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過問題不大,頂多就是挺遺憾不能跟文哥兒一樣來個三元及第而已。

  唐寅信心滿滿地回住處洗洗睡。

  徐經也驚喜地發現今年的題自己基本都會,只是他水平不上不下,考完心裡頭還是有點患得患失。見唐寅都已經回去補覺了,他也不打算在這節骨眼出去走動了,也跟著睡了個飽覺。

  結果他倆第二天一大早就被小廝給嚷嚷醒了:「不好了,不好了,少爺,不好了!主考官程學士被人給彈劾了!」

  唐寅和徐經齊齊起身,聽小廝細說是怎麼回事。

  原來這幾天考場內外議論紛紛,不少人都對主考官程敏政產生了質疑。

  尤其是有人聽說程敏政曾經被彈劾歸家授課數年,如今又被召回朝中官復原位,甚至還被欽點為主考官主持會試,都覺得程敏政此人德不配位。

  你要是沒問題,你當初怎麼都不為自己申辯幾句就致仕歸家去了?

  你身上的污點都還沒洗清來著,咱很難不懷疑你會考前泄題。

  傳言解縉當年就是看好一個同鄉後輩,決定給對方泄題讓對方拿個狀元,這樣對方可以少奮鬥好幾年,自己在朝中也可以多一條臂膀。

  結果對方不識好歹堅決拒絕這種主考官主動泄題的待遇,解縉只好怒而將題給了一個同鄉!

  誰知道你程篁墩是不是也想來一段這樣的「佳話」呢?

  御史認為「空穴來風,未必無因」,外頭輿情洶洶,怎麼都得上奏一本,啟動調查程序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要是程敏政啥事沒幹,也能還他個清白不是嗎?

  朱祐樘這段時間的心情一直很不錯,每次閒下來就讓人匯報一下貢院那邊的趣事解悶,貢院裡頭什麼情況他比誰都清楚。

  程敏政是他在東宮時的老師之一,對他來說還是挺不一樣的,看到御史的奏本後他臉色很不好看。

  這些考生自己沒考好,居然還怪題目太偏太難?!

  簡直是胡說八道!

  明明難題都被太子否決了!

  作者有話說:

  大豬:簡直胡說八道!

  大豬:學不好還怪題難!

  大豬:看我兒子多厲害!!

  *

  足足二更!!

  *

  註:

  ①程敏政出的題:出自他自己整理的《篁墩文集》,上章記錯了一點,殿試才是一道策,會試第三場應該是五道策(畢竟要寫一整天並加時

  原題:【問:學者於前賢之所造詣非問之審、辨之明則無所據以得師而歸宿之地矣.試舉其大者言之:有講道於西與程子相望而興者或謂其似伯夷;有載道而南得程子相傳之的者或謂其似展季;有致力於存心養性專師孟子或疑其出於禪;有從事於《小學》、《大學》私淑朱子者或疑其出於老.夫此四公皆所謂豪傑之士曠世而見者.其造道之地乃不一如此後學亦徒因古人之成說謂其爾然.真知其似伯夷、似展季、疑於禪、疑於老者果何在耶?請極論之以觀平日之所當究心者.】

  有問題的就是第四個人:【有從事於《小學》、《大學》私淑朱子者或疑其出於老】

  這個說法按照明朝人的研究,出自劉因的《退齋記》,但是原文只說是有的人【置己於可以先可以後、可以上可以下、可以進退可以左右之地方,始而逆其終,未入而圖其出,據會而要其歸,閱釁而收其利,而又使人不見其跡焉,雖天地之相盪相生、相使相形、相倚相伏之不可測者,亦莫不在其術中】【是術以往則莫不以一身之利害而節量天下之休戚,其終必至於誤國而害民,然而特立於萬物之表而不受其責焉!而彼方以孔孟之時義、程朱之名理自居不疑,而人亦莫知奪之也……】

  全文並沒有點名說許衡,算是非常冷門的出處,學生根本沒辦法得知這些拓展內容。所以當時的說法是「士子多不通曉」。

  既然連題目里說的是誰都不知道,自然沒辦法把題答好了,偏偏唐伯虎和徐經都答得很妙……

  -

  明人筆記《堯山堂外紀》八卦:【程主考日,其第三問策題,程所出,以「四子造詣」為問,計魯齋一段,出劉靜修退齋記,士子多不通曉。程得一卷甚異之,將以為魁,而京城內外盛傳其人先得題意,乃程有所私,為華給事中昶等所劾,謂私徐經、唐寅等。上命李公覆閱,遲三日始揭曉。言路復論列,欲窮治之。上怒,下都給事中林廷玉等於獄,落言官數人職,而程亦致仕以去。】

  -

  其實這道題出得挺有意思……除了看不懂以外沒太大毛病!(bushi

  第395章

  文哥兒並不知道缺失了唐寅這麼個主角舞弊案還是照常進行。他趁著夜裡沒旁人在場,騰出空做起了小豬崽子的思想工作。

  你是東宮太子,你血厚得很,就算滿朝文武噴你你都能扛住可我還小才十來歲且是個官場新丁,在場所有人都是我前輩你這天天幫我樹敵我早晚得辭職回老家去了!

  朱厚照不是很懂,鬱悶地說道:「你又沒有說錯!孤也沒有!」

  明明程敏政把他?婲們的意見聽進去了。

  文哥兒無奈地說道:「很多事不能單純從對錯來考慮。」

  他給朱厚照說起關於晁錯的記載。

  晁錯這人吧,也是年少得意和漢景帝在東宮的時候就交好,算是漢景帝的好朋友兼老師。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