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短命的元朝都做得,我們大明難道做不得?

  泱泱大明,就要炫技!

  就要讓本來不想買書的人也買書收藏!

  樂意掏錢買書的人多了,朝廷不就能回本了嗎?興許還有餘錢多印幾本向各州縣記錄在案的醫者派發,完美達成最初修書的目的!

  按照他在江南玩耍時的見聞,只印朱墨二色已經很落後了。

  江南那邊甚至有人在研究餖版,也就是按照畫稿雕出一小塊一小塊的木板,再給每塊木板分別塗上不同的顏色依次套印。

  不管花鳥蟲魚還是美人山水,都能印得與原作無異!

  別說兩色了,五顏六色都能給你印出來!

  當然,這種技法需要專業人士把控,一般只用於印刷名家畫集。

  雙色套印就相對簡單且成熟了,只要肯費些功夫去跟進,印出來的效果絕對不會差。

  反正,就要花里胡哨,就要虛頭巴腦!

  論內容,我們來自五湖四海的太醫再加上來自五湖四海的翰林官合力修出來的《本草》難道還不夠好嗎?絕對不能讓它輸在裝幀上!

  我們千辛萬苦修出來的《本草》,難道是為了讓它在聖上面前露個臉就銷聲匿跡嗎?

  一定要想辦法讓它大賣,賣遍京師,賣遍江南,賣遍大江南北!

  只要這次印書回本了,下次想再印別的一點都不難!

  丘濬:「…………」

  不好,狠狠地心動了。

  見丘濬這邊輕輕鬆鬆點了頭,文哥兒又回去翰林院、太醫院那邊轉達了丘濬的意思:朝廷可是全力支持我們修《本草》,最好的工匠,最好的雕版技術,到時候都會給我們安排上!

  大明最牛逼的一本醫書,馬上就要被我們修出來了,沖鴨!

  爭取今年八月收尾,九月下印,儘可能趕在年底上架發售!

  眾人:「…………」

  雖然挺懷疑這小子話里的真實性,卻還是忍不住加快了幹活的速度。

  作者有話說:

  文崽:賣得好了,再印不難!可以印多多的好書!

  老丘:被拿捏.jpg

  *

  註:

  ①餖版:

  【中國傳統木版水印的一種刻印方法。創造於明代天啟、崇禎年間(1621—1644)。其特點是根據畫面不同的顏色和深淺,分別雕刻成大小不同的印版,然後依次套印。明代刊印的《十竹齋畫譜》與《十竹齋箋譜》即為這種多色套印術的代表。】

  沒文化的我,乍一看還以為是短板!

  -

  ②豬崽的全新玩樂場地:參考《明宣宗宮中行樂圖》

  ③翰林官可以出使他國:

  王守仁的小夥伴湛若水,正德年間就曾以翰林編修的身份出使安南去冊封安南國王。

  湛若水是陳白沙的衣缽傳人,老師陳白沙死後他守孝三年的那種親傳弟子。兩人關係很好,後來的人提起來都說什麼當時「天下言學者,不歸王守仁,則歸湛若水」,大意就是當時搞學問的,基本都跟著王湛兩人走!(嘉靖帝記在小本本上:王學?偽學!學術不端!聚眾惑亂!收回爵位!)

  王守仁的墓志銘是湛若水寫的。

  湛若水可就能活了,活到足足九十五歲!

  第343章

  文哥兒多方一鼓動官修《本草》的進度那是咻咻咻地長。

  缺點就是他的小夥伴們都在加班,他也不好意思光明正大偷懶,只好捋起袖子跟著一起干。

  得虧他天天吃得好睡得好還堅持鍛鍊,要不然他那小身板兒還真吃不消。

  過了七月天氣就開始轉涼了文哥兒考慮到自己為了《本草》推了東宮那邊的宣召太多次不太對得起右春坊右贊善的身份,便趁著自己在詹事府當值的日子陪朱厚照去東苑玩耍。

  約好的當然還有楊慎他們都是長安街一起長大的哪怕有一兩個生面孔,一提親爹是誰馬上就對上號了。

  來的甚至還有勛貴那邊的熟人,比如張侖。

  最近文哥兒忙得腳不沾地都沒去英國公府借校場溜過馬了,見到張侖後不免過去詢問幾句他那窩小貓的近況兩人湊一塊瞧著就十分熟稔。

  朱厚照正坐在馬背上遛彎,遠遠看見文哥兒從詹事府那邊過來了,立刻讓人把他牽過去聽他們敘舊,時而看看文哥兒時而又看看張侖臉上有點不大高興。

  可惡為什麼他小先生看起來和誰都這麼要好!

  難道這世上就沒有他小先生不認識的人嗎?!

  他以後也要交很多很多朋友比他小先生還要多的那種!

  張侖是進宮來教他們玩球的。

  朱厚照年紀還小只能被人牽著馬溜達幾圈,文哥兒他們卻是可以玩些花樣了比如擊鞠也就是打馬球。

  文哥兒他們平時都在讀書沒嘗試過這些玩法思來想去還是張侖比較懂,便請了張侖來教他們該怎麼玩。

  楊慎他們對此也頗感興趣,一群半大少年開始在場中學習怎麼玩兒。

  球類的玩法自古以來都差不多,無非是分組對抗,爭取把球搶到自己這邊拿分。

  由於大夥身量都還不高,馬術也不怎麼嫻熟,都只是在場中你來我往地傳球,並沒有像真正的比賽那樣激烈爭搶。

  朱厚照年紀最小,只能跟幾個同樣年紀不大的小娃娃坐在邊上看,表情很是鬱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