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頁
在前往蓬山的路上,沈如晚想過很多次,如果寧聽瀾用碎嬰劍指向她,那又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景?
那時她坐在寶車中,模擬過很多次究竟該如何應對,她的劍法並不是純粹自學,當然也有寧聽瀾言傳身教,寧聽瀾了解她,她也了解寧聽瀾。
可當她站在寧聽瀾的面前,在碎嬰劍熟悉又陌生的劍影中飄搖若絮,她心裡想的卻不是那些苦苦思索的應對,而是一種沒什麼意義的、純粹的情緒。
失意、惆悵、苦澀……什麼詞都好,可都無法準確形容出這種感覺。
她替碎嬰劍抱屈。
藤蔓在劍光下無盡地生長,分明搖搖欲墜、已到極限,可一個分神,又頑強地生出了新枝,誅之不盡。
原本整潔氣派的峰巔已是不成樣子,丹成修士出手甚至能讓尋常小山傾倒不存,縱橫的劍氣與靈光在峰巔留下深深的痕跡,若非蓬山的峰巒都有陣法加固保護,只怕連這峰頂也早被削了去。
曲不詢手裡握著那把不循劍化成的匕首,最後一下用力敲在束縛他的玄鐵鎖上,玄鐵鎖不堪重負地斷開,重重地砸在地面上,發出沉悶的聲響。
這玄鐵鎖能鎖住修士的靈力,即使是丹成修士也沒法倖免,只能在玄鐵鎖下如同凡人。
可旁人卻不知道,不循劍和他性命相連,哪怕曲不詢半點靈力也用不出來,他也仍然能召出不循劍,玄鐵鎖對他來說便是個笑話。
曲不詢看也沒看一眼地上的玄鐵鎖,匕首化為重劍,他提劍徑直走出靜室。
刀光劍影映在他的眉眼間,襯出他沉凝的神容。
青光被劍影壓製得有些黯淡,藤蔓生了又滅,只圈在沈如晚的身側,似乎搖搖欲墜,可又頑強不息,永不消逝。
寧聽瀾心底早已泛起難平的躁意。
他教了沈如晚劍法,對她再了解不過,可沈如晚卻不知道他出手時究竟是什麼樣的;他手中有碎嬰劍,而沈如晚什麼都沒有;他狀態完好,她一路闖過來卻受了傷。他滿以為拿下她並不是什麼難事,可沒想到沈如晚竟然能支撐那麼久。
餘光瞥見曲不詢站在那裡,他心裡猛然一沉。
「你我之間的事,就不必再多一個人來插手了吧?」寧聽瀾短暫地笑了一聲,對沈如晚說,「除非你就這麼心甘情願承認你自己沒法維護你想要的道義,永遠只能仰仗他人。」
曲不詢挑眉,一哂。
不過是寧聽瀾怕他和沈如晚聯手,故意說出的挑釁之言,他負手站在那裡,只是神色莫測地盯著寧聽瀾,氣機鎖定,不置可否。
搖搖晃晃的青光里,沈如晚一言不發。
縱橫鋒銳的劍氣擦過她鬢邊、衣角,留下深深血痕,染紅了衣襟與袖口,可血映在她頰邊,卻只襯出她晦澀冰冷的眼眸。
寧聽瀾被曲不詢不遠不近地盯著,卻又不知曲不詢究竟何時會出手,不得不分神防備,壓力陡增。他劍光更沉,壓得青光搖搖欲墜,他不覺多言了起來,「其實以我們的淵源,又何至於落到今天這步田地?」
「當初你師尊還在世時,我曾和他玩笑說,早知就該讓你拜在我門下,跟我學劍法,而不是拜在他元讓卿的門下,也省得你這般用劍的天賦白白浪費,成了個法修。」寧聽瀾聲音因殺機而顯得有些緊繃,可又強作若無其事,「不知你究竟明白不明白,我說我欣賞你、看著你就像在看年輕時的我,句句都是真心話。」
