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頁
他從身邊的某個人腰間拔下了一把刀,然後指著正前方的龍椅道:「事到如今,不用我多做解釋,相比你也是明白的。「
「你寧願將皇位給一五歲小兒,也不願意給我,我不服!不過只要父皇你現在寫下傳位詔書,將皇位傳於我,那今日所有人都能保住性命。你若是不願,那我不但馬上讓人去殺太子和湘王,還會讓此地血流成河!」
「父皇,這都是你逼我的!」
他的話說完,所有人都漸漸安靜了下來,就連剛才那些被翻臉的御林軍砍傷的朝臣們也捂住自己的嘴,不敢發出聲音。
所有人的目光,都移到了龍椅上的宏景帝臉上。
而宏景帝沉默了一會兒,然後嘆息道:「是你啊,就因為一個不服,所以你就想弒父弒弟,不顧血脈,不顧人倫了嗎?」
「太子和湘王受傷的事,是你做的吧?」
不知道宏景帝的哪一句話觸發了他的逆鱗,裕王的臉色忽然扭曲了起來,大聲怒吼,「別跟我說什麼血脈,什麼人倫!」
「你從未將我當做兒子!」
「在你的眼裡,我們這些庶出生來卑賤,不堪大位。所以你一次次繞過了我,將皇位傳給別人,你不配為父!」
「你不配!」
第154章
面對著裕王的指責,宏景帝不為所動。
他冷笑道:「不堪大位?哼,你說得不錯,只會執著於出身,這麼多年沒有絲毫長進的你,的確不堪大位。」
裕王被他的這番話氣得臉色通紅。
「你,你你你個……」
「殿下!」在他怒火中燒的時候,旁邊某個同樣一身甲胃,並且還帶著頭盔的老者提醒了一句,「殿下,多說無益,還是正事要緊啊。」
裕王冷靜下來,「對,還是正事要緊。」
他環視了一圈,將朝中重臣們憤怒、驚恐、討好的表情都收入眼中,然後才帶著幾分傲氣地道:「父皇,你莫要想著拖延時間。」
「我答應事成之後,將御林軍的魏統領封為國公,所以他早在兩個月前便已投靠於我。如今他已領了我的令,去東宮帶太子和湘王。至於宮外,現在還沒有人知道宮裡發生的事呢,所以你等的援兵是不會來了的。」
「若你願意寫下傳位詔書,那我願尊你為太上皇。但你若是不願,那我也就只有找出玉璽,然後親自寫了!」
「父皇,你可莫要怪我。」
宏景帝沒有理會他的話,而是將目光移到了裕王旁邊的那位老者身上,看了一會兒後他的眼睛微微眯起,低聲道。
「……劉仲恩?原來是你。」
那位之前被裕王稱呼為『先生』的老者,也就是前任首輔劉仲恩取下了蓋住頭臉的頭盔,然後平視著宏景帝道:「不錯,正是老臣。」
「多年不見,陛下的眼神還是如此犀利,真是可喜可賀,可喜可賀啊。」
宏景帝目光一沉,「……老二做的事,都是你挑撥的?」
「你在教他謀反,目無君父?!」
劉仲恩搖頭,「挑撥談不上,不過是裕王殿下看得上老朽罷了。」
「至於目無君父……」
劉仲恩笑了起來,「陛下您登基以來,一次次借著嫡庶之名向朝臣動手,並無半點為君的肚量。多年下來,已使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更使朝綱混亂,小人橫行。裕王殿下今日不是謀反,而是為了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
「陛下,事到如今您也莫要做什麼拖延之舉了。」
……
跟隨裕王逼宮的,竟然是前任首輔!
劉仲恩這個名字一說出來,朝臣們頓時譁然。要知道現任首輔姓胡,而再往前的那一任便是劉仲恩,他雖然致仕多年,但部分朝臣們對他並不陌生。
一時間,驚呼聲四起。
「劉,劉大人!」
「是劉大人。」
當然有驚訝的就有憤怒的,當即就有一個中年男子指著人大罵,「劉仲恩,你可知裕王現在是在謀反?!你助紂為虐,聖賢書真是讀到狗肚子裡去了!」
不過也不是所有人都在怒罵的,某個早就嚇得癱軟在地的官員大喊:「裕王殿下,劉大人我不想死啊,我不想死,求殿下饒命,求大人饒命。」
種種亂象,不一而足。
而前方,得知裕王身邊的人是前任首輔劉仲恩之後,宏景帝仿佛了卻了什麼心事,緩慢點頭道:「原來如此。」
「近些年來,朕總覺得朝廷上有一股力量在暗暗潛伏,有些官員聽命於他人而不是朕。但一直未曾找到證據,想來就是因為你在插手吧。」
他看向了怒視著他的裕王,沉聲道:「你想要傳位詔書,那不是不可。」
裕王一喜,「父皇你同意了?」
要知道有沒有傳位詔書,是區別正統與否的關鍵。他今日當然可以殺掉宏景帝以及諸位兄弟登上大位,但名不正言不順,將後患無窮。但有了詔書就不一樣了,雖然他之前不是太子,但有詔書那他登基就是名正言順,不會引起其他人太過激烈的反對。
這也是他沒有馬上殺人,而是在此極力勸說的原因。
宏景帝道:「你想要傳位昭書,必須答應朕幾件事,第一是不得傷害太子和湘王,若他們的傷勢能好,當送他們去封地,若是不能好,也得風光大葬。第二是不得怠慢後宮女眷,將朕與她們送去京郊別宮。」
