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慎辭你想仗著自己是《新報》創始人就監守自盜,門都沒有!

  文哥兒當即義正辭嚴地道:「其實我是想試一試你,看到你這樣堅定不移地執行《新報》刊行規定我很欣慰,陛下和殿下果然沒看錯人!」

  費宏:「…………」

  費宏懶得理他。

  文哥兒只能摸了摸鼻頭,老老實實地把朱厚照硃批過的《閹豕史話》投到《新報》編輯部去。

  距離《新報》刊行日期還早,意味著潤筆費一時半會不會到手,文哥兒也沒太在意,投出去就完事了。他下衙後溜達去老丘家,問老丘有沒有拿到他讓金生送來的瑤柱,這家瑤柱他看一眼就相中了,拿來熬粥一定格外鮮甜!

  丘濬道:「熬粥哪有那麼多講究?」

  文哥兒道:「想吃好吃的就是得多講究。」

  他和丘濬說起自己在天津衛吃了現撈的黃花魚,這個時節最適合吃黃花魚了,肥美得不像話,一筷子夾下去全是肉。

  秋天能去天津衛就更棒了,可以烤秋刀魚!

  到時候他肯定要揣上幾個黎檬過去,黎檬汁和秋刀魚十分相配!

  文哥兒表示自己已經和那邊的學官約好了,力邀丘濬到時候一起過去烤魚吃。

  丘濬道:「我都這把年紀了,哪能為了一口吃的跑去天津衛?」

  文哥兒道:「那我到時候買些秋刀魚回來烤給您吃。」

  丘濬諄諄告誡:「你已經入仕了,不能一天到晚只想著吃喝玩樂,須得多花些心思在正事上。」

  文哥兒連連點頭:「我肯定是休沐日過去的,不會耽誤正事。天津衛到處都是南來北往的客船和貨船,人也都是南來北往的人,我多與他們交流可以長許多見識!」

  丘濬知道他從小就是這性格,便也沒說什麼。

  文哥兒又和丘濬說起朱厚照的變化來,這小子是越長大越難搞了,居然能跑去六部求外援。六部那些前輩也真夠壞的,不就是讓他們加了幾天班嗎?堂堂六部官員,居然這麼記仇!

  丘濬雖也覺得這些傢伙有點過分,卻還是繃起臉說道:「若是你平日裡勤勉一些,他們又豈能難得倒你?便是太子殿下找一百個人出主意也沒有用處。」

  文哥兒聽丘濬不站在自己這邊,很有些鬱悶。他哼道:「我一個人如何學得過這麼多人?我才不傻乎乎地什麼都學,那會把自己累壞的!」

  丘濬覺得也是這個理,點頭說道:「那你別惦記著東宮的茶點了,等回到家不是想怎麼吃就怎麼吃嗎?」

  文哥兒沒再多提朱厚照這個越來越難搞的逆徒,繼續陪著丘濬聊了會天才溜達回家吃飯去。

  到了旬休日,楊一清在京師的宅子也修整好了,邀了李東陽他們過去小聚。

  文哥兒當然也在受邀之列,還有李夢陽、王九思、馬理他們這些從陝西考出來的進士也都來了,可謂是給足了楊一清這位陝西督學面子。

  現在已經是太常寺少卿了。

  這任命其實算不上什麼重要差使,不過好歹也是太常寺的二把手,正兒八經的正四品官。以前楊一清是地方官,這品秩不算值錢,現在調回京師含金量可就高多了!

  既然早前已經說好了,文哥兒自然早早帶著他心愛的酸筍罈子來到楊一清家。

  楊一清家中有妻無子,父母又均已故去,家中便只有夫妻倆招待客人。文哥兒到得最早,第一個見到楊一清的妻子胡氏,積極地跑上去問好。

  胡氏是楊一清姐夫的親妹妹,屬南直隸鎮江人,兩家的關係算起來可以說是親上加親。

  見文哥兒屁顛屁顛抱著個酸筍罈子跑來,胡氏笑道:「離吃飯還早得很,你且先坐一坐,與你師叔說說話。」

  文哥兒爽快應道:「好!有什麼要幫忙的您喊我一聲!」

  胡氏道:「哪有讓你這個當客人的忙活的道理?」

  文哥兒道:「我可不是外人,我可是當師侄的!」

  楊一清聽到動靜走了出來,見文哥兒在胡氏面前賣乖,不由笑罵:「一說請你吃飯,你便來得這麼早。」

  文哥兒道:「我是想早點過來看看要不要我幫忙。」他樂滋滋跑楊一清面前,興高采烈地揭開壇蓋給楊一清看,「瞧瞧,這是我親自挖筍泡的,一準很好吃!」

  酸筍罈子揭開蓋那一瞬間,楊一清猝不及防地聞到了……濃烈的酸筍味。

  ……這小子還真是熱情!

  作者有話說:

  文崽:熱愛分享,說的就是我了!

  楊一清:欲言又止.jpg

  *

  更新啦,今天的更新,粗粗長長的!

  新年快樂!

  沒有就……繼續睡覺覺(最近更能睡了

  *

  註:

  ①凱撒大帝的故事:參考《賭徒凱撒》,他們的葬禮確實辦得很熱鬧,為了拉票趁機把列祖列祖都拉出來展示一遍(?)

  -

  ②楊一清的家庭情況:他父親死後葬在姐姐嫁過去的地方,鎮江丹徒(?)

  第一任妻子段氏早亡,姐夫胡某把妹妹嫁給他親上加親,所以老婆是江蘇人

  不過按照記載,楊一清「生而隱宮,貌類寺人」,所以娶了兩任老婆也沒有孩子。

  第429章

  這味道其實也只有揭蓋時比較沖聞久了其實還挺好聞。

  楊一清小時候隨他父親在廣東住過好些年,酸筍正好是兩廣地區流行的吃食,如今見了倒是頗有些懷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