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文哥兒沒有推辭,一口應下王磐的邀約,領著朱厚照沿著運河漫步徐行,看看住在運河邊的尋常人家到底過著什麼樣的日子。

  等到文哥兒一行人走遠以後,那去趕鴨下塘的老漢也回來了,坐到岸邊準備垂釣。

  王磐也坐過去,看看能不能順便釣條河魚回去吃。

  兩人順便聊起了剛剛離開的文哥兒師徒倆。

  別看老漢如今獨居城郊養鴨,實際上他祖上還出過大人物,比如曾當過丞相的汪廣洋。

  不過與這位先祖親緣近些的族人都已遷居他處,像他們這些留在高郵的旁支再頂著這位先祖的名頭自誇,未免就有招搖撞騙的嫌疑了!而且他們這位先祖生前還因罪獲誅、不得善終,大夥自然都鮮少談及此事。

  老漢平日裡在這裡養鴨垂釣,興致來了便讀些閒書,日子過得還算舒泰。他看了眼水面上毫無動靜的浮標,轉頭與王磐閒談起來:「怎麼把他們給帶來了?」

  王磐道:「看那王小友確實愛吃你做的醃蛋,我便把他領來碰碰運氣,看你肯不肯賣些給他。」

  老漢說道:「有好事不見你想起我這老東西,壞事卻是一次都沒把我落下過。」

  王磐哈哈一笑,樂道:「誰叫這十里八鄉裡頭你養的鴨最肥,你醃的鴨蛋也最好吃。」

  他看王小狀元順眼,很大程度上也是他自己也愛吃,不僅江里的魚他快吃遍了,連山上山下的野菜他都快吃遍了,還準備整理出一本《野菜譜》來著。

  當初周定王朱橚編的那本《救荒本草》他讀起來就覺得很有意思。

  只是《救荒本草》講的大多是北方野菜,他準備搜羅些江南獨有的野菜,若是他們江南不幸遇著荒年說不定能有點用處。

  另一邊,文哥兒領著朱厚照在高郵城郊轉了一天,見到人便上去聊幾句。

  相比於王磐他們這些什麼話都敢說的隱逸人士,尋常百姓說起話來都是挺淳樸的,真要問他們日子過得苦不苦,那肯定能說出十個八個苦處來。可要說這日子過得一點盼頭都沒有,那也還不至於。

  畢竟江南可是舉國最繁華之處,連乞丐都更樂意到江南來乞討。

  朱厚照隨著文哥兒一路走過去,時而覺得大明要完,時而又覺得他們大明也沒那麼糟糕,心情可謂是起起落落。他甚至還學到了文哥兒給他演示的問答技巧,如何通過不同的提問方式獲取完全不同的答案。

  莫名就對文官的嘴越發不信任起來。

  按照文哥兒這樣的提問方法,同一個議題完全可以得出孑然不同的結論。

  全憑他怎麼去問。

  要知道許多事都是有利有弊的,你提問時突出有利的方面,被問的人便會對這事表示贊同;你提問時突出有害的方面,被問的人便會對這事表示抗拒。

  可以進行這種操作的不僅僅是提問,寫奏本也能玩同樣的花樣!

  所以他聽著覺得好極了的事,背後可能有許多被人蓄意藏起來沒講的壞處。

  就像一個地方出了極好的寶貝被朝廷列為貢品,這本來是好事。可經過底下人地層層盤剝,這事兒卻對當地有害無利,甚至逼得本來世代從事相關行業的人不得不放棄祖業以避災禍!

  文官的嘴,騙人的鬼!

  朱厚照這邊正被文哥兒帶著見識文官的諸般手段,遠在京師的朱祐樘等人也收到了那份快馬加鞭從江南送到京師的急件。

  作者有話說:

  文崽:給你展示億點顛倒黑白的實操

  豬崽:恐怖如斯!

  *

  更新!

  今天的全勤顫顫巍巍地保住了!

  *

  註:

  ①《野菜譜》:王磐嘉靖年間刊行的,現在開始搜羅資料完全沒毛病(振振有詞)

  據說魯迅對這本《野菜譜》特別喜愛,還曾經親手抄過一遍!

  -

  ②《隨園食單》關於鹹鴨蛋的記錄:

  【醃蛋以高郵為佳,顏色紅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間先夾取以敬客。放盤中,總宜切開帶殼,黃白兼用;不可存黃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

  ③關於提問方法可以影響調查結果這種把戲,參考《是,大臣》《是,首相》

  這個古早英劇很有意思,有億點點政治諷刺內容,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是當年上大學時很喜歡的劇!

  根據遙遠的記憶,這一段好像是講「你是否同意服兵役制度」之類的,按照不同的切入點(對民眾的各種好處vs對民眾的各種壞處)設置一系列問題,你跟著這些問題答下來,理所當然就會答出提問者想要的答案。

  第442章

  照理來說京師的這一天應當相當平和,因為朝中沒什麼大事,南邊也沒有來信,大家應該和平時那樣忙忙碌碌幹完一天的活就下衙去感覺自己很累很努力同時又感覺自己什麼都沒做。

  可就在朱祐樘跟謝遷他們單獨開小會開到尾聲的時候有人來報說太子送了封急信過來,說是朱祐樘務必要親自拆了看的那種。

  朱祐樘見正事已經談得差不多了目前君臣幾人處於喝茶聊天狀態便叫人直接把太子的信送進來。

  這疊信還挺厚。

  朱祐樘有些納罕,拆開一看,擺在最上頭的是朱厚照最後補充的簡訊只有簡簡單單的幾句話,說是末尾有份文章想要投到《新報》編輯部拜託朱祐樘幫忙讓人送過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