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負責這次試種計劃的趙淵家裡就是軍戶,因為他們這一支已經快被薅禿了,所以到他這一代已經轉由族中其他支負責出人,他自己得以干點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光是甘州境內,就有兩萬多戶離鄉背井埋頭開墾和服役的軍戶啊!

  如今的甘州其實就是當年漢武帝設立的張掖。

  這地方自古以來就是邊塞的代表,比如著名詞牌名《八聲甘州》,不管誰來寫都帶著點悲涼慷慨。

  只是那也不過是文人的傷懷罷了,真正走到甘州的黑河邊上看著周圍赤條條的赤黃土地以及涌動著雪浪的碧藍河水,才能真正感受到天地間的悲壯與浩大。

  文哥兒從來沒見過藍得這樣透亮的河水,那麼寬敞的一條大河從遠處奔涌而來,仿佛把天穹的藍都斂入其中。

  茫茫曠野總容易讓人察覺自己的渺小。

  得知黑河起源於祁連山,文哥兒躍躍欲試地想沿著黑河去祁連山看看。

  只是他們這一行人是帶著任務來的,好不容易到了治所這邊當然是要先去拜見管事的。

  陝西行都司沒有設立布政使司,也就是說這邊沒有管政治、文化、教育這些方面的文官,日常事務均由都指揮使負責管理。

  畢竟這邊也沒幾個真正的百姓要管,一眼看去全是軍屯和荒地。

  目前陝西行都司的都指揮名叫李清,是個挺常見的名字,光是朝中就有十個八個叫這名兒的。

  不過這位都指揮使李清是個正兒八經的武官,沒什麼太特別的出身,整個人看起來就是個爽朗的軍漢,哪怕年紀也不算小了,說起話來還是開口先帶笑,一看就是個十分健談的人。

  文哥兒最喜歡和這樣的人打交道,至少交流的時候沒那麼多繞來繞去的事。

  既然文哥兒他們是帶著朝廷詔令來的,李指揮使便大方地給他們劃拉了上百戶軍戶讓他們作為試點基地。

  「不夠還有!」李清向文哥兒打了包票。

  反正他們這地方撒下種子去能出多少苗都得看天意,很多時候還是靠朝廷送來的糧食過活。

  莫說了是文哥兒他們劃拉一片軍屯來搞試點了,便是讓這甘州境內全種滿那勞什子土豆都不要緊。

  嘿嘿,朝廷派來的人要是種砸了,他們伸手要糧不是更名正言順了嗎?

  李清這人有點兒心眼但不多,心思基本全寫在臉上,叫人看得清清楚楚。

  文哥兒等人都看出來了,但也沒說什麼。換成他們,他們也不會相信一群斯斯文文的讀書人能種出什麼好東西來!

  吃過李清給他們準備的接風宴,文哥兒領著元思永他們打算先去看看李清選的地適不適合,要是不適合的話還能趕早換了。

  李清便命人領他們過去瞧瞧。

  一路上不少人都好奇地打量著文哥兒等人。

  文哥兒才入城的時候他們便聽京師來人了,來的全是進士老爺。

  那可是一溜的進士啊!

  他們整個陝西行都司加起來可能都出不了那麼多進士!

  大夥可不就忍不住放下手頭的活出來看看進士們都長什麼樣嗎?

  真夠稀奇的哩,居然有這麼多進士老爺來他們這個破地方!

  要不是當了軍戶身不由己,他們都想離開這鬼地方!

  等看到走在最前頭的文哥兒,他們頓時都睜大了眼。

  怎麼回事?

  這位也是進士老爺嗎?看起來年紀可真小!

  還是有消息靈通的人在人群之中一科普,大夥才知道這位可不僅是進士,還是大明最小的狀元郎!

  而且是三元及第的那種!

  這消息一傳十十傳百,跑出來看小狀元的人頓時更多了!

  第362章

  見到這熟悉的陣勢張靈哈哈笑道:「不用想了,一準又是你這位狀元郎過來的消息傳開了。」

  文哥兒道:「狀元哪有這麼稀罕?」

  張靈道:「狀元不稀罕,這么小的狀元一準特別稀罕!」

  哪怕是軍戶,也不是所有後代都要從軍的一般來說是生三個孩子出一個剩下兩個還可以想別的出路。

  只不過有時候這些事都是自家人關起門來商量的有些人發家後不想再出人,便會威逼利誘找族中旁支替自己出有時候父子幾個全死在邊關也是常有的事。

  再加上這邊教育條件落後想要兒子靠讀書擺脫軍戶宿命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一家老小往往一待就是一輩子了。

  這邊常年連舉人都見不到幾個,更別提是進士老爺了!

  越是這樣的地方,看讀書人便越覺稀罕更別提是文哥兒這種直接三元及第的小孩兒。

  他的腦殼到底是怎麼長的啊!

  好在軍屯到處都是田地,且還沒來得及下種所以人再多都不至於人擠人,所以文哥兒也不至於像在臨清街道上那樣落荒而逃。

  文哥兒一向是最愛熱鬧的,見有這麼多人主動出來圍觀他們,他便朗笑著朝眾人打招呼沒搞什麼斯斯文文的作揖見禮而是跟他們介紹自己的姓名還有同行的王九思等人。

  有的軍戶在這邊住久了說起話來難免帶上點河西腔調文哥兒一路沒少找人閒聊,聽他們方言說得地道當即也把自己路上學來的幾句河西話給他們展示了一番樂滋滋地問他們自己說得對不對味。

  本地人說慣了的話從外地人嘴裡說出來總有那麼一點古里古怪的味道不過這並不影響文哥兒迅速跟軍屯的人打成一片。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