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期間文哥兒他們沒什麼事做,被放出貢院回了趟家吃了頓飽飯、睡了個飽覺。

  朱厚照也回到宮中,興沖沖地去找朱祐樘他們分享這幾天自己幹了多少事。

  張皇后見他這興奮樣,把到了嘴邊的那句「要不接下來就別去了」又咽了回去。算了,待在東宮和待在貢院反正也沒多大差別,何必掃他的興?

  各自歸家歇了一天,第二天一早他們又得在禮部貢院聚頭,先大魚大肉地聚個餐,再開始新一輪的出題。

  第二場考的是各類公文寫作,作為一個有著多年岐山縣管理經驗(從三四歲開始管理)的太子,朱厚照這次同樣積極地參與到出題會議之中。他寫的判詞題目簡直讓其他考官嘆為觀止!

  這樣的案例連他們都沒聽說過。

  李東陽笑問:「殿下從哪兒聽來的?」

  朱厚照轉頭看了眼文哥兒。

  文哥兒一臉無辜地端坐原位,渾身上下找不出半點心虛的痕跡。

  朱厚照就開始跟李東陽他們控訴文哥兒的惡劣行徑,當初玩《我是大法官》的時候,文哥兒曾經以訟棍、鄉紳、行商、賊寇等等角色禍害他的岐山縣,每次都把他的岐山縣弄得一貧如洗,百姓統統跑光光!

  真是太可惡了!!!

  那可是他辛辛苦苦建設起來的岐山縣!

  從周王朝「綿綿瓜瓞」那會兒開始建設的!!!

  這感覺就像吧,別人砍了滿山的樹你可能都沒啥感覺,可你家院子裡每年給你結果子的果樹要是突然被人砍了,你不得記仇一輩子?

  為此,他曾經通讀《大明律》,要跟文哥兒決戰法治之巔!

  有這麼豐富的斷案經驗,出幾道判語題那不是輕而易舉的事嗎?

  李東陽等人這才知道當初朱厚照為什麼老找王恕他們請教刑律問題。

  敢情文哥兒是這麼忽悠太子的!

  眾人看向文哥兒的目光就更複雜了。

  雖說世上也有那麼一點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例子,可更多的是學生很難越過老師去。很多時候你自己都沒到那個水平,便教不出那個水平的學生!

  文哥兒能把太子教成這樣,自己卻全程都只認真幹活、從不搶著出風頭,由始至終都十分敬重李東陽這位老師與他們這些前輩。

  只能說小神童那顆聰明的腦袋瓜子不僅會讀書,連為人處世都這般妥帖。

  難怪陛下和諸位閣老都格外看重他,人小神童卻是一看就是能辦大事的好苗子。

  唉,看著別人家的兒子,再看看自己家的兒子,真是人比人得死、貨比貨該扔!

  下次回去就得好好打家裡的臭小子一頓!

  玉不琢,不成器!

  兒不打,爹生氣!

  文哥兒哪裡知道自己即將引發好幾場小年輕們的挨打危機。他秉承著低調摸魚的態度認認真真出了不多不少的題、投了不多不少的票,最終以不多不少的工作量愉快地順利結束了本屆會試第二場出題會議。

  第二場考試他們就不能到處溜達了,因為第一場考試的卷子已經謄錄過來,他們需要分坐不同的經房開啟瘋狂閱卷模式。

  不僅考生們想要第一時間知道成績,他們也很想早點結束閱卷工作,畢竟一天不把卷子批完他們就得繼續關在貢院裡頭,接下來連出去放風的機會都沒有!

  這不得早點幹活,儘快下班!

  理論上來說,十四個經房之間是不能相互串門的,不過大家遇到優秀考卷都要拿去給兩位主考官鑑賞,碰頭時聊上幾句多么正常。

  朱厚照仍是湊在文哥兒邊上跟著閱卷,攆他去找李東陽他們他也不去。

  文哥兒能怎麼辦,只能隨他去了。

  文哥兒讀書快,閱卷也不慢。他小時候閱卷時便能判個高低,如今已經讀了這麼多年的書,讀起這類應試文章來自是駕輕就熟,基本上讀上幾句就知道是什麼水平。

  朱厚照一開始還興致勃勃,讀著讀著就有些不耐煩了。

  這些應試文章許多都千篇一律,讀著很沒意思!

  在八股文的框架之下,大家寫的文章基本是一個味道,能在應試時就寫出風格寫出水平的到底只是少數。

  朱厚照湊近跟文哥兒嘟囔:「不好看!」他開始疑惑起來,「靠這些文章能選拔出朝廷需要人才來嗎?」

  他覺得一點意思都沒有。

  照他想的,就該搞個演武場考些能打的人上來!

  寫這些文章根本沒意義!

  文哥兒道:「應試文章當然沒什麼意思,只不過這是在選拔文官,又不是選拔文豪。八股文雖然發揮餘地小,可也能體現這人有沒有基本的文書處理、內容分析、文辭表述等等能力。官員入仕之後每天都要跟各種公文打交道,若是連這類文章都寫不好,肯定是無法處理好日常公務的。」

  他又給朱厚照分析了朝廷敲定八股取士的用意,其實規定八股格式也是為了科舉公平。

  要是個人風格突出,考官們一看便能認出是誰,難免要給熟悉的人開個後門。

  而且那些有門路的人可以請名師教導、可以參與各種文會、可以搜羅天下藏書,廣闊而豐富的見聞讓他們能輕鬆把文章寫出花來。窮苦人家的子弟不管是人脈、閱讀量還是教育資源都遠不如那些鄉紳富戶家的孩子,拿什麼去和他們比?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