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難道是文哥兒覺得自己遠在西北挨不著打,所以給他爹留了這麼個驚喜?

  眾人把這個猜測給王華一講,王華也有點懷疑了。

  自從文哥兒的朋友越交越多,王華對他這個兒子的管控就越來越難,有些錢甚至沒經過他的手就被文哥兒花掉了!

  這小子要是手頭緊了,也不是不可能幹出這種事!

  王華被同僚們嘲笑了一輪又一輪,氣得直接回家寫信把文哥兒臭罵一頓。

  王華不知道的是,他的另外三個孩子正聚集在文哥兒住處那邊分贓。

  王守儉是二哥,這會兒愛拿主意的文哥兒不在,他便勉為其難地充當分錢的人。

  兩個弟弟妹妹還不會看太複雜的帳目,所以他採用最原始的分贓方法,拿出剛到手的所有現銀直接分下去:自己拿一份,給文哥兒留一份;弟弟拿一份,再給文哥兒留一份;妹妹留一份,再給文哥兒留一份。

  這種分法一來是考慮到文哥兒已經入朝為官,需要用錢的地方比較多;二來是考慮到這種連環畫是文哥兒閒暇時教他們畫的,故事也是文哥兒給他們講的,他們挪用一次不給文哥兒分錢,下次怎麼好意思再拿?

  還有一點王守儉沒有跟兩個小孩兒說,那就是這書一出來,大家都會懷疑是文哥兒搗鼓的,不少人買書也是衝著文哥兒來的。

  既然要文哥兒背這個鍋,那文哥兒合該分走大頭。

  不然到時候怎麼跟文哥兒交待喲!

  對此兩個小的都沒意見,二哥賺錢帶他們一起賺,開心!

  等三哥回來了,他們一起給三哥大驚喜!

  馬上就要挨上罵的文哥兒:?????

  這可真是夠驚喜的。

  可惜文哥兒並不知道京師有一串連環鍋咻咻咻地朝他飛過來,他還在積極投身於艱難的西北建設計劃。

  自從和軍屯的大人小孩都混熟了,文哥兒便開始遍地撒野了。

  沒活乾的時候就往自己感興趣的地方跑,連祁連山都去了一趟,感受一下傳說中的「天山」之美。

  有次他甚至還跑到牧民家擠羊奶,抱著桶羊奶回大本營研究怎麼自製酸奶。

  根據《齊民要術》的記載,擠羊奶最好的便是三四月份,這時候到處春草豐茂,羊群每天出去都能吃到美美的嫩草,早春生的羊崽也可以自己吃草了,到晚上便可以把它們母子分開來擠奶。

  這個時期即便人們很不要臉地偷羊崽口糧,母羊和羊崽也不會變瘦!

  文哥兒表示他絕對不是為了一口吃的,而是為了帶關學愛好者們一起研究傳說中的發酵反應!

  李燿這個關學弟子深以為然,每天拿著小本本跟在文哥兒身邊做記錄,數據精確到每份羊奶從哪一天哪一時辰哪一刻開始放置、哪一時辰哪一刻開始變得酸甜適口。

  文哥兒見他這般熱忱,便給他科普了有氧發酵和無氧發酵的相關反應以及氧氣二氧化碳之類的生化小知識,讓他平時自己去摸索著做些簡單實驗,練習一下實驗操作手法和實驗報告寫法什麼的。

  以後他們關學少不了實驗人才!

  一個人是不可能做完所有事的,聰明人應該懂得為自己培養足夠多的幫手!

  李指揮使,對不起了,你兒子我薅走了!!!

  文哥兒開開心心地在甘州一帶到處玩耍,吃吃喝喝留心收集著各方面的材料。

  日子很快來到五月初,甘州這邊水源還算充足,土豆苗目前長勢極佳,個頭已經挺高了。

  文哥兒也順利掌握了《齊民要術》記載的作酪法,並且已經擁有了十分純熟的擠羊奶技巧。

  所謂的酪就是乳製品,古時便有酥酪、乾酪、漉酪等區別,做法各有區別,口感和儲藏時間長短也各有區別,不過都已經有相當成熟的製作流程了。

  論起吃的來,老百姓自古以來都是很願意鑽研的!

  文哥兒收到京師來信的時候正美滋滋地抱著自製酸奶噸噸噸。

  結果當他打開最上面那封信的時候,臉上滿足的笑容就開始逐漸消失。

  怎麼回事???

  這是怎麼回事???

  他爹為什麼罵他出了本叫什麼《王狀元三兩事》的書?

  作者有話說:

  文崽:笑容逐漸消失.jpg

  豬崽:別難過,好事兒還在後頭呢!

  文崽:?

  *

  更新!怎麼會有人,才月初就要保衛全勤!

  *

  註:

  ①《齊民要術》的作酪法:

  【三月末,四月初,牛羊飽草,便可作酪,以收其利,至八月末止。從九月一日後,止可小小供食,不得多作:天寒草枯,牛羊漸瘦故也。 】

  【……濾乳訖,以先成甜酪為酵——大率熟乳一升,用酪半匙——著杓中,以匙痛攪令散,瀉著熟乳呂,仍以杓攪使均調。以囗、絮之屬,茹瓶令暖。良久,以單布蓋之。明旦酪成。

  】

  -

  大致流程大概是這樣的:燒牛羊糞把羊奶煮熟,過濾後靜置一段時間,放甜酪攪拌均勻來發酵,再用布蓋住靜置一晚,第二天就能吃到酸甜適口的羊酪了!就是全程要注意控溫和控制甜酪用量,不然容易變酸!

  這流程感覺已經很現代了!

  第369章

  文哥兒把事情捋了捋沒捋清楚,再一看王華提及的那本書的署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