「你寧願將皇位給一五歲小兒,也不願意給我,我不服!不過只要父皇你現在寫下傳位詔書,將皇位傳於我,那今日所有人都能保住性命。你若是不願,那我不但馬上讓人去殺太子和湘王,還會讓此地血流成河!」
「父皇,這都是你逼我的!」
他的話說完,所有人都漸漸安靜了下來,就連剛才那些被翻臉的御林軍砍傷的朝臣們也捂住自己的嘴,不敢發出聲音。
所有人的目光,都移到了龍椅上的宏景帝臉上。
而宏景帝沉默了一會兒,然後嘆息道:「是你啊,就因為一個不服,所以你就想弒父弒弟,不顧血脈,不顧人倫了嗎?」
「太子和湘王受傷的事,是你做的吧?」
不知道宏景帝的哪一句話觸發了他的逆鱗,裕王的臉色忽然扭曲了起來,大聲怒吼,「別跟我說什麼血脈,什麼人倫!」
「你從未將我當做兒子!」
「在你的眼裡,我們這些庶出生來卑賤,不堪大位。所以你一次次繞過了我,將皇位傳給別人,你不配為父!」
「你不配!」
第154章
面對著裕王的指責,宏景帝不為所動。
他冷笑道:「不堪大位?哼,你說得不錯,只會執著於出身,這麼多年沒有絲毫長進的你,的確不堪大位。」
裕王被他的這番話氣得臉色通紅。
「你,你你你個……」
「殿下!」在他怒火中燒的時候,旁邊某個同樣一身甲胃,並且還帶著頭盔的老者提醒了一句,「殿下,多說無益,還是正事要緊啊。」
裕王冷靜下來,「對,還是正事要緊。」
他環視了一圈,將朝中重臣們憤怒、驚恐、討好的表情都收入眼中,然後才帶著幾分傲氣地道:「父皇,你莫要想著拖延時間。」
「我答應事成之後,將御林軍的魏統領封為國公,所以他早在兩個月前便已投靠於我。如今他已領了我的令,去東宮帶太子和湘王。至於宮外,現在還沒有人知道宮裡發生的事呢,所以你等的援兵是不會來了的。」
「若你願意寫下傳位詔書,那我願尊你為太上皇。但你若是不願,那我也就只有找出玉璽,然後親自寫了!」
「父皇,你可莫要怪我。」
宏景帝沒有理會他的話,而是將目光移到了裕王旁邊的那位老者身上,看了一會兒後他的眼睛微微眯起,低聲道。
「……劉仲恩?原來是你。」
那位之前被裕王稱呼為『先生』的老者,也就是前任首輔劉仲恩取下了蓋住頭臉的頭盔,然後平視著宏景帝道:「不錯,正是老臣。」
「多年不見,陛下的眼神還是如此犀利,真是可喜可賀,可喜可賀啊。」
宏景帝目光一沉,「……老二做的事,都是你挑撥的?」
「你在教他謀反,目無君父?!」
劉仲恩搖頭,「挑撥談不上,不過是裕王殿下看得上老朽罷了。」
「至於目無君父……」
劉仲恩笑了起來,「陛下您登基以來,一次次借著嫡庶之名向朝臣動手,並無半點為君的肚量。多年下來,已使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更使朝綱混亂,小人橫行。裕王殿下今日不是謀反,而是為了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
「陛下,事到如今您也莫要做什麼拖延之舉了。」
……
跟隨裕王逼宮的,竟然是前任首輔!
劉仲恩這個名字一說出來,朝臣們頓時譁然。要知道現任首輔姓胡,而再往前的那一任便是劉仲恩,他雖然致仕多年,但部分朝臣們對他並不陌生。
一時間,驚呼聲四起。
「劉,劉大人!」
「是劉大人。」
當然有驚訝的就有憤怒的,當即就有一個中年男子指著人大罵,「劉仲恩,你可知裕王現在是在謀反?!你助紂為虐,聖賢書真是讀到狗肚子裡去了!」
不過也不是所有人都在怒罵的,某個早就嚇得癱軟在地的官員大喊:「裕王殿下,劉大人我不想死啊,我不想死,求殿下饒命,求大人饒命。」
種種亂象,不一而足。
而前方,得知裕王身邊的人是前任首輔劉仲恩之後,宏景帝仿佛了卻了什麼心事,緩慢點頭道:「原來如此。」
「近些年來,朕總覺得朝廷上有一股力量在暗暗潛伏,有些官員聽命於他人而不是朕。但一直未曾找到證據,想來就是因為你在插手吧。」
他看向了怒視著他的裕王,沉聲道:「你想要傳位詔書,那不是不可。」
裕王一喜,「父皇你同意了?」
要知道有沒有傳位詔書,是區別正統與否的關鍵。他今日當然可以殺掉宏景帝以及諸位兄弟登上大位,但名不正言不順,將後患無窮。但有了詔書就不一樣了,雖然他之前不是太子,但有詔書那他登基就是名正言順,不會引起其他人太過激烈的反對。
這也是他沒有馬上殺人,而是在此極力勸說的原因。
宏景帝道:「你想要傳位昭書,必須答應朕幾件事,第一是不得傷害太子和湘王,若他們的傷勢能好,當送他們去封地,若是不能好,也得風光大葬。第二是不得怠慢後宮女眷,將朕與她們送去京郊別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