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尋常人的冠禮流程跟皇太子冠禮還是不一樣的,像文哥兒的冠禮一般最具分量的是正賓,負責為他進行三加冠;而在三加冠過程中須得配一些祝福詞以及完成梳頭換髮髻等等雜事,這時候就得贊冠者出馬了。

  簡單來說贊冠者相當於正賓的助手,贊冠者把活兒都幹完了,最後最具有儀式感的加冠這一步驟會由正賓來主持!

  這也就意味著贊冠者一般是正賓熟悉的子弟或後輩。

  這些人都得在行冠禮之前早早選好,由當爹的親自登門去請人。

  當爹的登門以後雙方還得禮貌性地三推三請全部流程走完後才算是正式把正賓和贊冠者都敲定下來!

  於是王華一邊被兒子氣還得一邊琢磨給兒子請誰來當正賓和贊冠者。

  文哥兒如今算是品官了應當按照品官冠禮的流程走正賓和贊冠者到時候同樣會穿公服出席,算是一場十分正經的儀式。

  要是單論自己家的交情王華倒是沒什麼猶豫的直接去請謝遷當正賓就好到時候兩個人再商量著挑贊冠者一切都很好辦。

  可問題是,文哥兒自己跟丘閣老關係好得很,這事兒怕是不能繞過丘閣老去。不管丘閣老想不想來,總得先去請一請!

  到時候丘閣老來了,謝遷和李東陽來了,徐首輔和劉閣老他們要不要請?真要把整個內閣都請來了,這還算他們王家的私宴嗎?

  反正,王華有點犯愁。

  眼下家中上下都在為這事兒籌備著,文哥兒這個馬上要加冠的正主倒是不怎麼操心,他撩完他爹的虎鬚就跑,沒一會就坐到老丘旁邊開始嘮嗑了。

  沒想到自己才看完太子的熱鬧沒多久,居然就要給別人看熱鬧了!

  丘濬沒好氣道:「這是頂要緊的事,怎麼能叫熱鬧?」

  文哥兒對這些儀式沒多重視,見丘濬說這事兒非常重要,當即熱情相邀:「您要來給我當正賓嗎?」

  老丘在他認得的人裡頭年紀最大,品階最高,怎麼算都是最適合的正賓人選。

  丘濬是個看重禮制的理學大家,自是嫌他這邀請不正式,臭著臉說道:「得你爹來請,不是你自己來請。」

  文哥兒一聽,這就是同意了,換他爹來走走儀式就成了。他說道:「那我改天就讓我爹來邀您當正賓!」

  丘濬便沒再拒絕。

  文哥兒和丘濬討論了一下太子聽講學的問題。這么小的孩子,天天這麼聽課會不會生出點逆反心理來?

  丘濬道:「這有什麼,當初陛下聽《文華大訓》還是站著聽的。」

  《文華大訓》乃是憲宗皇帝命人給當時還是太子的朱祐樘編的。

  全書有四綱二十四目,足足分了十八卷,憲宗皇帝還親自給每一綱寫了序言,諄諄教誨朱祐樘該如何當個好太子、將來又如何當個好皇帝,可以說是非常關心太子成長了。

  書成之時乃是成化十八年,當時朱祐樘年方十二,每次聽謝遷他們講《文華大訓》的時候都是全程站著受教。

  哪怕有人勸著讓他坐下,他和侍講諸官也堅定拒絕,表示這是對憲宗皇帝必須的敬重。

  文哥兒聽得肅然起敬。

  小小年紀上課就要全程罰站聽完十八卷書,真不容易!

  還好這會兒的一卷書也不是特別厚,和那些動輒幾十萬字的鴻篇巨著大不相同,不然的話朱祐樘說不準要罰站個三五年!

  文哥兒道:「知道了,下回太子殿下喊累,我就把這事兒講給他聽。」

  看看,比起你爹站著聽課,你是不是舒服很多?是不是頓時就覺得不苦不累,可以再學五百年了?

  沖鴨,豬豬!

  丘濬:「…………」

  有你這麼一位小先生,對太子來說也不知是幸運還是不幸。

  兩人閒嘮了一會,又取了卷新書讀完,文哥兒才優哉游哉地歸家去。他已經忘記自己出門前都幹過什麼了,回到家又去跟王華說起請老丘當正賓的事。

  他都已經和老丘說定了,王華只要意思意思上門去請人就成了!

  他,王小文,頂頂貼心一小孩,從來不讓爹娘煩惱!

  王華正愁著呢,聽文哥兒跑回來說自己已經邀請過丘濬了,都不知該說什麼好。

  只能直接把寫帖子的任務交給文哥兒,讓他自個兒給相熟的人家下帖子。

  別人來不來是別人的事,你總是要請的。

  這可把文哥兒難倒了,他認識那麼多人,全邀請來觀禮的話家裡哪裡塞得下這麼多人?

  文哥兒犯愁了半天,最後決定先把他爹娘初步擬好的名單寫完再琢磨還要請誰。

  幸而這會兒不少新社成員已經歸鄉去了,要不然王家這點場地真不夠看。

  對於那些實在不能請過來的,文哥兒也寫了個帖子告知,說是寒舍簡陋,不能一一相請,下次一定給大夥請客!

  光是寫這些帖子,文哥兒便接連寫了好些天。

  想想未來要是成婚說不準還要再寫一次,他頓時有些恐婚了!

  人情往來可真不容易!

  朱厚照也收到了「寒舍簡陋」帖,他很是不滿意,表示自己這么小一個,文哥兒家再小也塞得下!

  朱六歲對著文哥兒上蹦下跳。

  就要去小先生家裡玩!

  就要去小先生家裡玩!

  文哥兒一陣頭疼。




章節目錄