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朱厚照的想法很簡單,他父皇親自讓人送過去的文章,《新報》編輯部那邊怎麼都得慎重對待吧?

  朱祐樘:「…………」

  這小子的心眼倒是挺多。

  朱祐樘還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徑直把底下那疊文稿取出來遞給最喜讀文章的李東陽笑呵呵地道:「太子說他寫了篇文章想要發到《新報》上愛卿你們先給他看看能不能發。」他都沒注意看上頭的內容還準備先看過朱厚照給他寫的信再說。

  李東陽知曉太子還想往《新報》投稿登時來了興趣接過那疊文稿認真看了起來。

  朱祐樘把稿子分了出去,自己也拿起信細讀。這一讀之下朱祐樘臉上的笑容就慢慢消失了。

  等會這是什麼東西?

  王小狀元給太子講的是什麼東西?

  為什麼會有圖?這裡為什麼會有圖?

  為什麼王小狀元只用了寥寥幾筆就能讓人分辨出不同的毒瘡類型?

  難受渾身難受。

  好好的狀元郎不畫江南的好山好水不畫江南的美人,畫這種東西作甚?還有,為什麼他家皇兒也還用「一點朱唇萬客嘗」來做算術題?這是你這小子做算術題的地方嗎?

  朱祐樘算是皇帝之中最潔身自好的了,他的後宮裡只有皇后一個,這些年甚至還因為皇后年頭年尾各生了一胎傷了身體而有意識地減少了敦倫之禮的次數。像宋徽宗那種出宮幽會□□和臣子撞到一塊的風流逸事,在他身上是萬萬不會發生的。

  可即使朱祐樘本人從來不會亂來,看到這樣的介紹還是莫名生出了幾分代入感來。

  人大抵都是這樣的,每次看到人說某某病有什麼病徵,都會下意識地比對一下自己有沒有類似的症狀。

  可怕的是,這玩意會長在那令人難以啟齒的部位上,弄得你連找醫者看看的勇氣都沒有!

  朱祐樘現在覺得自己聽到什麼風流才子,都覺得不太對味了,甚至懷疑他們身上會不會帶有這樣的髒病。

  他下意識地看了眼座中的三位閣臣,還好,他選的閣臣都不是那什麼風流種。

  劉健老成持重,連同僚登門都不讓進的,更別說出去風流快活。

  李東陽倒是愛熱鬧,但大多都是文人墨客齊聚一堂相互吹捧,鮮少會讓歌姬樂婦作陪。

  謝遷這位年輕的閣臣長得俊美過人,但品行也十分端正。

  據傳謝遷年輕時有貌美少女夜探他住處想要投懷送抱,謝遷當場便堅定拒絕了!

  算下來謝遷為官多年也只有一妻一妾,家中八九個兒女都是她們所出。前些年他曾給謝遷賜了四個美人,至今都沒一個有孕的,想來謝遷是早早就開始修身養性了……

  朱祐樘正暗自打量著三位閣臣,李東陽也一臉古怪地細讀著朱厚照整理出來的性健康教育講章。

  他看到後面是看幾眼文章又看幾眼謝遷,弄得一向不愛接李東陽茬的謝遷有點莫名,忍不住回給李東陽一個「你這傢伙怎麼回事」的眼神。

  李東陽便把前面幾頁內容勻給他看。

  一不小心直接看到花柳病圖鑑的謝遷:「…………」

  就知道讓那小子跟太子出去肯定會作妖。

  劉健看著君臣三人的表情變來變去,莫名有種被排擠在外的感覺。

  你們幾個人怎麼回事?我這麼大一個人坐在這裡,難道你們都不準備傳給我看看嗎?!

  好在朱祐樘還是很看重劉健這位首輔的,很快便把手頭的太子來信拿給劉健分享。

  這麼好的東西,朕不允許有任何一個人沒讀過!

  等到君臣四人分看完太子的來信以及來稿,殿內陷入一陣難言的沉默之中。

  所以,他們這位才十六歲的王小狀元上哪兒學來這麼多奇怪的東西?!

  幾人開始在心裡把可疑對象過了一遍,接著發現可疑對象可太多了。

  比如王華這個當爹的就是個遍閱群書的傢伙,還曾有過遇到女妓奪門而逃的經歷,會這麼教育兒子實在再正常不過。

  再比如丘濬這小老頭兒家中藏書無數,書架上未必沒有涉及這方面的書籍。

  再比如太子在信中提到過的太醫院,那也是文哥兒常去的地方,當初翰林院編《大明本草》的時候全憑他與太醫院那邊溝通交流。

  還有他那些朋友之中,錢福、唐寅、張靈等人可都是曾傳出過風流名聲的,他們說不準也會跟文哥兒講一講此類見聞。

  這麼一琢磨,竟是一點兒都不稀奇了,反而有種理應如此的感覺。

  倘若文哥兒不這樣教導太子,頭一次出遠門的太子恐怕會被江南這有名的溫柔鄉迷了眼。到那時候可就不是發表篇性健康教育文章的事了,都察院的彈劾奏章肯定會跟雪花似的送上來。

  那他們更得頭疼!

  就是有點擔心太子會不會被嚇出毛病來,畢竟連他們這個年紀的人看到那花柳病圖鑑都覺得極具衝擊性,太子會不會因此而留下什麼隱疾?

  這場皇帝與內閣的小會議散場後,李東陽多留了一會,建議朱祐樘回頭尋個御醫給太子瞧瞧。太子到底是大明儲君,可不能因著這事兒出點什麼問題!

  若不是這文章中還專門提到過早以及過於頻繁都對男子身體有害,李東陽覺得派個宮女去試一試是最直接的。可文哥兒都已經這麼教了,他這個當老師的也得順著這個說法才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