前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需要辦,那就是四月初二,雲家大姑娘也就是蕙姐兒要和廖梓文成親了。
他們這門婚事可謂是一波三折。
先是廖梓文因為守孝錯過會試,至今還是一個舉人,接著便是蕙姐兒議親屢次不順,來提親的人家或者雲家選擇的女婿人選各有各的不是。
好在好事多磨,最後兩人還是定親了。
但定親之後也不順利,因為廖家還在孝期,所以他們的親事不能馬上辦,而且還不好大肆張揚,只告訴了親近的人家。
最後為了方便雲光霽在外放之前能夠送兩個女兒出嫁,婚禮的日期還定在了恩科之前,以至於廖梓文迎娶的時候,還只是舉人的身份。
好在雲家並不介意。
作為雲光霽的弟子,同時也是廖梓文未來的連襟,許淙當然是參加了這場婚禮的。不但他參加了,許家眾人也都收到了雲家的帖子,齊齊前往慶賀。
看著雲府和廖府張燈結彩,一片喜慶之色,看著披著紅蓋頭的蕙姐兒和滿臉喜色的廖梓文拜堂,再看著眾人對他們的祝福,許淙突然開始緊張起來。
話說,他也快要成親了啊!
就在下個月!
第161章
對於成親,許淙之前一直沒有太大感覺。
主要是他雖然是婚事的主角之一,還是新郎官,但婚禮前的準備工作他卻不用參與。比如說包括聘禮在內的六禮是許明成和金氏他們準備的,對於許淙而言,他就是按照吩咐將東西送到雲家,做好自己該做的那部分事。
這也是這個時代的常見情況。
女子成親還需要繡嫁衣,但男子成親卻往往只需要出個人就好,其他的事情都由家裡人代辦,不需要他費多少心思。
是以對這門婚事,許淙之前一直都挺淡定的。
但今天看到廖府熱熱鬧鬧,新郎官廖梓文滿臉喜色,那上揚的嘴角怎麼都停不下來,他突然對自己將要舉行的婚禮又有了不一樣的認識,心裏面也泛起了一陣緊張的情緒。
所以回到家後,他乾脆到已經裝飾好的新房逛了一圈。
家裡給他準備的是一個單獨的二進院子,前院是書房以及會客的堂屋,而後面則是他和瑩姐兒日常起居的地方,兩側各有廂房和耳房,還帶著一個小花園。
整座院子說不上大,但很是精巧。
許淙漫步在院內,看著那兩個裝滿了水的大缸已經冒出了青色的荷葉,心情也漸漸平復了下來,轉而想到再過幾個月便有荷花可供觀賞了,而且這些用來種荷花的大缸還是他之前根據瑩姐兒的喜好親自去挑選的,也不知她會不會喜歡。
唔,改天去問問看好了。
青木跟在許淙的身後,見他每間屋子都轉了一圈,時不時還停下腳步細看,於是小聲問道:「少爺,這屋子您可有什麼不滿意的?」
「夫人吩咐了,要緊著您和雲二姑娘的喜好來。」
「若是有不妥的,便讓黃管家改。」
「晚上太黑了,看不出什麼,我明天再來仔細看看。」許淙往大缸裡面再看了幾眼,然後帶頭往外面走,邊走邊道:「對了,你明日跟花匠說一聲,這些荷花都給我看好了,可不能養著養著就死了。」
青木點頭應下,「是,少爺。」
於是第二天,許淙又來了。
這一回他和青木每間屋子都再仔細看了一遍,不妥的地方倒沒有發現,但屋子裡面的某些擺設,如牆上的畫、博古架上的花瓶等卻不太符合許淙的心意,便吩咐人改了,回來後他還照著畫了幾張圖,準備拿去給瑩姐兒看看。
在他忙著修改未來居住環境的時候,恩科也開始了。
這是景元帝登基之後的第一場科舉考試,因為時間緊促,所以這次恩科只考會試和殿試,其他的鄉試、府試等都是不考的。
也就是說只有舉人才能參加。
這些人中,有像廖梓文、孫榮這樣因為守孝錯過科舉的,也有像趙夫子這樣早就考中了舉人,但一直沒有來過京城的,還有像趙誠這樣第一次參加的。不過人數最多的,還是這麼多年來沒考上,落榜了的。
貢院開門的時候,兩千多人魚貫而入,場面異常壯觀。
先會試後殿試,四月底殿試放榜之後,許淙認識的幾個人里廖梓文榜上有名,為二甲第三,也就是本科第六名。而孫榮就差了些,同樣是二甲,但他只是第一百三十二名。至於趙家祖孫則齊齊落榜,沒有考中名次。
趙夫子感嘆道:「其實我早有預料。」
「我的才學還比不上孫秀才,能考中舉人已經是祖宗保佑了,再考中進士的可能是微乎其微。如今試了這麼一次,往後我也就能死心地待在勉縣了。」
「倒是誠兒你還有希望。」
同樣沒考上的趙誠點點頭,「祖父,孫兒定會努力的。」
早在兩人啟程入京的時候,家裡就商量好了,如果他這次沒考上,那麼就去京城的國子監待一段時間,參加下次的科舉。
所以此次沒考上,趙誠雖然有些失望,但也很快恢復了過來。
他還年輕,以後還有機會。
許淙拍了拍好友的肩膀,然後道:「夫子,趙誠,你們先在家裡好好休息,這次會試雖然沒有以前冷,但在裡面待了九天,你們還是要好好休息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