「可你走了,扔下蓬山就走,辜負了我的期許——我原本曾打算讓你成為第九閣的副閣主的。」寧聽瀾好似十分遺憾,慢慢地說,「可你看你,大好的局面,為什麼偏偏被你走到了如今的樣子?」
沈如晚透過刀光劍影,凝神望著他。
為什麼會走到如今這一步?她當然想過很多次,這一路走來她的選擇有好有壞,有再來千百次也不後悔的,也有悔不當初恨不得回到過去改變的。
可有一件事是她永遠不會變的。
「你曾經告訴過我,碎嬰劍是這世上至正至珍之物。」她越過青光與劍光,神冷如冰雪,輕輕地說,「唯有心懷公道正義的人,才能握住這把劍。」
「我一直信你,也一直都這麼做。」
寧聽瀾對上她霜雪般的目光,不知怎麼的竟頓了一下,生出些遲疑,這讓他到嘴邊的話也沒來得及說出口。
「時至今日,哪怕你正用碎嬰劍對著我,我也還是信。」沈如晚字字沉冷,她抬起手,青光完全散了開來,以一種不加防備、卻似主人般的姿態迎向刀光劍影——
「劍止!」她慢慢說,「碎嬰劍,回到我掌中來。」
這世上至正至珍之寶,應在至正至真之人的手中,去守這至正至公的道義,而不是留在一個只剩貪慾的人手裡,成為一把任人把玩與評說的蒙昧青鋒。
劍若有靈,只怕也會放聲一哭。
她已很久不曾握劍了,可就此刻,她比誰都篤定,她能握住。
一定可以。
嘹亮清狂的劍鳴長吟如龍,在所有靠近渡厄峰的弟子們耳畔迴響,在蓬山無數的青山之間傳盪,讓每一個人都聽得清清楚楚,一生難忘。
寧聽瀾那一刻的神色陡變,強烈的不可置信一瞬間漫上他的臉,好似他見到了這輩子最不可思議的事,構成他最後一個清晰而明顯的表情:
那時她坐在寶車中,模擬過很多次究竟該如何應對,她的劍法並不是純粹自學,當然也有寧聽瀾言傳身教,寧聽瀾了解她,她也了解寧聽瀾。
可當她站在寧聽瀾的面前,在碎嬰劍熟悉又陌生的劍影中飄搖若絮,她心裡想的卻不是那些苦苦思索的應對,而是一種沒什麼意義的、純粹的情緒。
失意、惆悵、苦澀……什麼詞都好,可都無法準確形容出這種感覺。
她替碎嬰劍抱屈。
藤蔓在劍光下無盡地生長,分明搖搖欲墜、已到極限,可一個分神,又頑強地生出了新枝,誅之不盡。
原本整潔氣派的峰巔已是不成樣子,丹成修士出手甚至能讓尋常小山傾倒不存,縱橫的劍氣與靈光在峰巔留下深深的痕跡,若非蓬山的峰巒都有陣法加固保護,只怕連這峰頂也早被削了去。
曲不詢手裡握著那把不循劍化成的匕首,最後一下用力敲在束縛他的玄鐵鎖上,玄鐵鎖不堪重負地斷開,重重地砸在地面上,發出沉悶的聲響。
這玄鐵鎖能鎖住修士的靈力,即使是丹成修士也沒法倖免,只能在玄鐵鎖下如同凡人。
可旁人卻不知道,不循劍和他性命相連,哪怕曲不詢半點靈力也用不出來,他也仍然能召出不循劍,玄鐵鎖對他來說便是個笑話。
曲不詢看也沒看一眼地上的玄鐵鎖,匕首化為重劍,他提劍徑直走出靜室。
刀光劍影映在他的眉眼間,襯出他沉凝的神容。
青光被劍影壓製得有些黯淡,藤蔓生了又滅,只圈在沈如晚的身側,似乎搖搖欲墜,可又頑強不息,永不消逝。
寧聽瀾心底早已泛起難平的躁意。
