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既然餅都蒸好了,讓這傢伙吃幾個也無妨。

  搬家著實不容易,哪怕人手再多也是挺累的,到了吃東西的時候便不講什麼規矩了,拿了熱乎乎的閣老餅便往嘴裡送。

  文哥兒也吃得十分盡興。

  自從知道老丘被朱祐樘留下以後他就再沒有煩惱了,每天不是樂顛顛地去監印《大明本草》就是樂顛顛地謀劃著名怎麼幫老丘搬家,連他在老丘家種的那些花花草草(比如長了好幾年的老樁枸杞)都被他一棵棵地挪到了新宅。

  即便知道不讓老丘回老家有點自私,他還是更想留老丘在京師。

  古人不都寫詩說什麼「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嗎?離開久了,回老家也成客人了,哪裡有京師這麼熱鬧這麼便利!

  文哥兒了卻一樁心事,整個人瞧著都精神奕奕的,連幹活都更有勁了,每天屁顛屁顛跑去看人刻雕版。

  作者有話說:

  文崽(攤開新宅平面圖):這裡!我們放書!這裡!我們會客!這裡!我們新社開會!

  老丘:對頭,對頭。

  老丘兒子:?

  *

  更新啦!

  *

  註:

  ①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引自賀知章的《回鄉偶書》

  第346章

  文哥兒休沐日浪得很開心第二天也沒忘記抽空去看看東宮豬崽的長勢,結果到東宮一看,又瞧見朱厚照氣鼓鼓地坐在那兒,不知在氣什麼。

  文哥兒盡職盡責地過去關心了一番。

  朱厚照哼唧半天才一臉不高興地表示文哥兒呼朋喚友去玩耍不帶他。

  文哥兒有些納悶自己啥時候呼朋喚友去玩耍不帶豬崽了仔細一回憶發現次數還不少也不知朱厚照指的是哪一次。

  按照朱厚照的急性子和直性子,估摸著就是離得最近的!

  離得最近的還能有啥不就是集體給老丘搬家嗎?

  文哥兒一本正經地說道:「我們那是去幹活的哪裡能說是玩耍?也就幹完活後一起吃個閣老餅而已!」

  朱厚照又找到一樁文哥兒有好事不喊他的罪證:「閣老餅!孤沒吃過!」

  他父皇說閣老餅可好吃了,尚膳監根本仿不出來!

  太氣人了,他父皇吃過他小先生吃過,連那已經致仕的王閣老都吃過(昨兒還寫了首詩誇讚了一番說是風味極佳)就他一個人沒吃過!

  文哥兒大言不慚地道:「那有什麼稀奇的,以後我做給殿下嘗嘗。」

  朱厚照兩眼一亮:「你會做嗎?」

  文哥兒信誓旦旦:「還不會,不過差不多了,以後得空多試幾次就好。」

  聽了文哥兒這信心十足的保證朱厚照頓時就不計較文哥兒吃餅不帶他了。

  見文哥兒明顯心情極佳朱六歲忍不住湊過去追問:「你前陣子就是在為丘閣老致仕的事心煩嗎?」

  這是他父皇跟他講的要不然他都不知道!

  既然事情都已經塵埃落定了文哥兒便也沒再藏著掖著。他說道:「我倒不是煩心丘閣老致仕只是擔心他可能會回瓊山去。你知道瓊山在哪嗎?瓊山在瓊州那邊,差不多是大明最南邊了一路上要從水路換陸路、從陸路換海路換來換去可難走了帶的東西多了說不準得走上一年半載!」

  文哥兒沒去過瓊州不過他寫《飲食詩話》的時候分析過蘇軾去儋州赴任的路線,當時蘇軾還是從惠州被貶去的海南島,路途不算太遠。

  可光是這不算太遠的路途,他也是先從惠州去了廣州,再從廣州乘船去梧州,最後轉道去更南邊的雷州。

  雷州徐聞縣遞角場是可以渡海的,只是以宋朝船隻的航行速度至少得花個半天才抵達對面的瓊州。

  從廣東的惠州前往瓊州尚且要這樣百般周折,何況還是要從京師去瓊州?

  朱厚照看著文哥兒邊在紙上畫路線邊介紹,說是要走足足好幾次霍去病深入敵後那麼遠,只覺自己的小腦瓜子有點算不過來了!

  不過七十多歲的人走那麼遠的路是真的不太行,又不是人人都能像那個大漢老將趙充國一樣老當益壯的!

  朱厚照沒怎麼和丘濬相處過,可他換成文哥兒一琢磨就知道了——若是文哥兒要去那麼遠的地方,他肯定也覺得不太行!

  去那麼遠還不帶他一起去玩,那怎麼可以?

  他不同意!

  朱厚照連連點頭,頗有同感地說道:「太遠了,不能去!」

  文哥兒哪裡知道朱厚照那小小的龍腦殼裡到底在琢磨啥,聽他這麼應和立刻高興地說道:「是的吧?你也是這麼覺得的對吧?就怕他心裡惦記著瓊山,我得多給他找點他感興趣的事干。」

  朱厚照繼續可著勁點頭。

  不愧是小先生,辦法就是多!

  學到了,以後他小先生要是惦記著去哪兒玩,就多給他找點事干!

  朱厚照當即虛心求教,追問文哥兒具體給老丘安排啥事。

  文哥兒表示不能單純給活干,那會讓對方生出牴觸心理來,比如你讓一個只愛舞刀弄槍的人坐下天天讀書,他怎麼可能堅持下來?必須得投其所好!

  老丘愛讀書,愛寫書,那就給他創造良好的讀書寫書環境。

  他已經把老丘家前院改造成圖書館了,接下來再多尋摸些熱愛讀書的少年郎登門借書兼求教。

  都說憶苦思甜,這些後輩讓老丘時常回憶一下往昔借書時光,讀起書來必然更起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