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沒一會就約起了晚飯。

  因為文哥兒一混熟就跟人聊起了軍隊飲食問題。

  行軍打仗要走那麼遠,大家都吃啥!

  事實上軍屯這邊一年到頭也不會打幾次仗,大家的主要任務還是種田,同時負責陝西行都司境內的各種徭役。

  比起尋常農戶,他們的徭役要更重一些,有事沒事就要聽命去北邊修長城。他們要是不肯去,那就是違抗軍令,那懲罰可比尋常百姓逃避服役要嚴重得多!

  為什麼古代動不動就是大工程,不是萬里長城就是隋唐大運河,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勞動力不花錢!

  後世只是壓榨廉價勞動力,封建社會壓榨的是免費勞動力,只要哪裡需要修橋鋪路,官府一道命令就可以安排下去。

  不想干?你沒有爹娘爺奶妻子兒女嗎?你不怕鄰居被你連累每天對你怒目以對嗎?所以吧,只要餓不死累不死,就得聽從官府安排!

  軍戶更是如此。

  朝廷一討論,覺得應該加強邊防了,所以你們去修長城吧。

  什麼?想要工錢?不是已經給你們發過軍餉了嗎?

  有時候老百姓就怕朝廷或者地方官府想搞大工程。

  如今邊境太平無事,朝廷也沒下什麼修繕邊防的命令,大家的生活還是挺安逸的。

  甘州這邊水源還算充足,整個陝西行都司最能出糧的就是這一帶,有時候軍餉一時半會沒送過來,甘州還能借糧給周邊幾個兄弟衛所周轉一下。

  也就他們這軍屯逢年過節還能變著花樣下面吃!

  尤其他們這些半路遷來軍屯的,原本生活在西北各地,甭管南北東西的吃法都有人會做,保證吃上一整個月都不帶重樣的!

  眾人順便給文哥兒介紹大西北多元化的麵食,什麼過年殺雞時可以做雞血面啦,什麼夏天適合吃涼麵涼皮啦,什麼過生辰要吃長壽鹼面啦!

  還有春天可以吃甘州這邊最常做的炒炮,這面得搓成筷子粗細,揪下鍋煮熟撈起來,一眼瞅過去就跟炮仗似的。

  春天正是萬物生長的季節,豆芽也可以發起來了,將這面和著豆芽下鍋一炒,一碗香噴噴的炒炮就可以上桌了。

  要是條件允許,可以再澆一勺滷肉。

  那叫一個香!

  文哥兒一路上已經吃了不少西北麵食,聽到他們這麼一介紹還是饞得不得了,屁顛屁顛跑去跟人學著發豆芽,表示自己今晚先蹭他們一頓,以後自己發好了一定還他們。

  全然忘了自己本來要去看地。

  好在元思永他們還記得幹活,帶著人手過去實地考察起來。

  他們到李清這位都指揮使劃拉給他們的軍屯看了一圈,只覺李清真是太厚道了。這地不是隨便挖幾個坑就能長土豆嗎?!

  既然地方適合,元思永他們便打算在這邊搭個臨時落腳處,方便就近歇腳、存放農具以及搞點育種研究。

  有李清派來的人協助,這活兒實在再簡單不過,要建材有建材,要人手只要在周圍吆喝一聲就好,三兩下就搭出了他們這個試種大本營的框架。

  甘州的民居大多還是就地取材的生土建築,用的仍是最古早的築牆方法——

  無非是用木板壘出牆體的形狀後往裡頭填土,找些熟練工哐當哐當地捶打裡頭的泥土,一鼓作氣把所有土夯實再繼續反覆填土、反覆捶打,直至把整面承重牆給夯出來為止。

  這絕對是個體力活。

  當初文哥兒給朱厚照講解《綿》的時候,朱厚照就學了這種方法夯出個小小的豬圈來,直接把自己給圍在裡面。

  小豬崽的精力可以說是十分旺盛了。

  文哥兒學完發豆芽找到大隊伍一看,就瞧見一群威武雄壯的軍漢正在哐當哐當夯土,動作十分熟練,仿佛已經捶打過千萬遍,閉上眼睛都能幹!

  沒想到還能見到這種自己只在書上讀到過的原始築牆方法。

  文哥兒跑過去問他們要不要歇一歇,換他們上去干一會。他們這些人都沒夯過牆!

  那過來幹活的軍漢笑呵呵地說道:「哪有讓你們這些金貴的讀書人幹活的道理?你們又不會常駐這邊,等你們回京去了,這院子我們也能分著住。」

  文哥兒道:「我們就是想試試看而已,你們在邊上教教我們。」他還給軍漢們講起了「傅說舉於版築之間」的故事,說是殷商時期就有這門手藝了,這可是傳承了幾千年的夯土技術,他們作為炎黃子孫怎麼能不虛心學習!

  軍漢大多都沒讀過書,自然不曉得《孟子》裡頭講的典故。

  聽文哥兒說起殷商時期有個君王做夢夢到傅說,就派人舉國搜尋對方,把他從築牆工提拔成宰相,大夥都震驚不已,忍不住追問起來:「真的嗎?築牆的都能當宰相?」

  文哥兒好為人師的毛病又犯了,當即給他們講起經典課文《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看看這些人吶,有種地的,有築牆的,有賣魚的,有坐牢的,有被人當奴隸,後來可都發跡了!

  文哥兒一通講解下來,最終成功討來了老重老重的夯土錘,哐當哐當捶了好一會的土。

  本來大家都覺得他是耍著玩的,結果文哥兒捶得有模有樣,額頭滲出汗珠子來也沒喊累,還饒有興致地轉頭問旁邊的軍漢自己捶得對不對。

  見他這麼個小身板竟也掄得動捶,軍漢們都對他刮目相看,直說他這夯土水平很不錯,都看不出是新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