他教了沈如晚劍法,對她再了解不過,可沈如晚卻不知道他出手時究竟是什麼樣的;他手中有碎嬰劍,而沈如晚什麼都沒有;他狀態完好,她一路闖過來卻受了傷。他滿以為拿下她並不是什麼難事,可沒想到沈如晚竟然能支撐那麼久。
餘光瞥見曲不詢站在那裡,他心裡猛然一沉。
「你我之間的事,就不必再多一個人來插手了吧?」寧聽瀾短暫地笑了一聲,對沈如晚說,「除非你就這麼心甘情願承認你自己沒法維護你想要的道義,永遠只能仰仗他人。」
曲不詢挑眉,一哂。
不過是寧聽瀾怕他和沈如晚聯手,故意說出的挑釁之言,他負手站在那裡,只是神色莫測地盯著寧聽瀾,氣機鎖定,不置可否。
搖搖晃晃的青光里,沈如晚一言不發。
縱橫鋒銳的劍氣擦過她鬢邊、衣角,留下深深血痕,染紅了衣襟與袖口,可血映在她頰邊,卻只襯出她晦澀冰冷的眼眸。
寧聽瀾被曲不詢不遠不近地盯著,卻又不知曲不詢究竟何時會出手,不得不分神防備,壓力陡增。他劍光更沉,壓得青光搖搖欲墜,他不覺多言了起來,「其實以我們的淵源,又何至於落到今天這步田地?」
「當初你師尊還在世時,我曾和他玩笑說,早知就該讓你拜在我門下,跟我學劍法,而不是拜在他元讓卿的門下,也省得你這般用劍的天賦白白浪費,成了個法修。」寧聽瀾聲音因殺機而顯得有些緊繃,可又強作若無其事,「不知你究竟明白不明白,我說我欣賞你、看著你就像在看年輕時的我,句句都是真心話。」
「可你走了,扔下蓬山就走,辜負了我的期許——我原本曾打算讓你成為第九閣的副閣主的。」寧聽瀾好似十分遺憾,慢慢地說,「可你看你,大好的局面,為什麼偏偏被你走到了如今的樣子?」
沈如晚透過刀光劍影,凝神望著他。
為什麼會走到如今這一步?她當然想過很多次,這一路走來她的選擇有好有壞,有再來千百次也不後悔的,也有悔不當初恨不得回到過去改變的。
可有一件事是她永遠不會變的。
「你曾經告訴過我,碎嬰劍是這世上至正至珍之物。」她越過青光與劍光,神冷如冰雪,輕輕地說,「唯有心懷公道正義的人,才能握住這把劍。」
「我一直信你,也一直都這麼做。」
寧聽瀾對上她霜雪般的目光,不知怎麼的竟頓了一下,生出些遲疑,這讓他到嘴邊的話也沒來得及說出口。
「時至今日,哪怕你正用碎嬰劍對著我,我也還是信。」沈如晚字字沉冷,她抬起手,青光完全散了開來,以一種不加防備、卻似主人般的姿態迎向刀光劍影——
「劍止!」她慢慢說,「碎嬰劍,回到我掌中來。」
這世上至正至珍之寶,應在至正至真之人的手中,去守這至正至公的道義,而不是留在一個只剩貪慾的人手裡,成為一把任人把玩與評說的蒙昧青鋒。
劍若有靈,只怕也會放聲一哭。
她已很久不曾握劍了,可就此刻,她比誰都篤定,她能握住。
一定可以。
嘹亮清狂的劍鳴長吟如龍,在所有靠近渡厄峰的弟子們耳畔迴響,在蓬山無數的青山之間傳盪,讓每一個人都聽得清清楚楚,一生難忘。
寧聽瀾那一刻的神色陡變,強烈的不可置信一瞬間漫上他的臉,好似他見到了這輩子最不可思議的事,構成他最後一個清晰而明顯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